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部門的牽線,我與本書主人公李琬若的際遇便成了這樣的一種必然:我們都想把一個相對真實的美國和真實的在美華裔形象介紹給全體同胞,並以此讓有興趣了解美國之謎的中國讀者得到某種滿足。我想,李碗若作為一名從女留學生成長為美國政壇的一員傑出女政治家和著名社會活動家,其本身的奮鬥過程和傳奇經曆就是一個完整的美國之夢和我們可以解讀的美國之謎,她對今天的廣大中國青年、廣大政壇官員以及從事美國問題研究的學者戰略家,都是一份難得的寶貴財富。
其實李琬若本身就是一個謎中之人。
她出生在海河邊的天津,從小飽受日本侵略者鐵蹄的蹂踏,卻在台灣成長為全島注目的青春偶像;但反叛的心理使她孤身越洋過海成了美國之音的一代名記者:當她在光芒四射,追求她的博士生和達官顯貴可以用卡車裝運時,她卻因一位書癡的一句嫁給我吧而以身相許,並走過了一段極其悲壯的生死戀情。在華人和女人得不到尊重的時代,她舍家棄業,挺身政壇,周旋於美國上層主流社會,成了美國第一位主事亞裔和少數族裔事務的女處長,執掌郡政府巨額財政預算的行政主管。之後她參加競選議員,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華裔女市長。中國傳統的文化背景和東方式的幹練,使她能在在任期間大刀闊斧地把南加州變成全美國馳名的小台北,並名揚四海。之後,在她先後出任數任美國總統和白宮敢府的顧問期間,又為打開中美關係友好之門,展盡了一位東方魅力女人的才華和智慧,贏得廣泛讚譽和美名。
我們有理由相信,對中國各個階層的廣大讀者來說,本書主人公李琬若的經曆是一份非常特殊的珍貴精神財富。有一點可以證明,在我從事新聞職業和文學創作的二十餘年裏,我還沒有哪一次同一個采訪對象談得像與李琬若女士那麼深久。同這位女政治家的相識是一個巧合,但一旦相識後我們彼此都感覺有談不完的話,以致受命於中國國家領導人召見而參加全球華裔領袖會議的李琬若與其丈夫一推再推返回美國的行程時間,直到2002年新一屆美國總統選舉在美國本土如火如荼之際,大洋彼岸通她火速回家後,我們才結束了數十日不分晝夜的采訪與傾吐。
我曾經問她,讓你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必須做一選擇時,你該怎麼辦?她說這是一種雙愛的情懷,她既深深地愛著養育她的母國——中國,同時對現在的祖國——美國一往情深。
她說她之所以願意將自己在美國四十多年生活和參政經曆真實地告訴自己的同胞聽,就是因為她同時愛著兩個祖國,而她的兩個祖國之間卻對對方真實的東西了解得實在太少,太片麵。而今天的世界,正是她愛著的這兩個祖國在決定著人類的進步與落後,幸福與災難,光明與黑暗。能讓她的兩個祖國的人民之間、政治家之間相互了解,對我們的人類太重要太重要了。因此我自信地認為,本書,不僅是第一本寫給世界上兩個偉大的國家的人民看的書,而其內容折射的也正是一個在兩位母親撫育下成長起來的女兒的那片不加掩飾的真切心聲——那就是呼喚兩個國家之間的和平與平等,認同與諒解,友好與發展的心聲。
現在,就讓我們聽聽這位昔日的中國女留學生闖蕩美國政壇、走向白宮權力堡壘的那些驚心動魄又妙趣橫生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