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能否解釋一下,為什麼稱其為“渡船理論”?
張萌:人生是一場修煉,修煉中需要“師父”引領,需要渡船護航,幫助我們到達人生的彼岸。有人曾問我,為什麼全球青年領導力工作室是渡船而不是架橋呢?渡船與架橋是不同的。
第一,渡船是從一個口岸到另一個口岸,渡船的彼岸可以是不確定的、可變的;而架橋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架橋的彼岸是固定的、不可變的。
第二,渡船可以讓青年具有充分的自主性,青年可以領略沿途風景,自行決定航線路線,不受禁錮。而架橋則剛好相反,路線和彼岸早被定好了,青年沒有自行選擇的餘地。
第三,渡船有師父作為引導人,他(她)可以給青年建議,幫助青年尋找人生道路、實現人生夢想。而架橋並沒有引導人,隻有青年自己孤軍奮戰。
第四,渡船可以帶領青年到達更遠的彼岸,使青年的自身價值得到最大化的發揮,不像架橋那樣直接限製了路程的長短。
這就如全球青年領導力工作室的青年培養模式一樣。它是根據每個青年的個性特征、人生理想為其量身打造培養方案。它根據每個青年起點高低的不同、優劣勢的不同,為其規劃成長路線。它給足青年找尋自己人生理想的時間,青年可在路途中更改彼岸點,最終確立適合自己的彼岸。這種培養方式有別於普通的青年培養方式,即架橋方式。架橋式的青年培養方式使用的是同一化的培養戰略,它大批量地輸送青年,沒有注重青年個體之間的差別,沒有考慮青年不同的理想。架橋方式培養出來的青年在未來道路選擇上變得極其相似。例如,大學畢業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考公務員、讀研究生,他們中有些人對自己的彼岸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所以就選擇了從眾的道路,隨波逐流。
記者:您可以圍繞“渡船理論”詳細談一談,渡船相較於架橋的優勢在哪裏嗎?
附錄圖1 渡船曲線圖
張萌:青年的能力發展如同一次函數曲線y=ax+b,橫軸是時間(T,time),時間的推移是從家到學校再到社會;縱軸是能力(C,capacity),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架橋模式培養的青年能力增長就如同y1=a1x+b1這條曲線,因為a1值較小,斜率較低,所以曲線形狀相對平緩,相應的能力增長速度較慢,我叫它“架橋曲線”。而在渡船模式培養下的青年的能力增長就如同y2=a2x+b2,因為a2值較大,斜率較高,曲線形狀變陡峭,能力增長速度較快,我叫它“渡船曲線”。
附錄圖2 渡船三角圖
值得一提的是,t0是原點,即渡船曲線開始形成的起始點,是從青年進入大學生活開始計算。架橋曲線代表的是傳統的培養方式,渡船曲線代表的是全球青年領導力工作室創新的培養方式。
我們都知道,斜率(a)的大小決定了一次函數的傾斜程度。下圖中,斜率a值是能力與時間的比,斜率a1小於a2。斜率的不同使得兩條曲線形成了一個夾角,這個夾角與特定的時間t共同構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就是“渡船三角”。“渡船三角”是青年接受全球青年領導力工作室的培訓後形成新的能力增長區域,這就是青年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記者:請問表示青年新的能力增長的“渡船三角”是如何形成的?
附錄圖3 GYL工作室與青年兩方投入圖
張萌:“渡船三角”的形成,即青年能力增長要從兩方麵說起。
一方麵,全球青年領導力工作室對參與青年的投入促使青年能力的提升。這些能力包括專業能力、人際能力、國際交流能力、職業能力、概念能力,共計5種能力。
專業能力是指青年對專業知識掌控程度。
概念能力指青年的認知能力,關係到青年認知是否全麵、係統、深刻,能否統觀全局。概念能力的培養要求青年必須廣泛學習。例如,文科生應當基本了解量子物理在講什麼,理科生也應知道一些文藝理論。青年在入學之時就已獲得了一定的專業能力和概念能力,並且學校也主要是針對學生專業技能及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專業、概念能力曲線的初始位置最高,由此形成的“渡船三角”麵積是最小的,這就意味著,這兩種能力並不是全球青年領導力工作室幫助青年成長的“絕對重點”。那麼就有人要問了,“絕對重點”是什麼?
任何人都無法脫離社會,青年的人際能力培養與提升尤為重要。在大學的四年,應該讓青年學會與不同人共處、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普遍來說,高中生在走入大學前,人際交往活動較少,交往範圍較小。進入大學後需要與校園內外的各類人打交道,人際能力得到一些提升,但交際範圍仍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