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進軍汶川:生命永存悲壯(下)002(2 / 3)

我在這裏待了多久?喝完營養液之後,沈培雲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自己的處境。

你睡了不到兩天呢。為了不涼嚇到他,楊占宇撒了善意的謊言。

14時,楊占宇再次進入洞中,給他鼓勵。

15時36分,被困一百四十六個小時的沈培雲被成功營救。

沈培雲被救出來後,立即被送上了直升機。楊占宇一直護理著。

我不想活了。由於身體不舒服,沈培丟一直在飛機上念叨著。

楊占宇卻不厭其煩地勸導他:現在大家花了那麼大的努力救你出來,你一定要堅強起來。

一遍遍地勸說,沈培雲這才慢慢地安靜了下來。

17時30分,沈培雲被送到成都軍區總醫院。

在沈培雲和命運抗爭的路上,楊占宇成了他的定心丸,一直陪著他來到成都。

真的很感謝你,真的很感謝,不是你我活不成了。沈培雲躺在病床上,說話聲音仍然很微弱,用力地喘著氣,雖然眼睛被紗布包著,仍不停地向站在旁邊的救命恩人致謝。

當有人問到楊占宇為何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沈培雲時,他如此解釋說:我救他,除了醫生的職責之外,更是對救過我的人的一種感激。

多麼坦誠和豁然的一種詮釋啊!

19時37分,沈培雲的妻子張蘭菊從都江堰趕了過來,看著躺在病床上幸運脫困的沈培雲幾乎號啕大哭,他們一家緊握著楊占宇的手,有說不完的感激。

而楊占宇已經做好了長期抗戰的思想準備。如果可能,他希望搶救病人之後,自己還能幫助當地的政府做好後期的防疫工作。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大震中,我們不得不驚歎軍隊高科技手段對救災的作用。

5月17日午夜,應前線抗震救災醫療救治需要,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又派出遠程醫療救護車疾馳映秀鎮重災區。由於通往地震重災區的陸路交通仍然不便,他們幾經周折,於19日淩晨2時,通過輪渡將遠程會診車送達映秀鎮。

遠程會診車到達映秀鎮後,通過衛星首先與解放軍總後勤部遠程醫療信息中心取得了聯係,而後又成功與西南醫院遠程醫療信息中心對接。在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校門前的遠程會診車上,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副院長吳軍,通過視頻,向遠在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遠程醫療信息中心的醫院院長李景波、政委陳征友,詳細地彙報了醫療隊在抗震救災一線的工作開展情況。隨後,醫院院長、政委詢問醫療隊有什麼困難,並與醫療隊員一一見麵致意,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再接再厲,多救傷員。時接過程中,雖因遇餘震,信號稍有中斷,但聲音和圖像都比較清晰。

遠程會診車到達抗震救災一線後,不僅可實現信息上的互聯互通,實現對抗震救災醫療隊的有力指導、高效指揮和精確保障,更重要的是,可對重、危傷病員實行遠程會診,有效救治傷員。

5月14日18時10分,南京軍區第411醫院醫療隊、第85醫院醫療隊,第455醫院醫療隊到達成都溫江機場。他們將連夜趕往災情最重、受災群眾最多、環境最惡劣的汶川縣執行醫療救治任務。

指揮部決定:人員及物資已經全部到達的411醫院兩支醫療隊率先向汶川方向進發;85醫院和455醫院的四支醫療隊在機場待命,待其藥品和相關保障器材隨下班飛機從上海到達成都後,一並往汶川開進。當時,四支醫療隊在運輸車上宿營。

18時40分,指揮部十人和411醫院醫療隊共七十四人,搭乘成都軍區青藏兵站部七輛運輸車前往都江堰紫坪鋪水庫大壩,準備乘衝鋒舟前往映秀,通過映秀往汶川城進發。

5月15日深夜1時,車隊停止了行進,紫坪鋪大壩已到。據大壩工程維護指揮部預告,由於大壩水位過高,上遊山體存在嚴重坍塌可能,出於安全考慮,原來準備送醫療隊過江的衝鋒舟暫停輸送人員。於是,六十多台運輸車、三百多名醫護人員隻能就地待命。

