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能明察眼前,而且還能預見未來。
——[古羅馬]忒壬斯
圖5-13 法國尼斯
青年人因為年輕,所以可塑性強;因為年輕,所以不怕失敗;因為年輕,所以充滿不確定性。未來也同樣充滿了不確定性,未來也同樣充滿了希望,未來也同樣充滿了未知。青年人身上的某些特性與未來的某些特點十分吻合,所以我們總是把青年和未來聯係起來。我們總是這樣說,未來是屬於青年人的。青年人是國家的未來,他們代表著今後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方向。青年人是社會的新生力量,良好的狀態與麵貌給社會帶來生機和活力;青年人無所畏懼、不斷超越的精神,能為團隊不斷贏得發展的新機會;在團隊前進過程中人們會遇到不斷的挑戰和未知的困難,青年人在克服這些困難上將發揮潛在的能量。青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決定了整個團隊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們常常說未來是不確定的,是不可預知的,充滿了未知與挑戰。或許活在古羅馬時期的人怎麼也不會想到人類能像鳥一樣飛翔在天空,能像魚類一樣遨遊在水裏,也不會想到距離千裏的兩個人能夠通過小巧的手機實現實時通話和交流,可這一切都在現今社會實現了。
圖5-14 羅馬鬥獸場
2012年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宣布,將投入6000萬美元開發一個在線教育平台。屆時,不僅兩個學校的授課過程免費向全世界開放,這個平台本身也向其他大學和教育機構免費開放。與此同時,斯坦福大學已經把“在線教育”變成了矽穀最熱門的話題。其計算機係的安德魯·恩格(Andrew Ng)教授,把自己的一門課放到了互聯網上,結果全球有十幾萬人注冊,這些人除了在網上聽他的實時講授,還和斯坦福大學的在校生做同樣的作業,接受同樣的評分和考試。最後,有幾千人完成了這門課程。恩格教授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從矽穀引入了一千多萬美元的投資,成立了在線教育公司Coursera。隨後在線教育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普林斯頓、伯克利、賓夕法尼亞大學等知名學府都在近期宣布加盟在線教育,逐步向全世界開放自己的課程。
“在線教育”之所以獲得教育界和投資界的一致青睞,是因為現在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鏡頭、一段遠程視頻這麼簡單,而是增加了“互動”“互助”“行為評價和誘導”等新的技術和色彩。例如,師生可以隨時對話,計算機能夠記錄你在一張幻燈片上停留的時間,判別你在答錯一道題之後有沒有回頭複習,統計你在網上提問的次數、參與討論的數量,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對你的學習行為進行指導和評價。此外,學習者還可以結成互助小組,甚至互相批改、評價對方的作業和報告。哈佛和麻省理工的新網站還宣布,對於完成一門課程的學生,隻要繳納極少費用,就可以獲得一個認證,這個認證並不是真正的學位。在這個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時代,我們不妨稱之為“微學位”。[1]
“微學位”等新概念、新技術的出現,將給教育領域帶來一場革命。它的影響,不僅立竿見影,而且相當深遠,會波及整個社會。1946年,人類發明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如果以此為起點,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信息時代的特點是信息流動的速度加快、傳播的廣度加大,信息唾手可得、無處不在。但信息不是知識,信息必須經過加工、組織、整理才能成為知識,即將到來的在線教育浪潮,把係統整理的知識以課程為載體推上互聯網,這將幫助我們在信息時代的基礎上邁進一步,進入真正的知識時代。在線教育引發的不僅僅是個人學習的革命,更會改變整個教育行業的生態。其影響大小一時難下定論,我們不妨通過多問幾個問題來催生自己的想象。以大學為例,通過把課程變成一種網絡服務,而且公開競爭,越來越市場化,大學作為一個知識傳播中心是否可以讓更多人因此受益?此外,在線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突破圍牆和座位的限製,名牌大學會不會因此更受追捧、其品牌效應會不會更加突出?還有,一流的大學不懼把自己的課程推上網絡和全世界的學習者共享,是不是因為它們還有更核心的競爭力?這個競爭力又是什麼呢?是不是“創新”?順著這個思路去想,不難得出結論:真實世界的大學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傾斜到新知識的發現和生產上,在線教育將承擔更多的知識傳播功能。
哈佛在線教育負責人認為,目前這場在線教育的浪潮,是印刷術發明之後,教育領域麵臨的最重大變革。對中國的教育領域而言,如何合理規劃、用好資源,是挑戰更是福音,值得全社會特別是教育部的官員、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企業家思考、研究和關注。[2]從現在正在發生的教育革命我們可以看到,對於未來,人們已經開始了準備和規劃。人類該如何應對信息化時代變幻莫測的未來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和深思的問題。一些先行者已經開始了行動,如上文提到的進行教育革命的教育工作者們。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分析現在的發展情況,為迎接未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