[注譯]
當我看到賈誼的文章時,讀到賈誼所說的應該\"長長歎息\"的一段文字,我經常反反複複地要去閱讀而沒有辦法控製自己。我認為,賈誼生活在漢文帝時期那樣一個清明的時代,漢文帝不能說對待宰相、將領和其他朝廷官員在態度上粗魯無禮,隻是周勃因為一個小錯誤就被捕入獄,賈誼就表達了這樣的感受。
如果賈誼生活在近代,當他看到君主如何對待宰相的時候,不知道賈誼會怎麼樣呢?
商湯和周武王的美德高尚,以至於連小孩子們都知道他們是賢德聖明的君主,但是他們仍然將伊尹和薑子牙視為自己的老師和朋友。伊尹和薑子牙並不一定比商湯和周武王更加善良賢能,然而,這兩位賢明的君主不僅將伊尹和薑子牙視為自己的朋友和老師,而且還通過這種方式表現出他們非常尊重人才。
唉,就目前而言,近代的君主並沒有要求需要做到這一步。當君主看到宰相的時候,有從座位上站起來表示尊敬的嗎?不,沒有。當君主在路上看到宰相時,君主有下車表示尊敬的嗎?也沒有。
在金碧輝煌的殿堂中,君主就坐在殿堂最高處的寶座上,宰相和各級官員在殿下按照品級順序排列整齊參見君主。朝廷中負責禮儀的官員直呼每個人的名諱,就好像郡守召見自己的下屬官員一樣。盡管這種做法對大臣們並不算很過分,但是像這樣尊重人才、尊敬地位顯赫之人的做法是不是有一點太過於隨便了。
既然君主不能夠對宰相以禮相待,那麼君主在懲罰宰相的時候,一般的法律規定也無法適用於宰相。這是為什麼呢?如果君主對待宰相缺乏禮節,但是在懲罰的時候卻態度堅定,並且嚴格按照法律條文懲處,那麼,宰相便不會心服口服的接受。因此,在法律條文中說道:如果存在某種罪行,應該處以何種處罰。
事實上,當宰相被罷免職務的時候,隻說他犯了哪些罪行,但是並沒有說受到什麼懲罰。然而,宰相被降級使用的時候,命令他們趕往軍事種地擔任職務,這一缺點的原因是,君主對待宰相的態度不夠尊重。
賈誼曾經說過:\"如果犯下了中等程度的罪過,就自廢職務。如果犯下了重大的罪過,那麼就會直接選擇自殺\"。如果沒有別人懲罰他,一個人又怎麼可能忍受自殺呢?這一定是因為宰相感到羞愧,覺得自己辜負了君主的信任托付。因此,君主必須要做到讓宰相因為感覺自己沒有履行好職責而感到內疚,這樣宰相就不會做任何傷害君主和國家的事情。
漢武帝有一次與平津侯公孫弘見麵的時候沒有戴帽子,因此,在天下動蕩不安、變化頻繁、朝廷上下憂心忡忡的時候,漢武帝可以允許像石慶這樣的人,平靜地擔任宰相長達九年的時間,而且沒有做出任何貢獻但是沒有受到任何指責。那麼,君主對待宰相一定要做到禮貌周到,然後才可以按照法規條文嚴格要求。
此外,我聽說過,君主對宰相非常有禮貌,但是宰相卻不努力報答君主對國家盡忠。如果君主對宰相要求嚴苛,但是宰相卻不盡全力保護自己,享受豐厚的俸祿和高貴的官位,並且為建功立業以謀求不朽功名的人是不存在的。
君主高高在上、居高臨下,對宰相的態度傲慢無禮、妄自尊大的做法,怎麼能比令宰相對君主忠於職守,兢兢業業更好的呢?宰相利用君主對自己要求不嚴的機會,讓自己發財,謀取私利的行為做法,哪裏能和那些自求上進保護自己,享受高官厚祿,建立千秋偉業而流傳百世更加具有福氣呢?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不去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反而靠近禍患,避開有福氣的地方,反而去找充滿災禍地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