淩晨4時,從出差途中緊急趕到災區的南京軍區聯勤部副部長、前進指揮所總指揮薑國禹趕至成都,決定先與到災情最重的汶川方向的411醫院醫療隊和指揮部人員會合。

10時,薑總指揮趕至紫坪鋪大壩。雖然離汶川隻有一山之隔,然而,強烈的地震以及密度很大的餘震使這座壯觀的水庫多處存在隨時決口的危險,因此乘衝鋒舟到達對岸的計劃擱淺。當時,來自解放軍總醫院、二醫大、海軍、空軍、北京軍區、沈陽軍區、廣州軍區總醫院以及地方醫療機構的四十支醫療隊、八十台運輸車正在大壩一側的山路上滯留。山路一麵是陡峭的山崖,一麵是水流湍急的岷江,路麵由於地震已經有近三分之-的地方塌方,滿是從山上滾下來的大石頭,加之五至六級的餘震時有發生,隨時有塌方和山體滑坡的危險。

進還是退,是擺在大家麵前的難題。進發處於震中的汶川縣城,是大家此行的主要目標,但由於公路尚未恢複,衝鋒舟又無法進入,除了步行攀岩外沒有他法。再重新申請任務,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捉下多救治受災群眾。

薑總指揮當機立斷,向汶川進發的決心絕不動搖!哪怕是向汶川方向前進一步,就是向勝利的方向前進了_一大步。但在車輛無法進入汶川,進入映秀鎮需步行八個小時,加之很多給養和醫療設備無法帶入的情況下,首先要組織人員盡快從紫坪鋪大壩撤到安全地帶,再計劃進入汶川的具體方法。

二十分鍾後,薑總指揮帶衛生部副部長吳誌成、沙紀根到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都江堰前指和四川省抗震救災都江堰指揮部,代表南京軍區黨委和軍區趙司令員、陳政委向總參孫建國總長助理彙報了軍區醫療隊派出進入情況,以及紫坪鋪大壩大量醫療隊滯留的情況,強烈要求指揮部盡快給南京軍區醫療隊下達進入汶川重災區的任務。

我們是南京軍區的部隊,是軍區部隊的代表隊,一定要到抗震救災最前線、最重要的地方去展示我們服務人民的能力!薑總指揮請命說。

考慮到紫坪鋪大壩的醫療隊數量眾多,總長助理孫建國決定,由二醫大張校長負責牽頭協調各單位抽組精幹分隊,輕裝隨救災部隊一道步行進入汶川救治傷員,其他醫療隊先就近在都江堰地區配合當地醫療機構執行救治傷員任務,各醫療隊必須立即從紫坪鋪大壩撤到都江堰市安全地域,並立即通知成都軍區聯勤部組織車輛回撤。

10時50分,薑總指揮找到二醫大張校長,協商派出醫療隊進入汶川執行任務具體事宜。經協調明確,411醫院抽組一支四十人醫療隊,帶輕便給養和器材,與二醫大醫療隊隨救災部隊一起進入汶川,其他人員配合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做好傷員收治工作。

15時,南京軍區趙司令員、陳政委分別作了重要指示,趙司令員指示部隊要主動請戰,爭取最艱苦的任務;陳政委要求入川部隊積極主動爭取任務,創造條件完成任務,盡可能地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

23時,薑總指揮召集吳誌成等人,了解軍區各醫療隊進入汶川執行任務進展情況。經調查,由於紫坪鋪大壩通往汶川的道路再次大麵積塌方,水庫水位進一步上漲,水路、陸路全部受阻,進入汶川的通道全部被切斷,反饋到指揮部的消息是暫停一切醫療隊進入汶川,就地待命。當時,都江堰市內均為一般傷員,大量醫療力量閑置,而重災區汶川方向大量受災群眾缺醫少藥。針對這種情況,薑總指揮下定決心:明早繼續請戰,不到汶川決不罷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