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競選議員之戰(上)(2 / 3)

李琬若是競選蒙市議員,用不著擺出總統的競選陣勢,但做法和道理一模一樣。

你先得籌錢。而自己掏錢當官幾乎令她懨家蕩產——這是後話。先不說你自己錢多也不能隨便放進競選,你即使想掏口袋把錢一筆一筆地放進競選經費中,也得報給政府專門的競選機構,不能因為自己錢多,競選時想花多少就花多少,不是的,你得來路清楚,即使是自己名下的存單和信用卡上剛剛刷下來的錢,你也要到專門機構說明白並登記在冊。當然有些錢你不必全部納入機構管理賬目,比如你為了拉票,在家裏設宴招待朋友和選民什麼的。這裏你不要誤解似乎有錢人就可以不用愁籌錢的事。因為美國的法律很奇怪,它規定你是什麼人,你參加什麼樣的競選,你的錢能怎麼做,叉不能怎麼做,皆清清楚楚。不是你有錢就可以不要別人的錢就能成事的。沒有別人的錢放進去支持你,一方麵意味著你家底厚實,但另一方麵又證明你競選沒有選民的支持和人緣,你再有鐵又有什麼用?你自己的一票頂什麼用?你拘一百多元是一張選票,你掏一千萬元也還隻有一張選票。可你發動群眾,每人給你哪怕捐一塊十塊,你得的選票就不再是一張了,興許是一塊錢就是一張選票。在這種機製下,你就是大富翁也未必一定可以獲得競選成功。

美國的官員為什麼最怕選民?秘密就在於此。總統你牛吧?可在大選時你就得到處跑,到處去接見擁護你的選民,你不跑你就可能少一張票,少一張票你就少了一份成功的可能。像此次小布什和戈爾競選,選票如此接近,誰少跑幾個地方,誰就可能敗在那兒。李琬若因此告訴我,像此次總統大選中,好多普通選民不止一次受到總統候選人的接見或握手,這是因為作為總統候選人除了大選時要到處奔波,在這之前他們在黨內競爭時就已經有過了幾輪拉票活動。如果遇上勢力不分上下的地方,這些候選人就得再回過頭來重新跟選民們親熱一番或者再一次拉感情。普通公民因此就成為了真正的上帝的選民或者說你就是總統和州長、國會議員的上帝。離開了你的那一票,不知哪位總統候選人會哭得傷心至極——因為就少了你這個上帝的那一票呀!

李琬若就是按照美國的同樣的競選製度開始了她的競選。她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首先得取得蒙市的頭麵人物的支持。這一點美國政治與中國政治區別不大。你沒有大人物給你說話,就沒有組織部門來考察推薦;在美國你沒有公信力的、有群眾影響力的人物的引薦與介紹,你就得在選民中多花很多力氣,多花很多鈔票。頭麵人物出來一說:唔,我覺得李琬若這人不錯,她聘任為市議員對全市建設和未來發展,以及為社區公民們服務會更好些,這樣的話由別人出來說,尤其是已經在選民和市民中有威望的人物出來說,效果肯定比李琬若自己出麵自吹自攉的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社會福利工作部出來的李琬若對這些門道並不陌生,李琬若決定先走訪華裔要人。為什麼?她自己心裏有數,此次競選議員的7名競選對手中,唯有她是亞裔華人,能取得華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獲勝基礎。

李璃若滿懷信心地跨進了她的同種族人群中。

你要競選市議員?太好了,說什麼我們華人也應該有自己的代表在市政府和議會做事嘛!

真是今非昔比,我們中國人也該在美國土她上揚眉吐氣了。我們全力支持你去競選,要錢有錢,要人出人,隻要你Lily招呼一聲就是。

華裔社區裏,李琬若被同胞們的熱情和支持所感動。許多中國去的老人,他們中有不少是認識李琬若的,這與她在社會福利部工作有關,他們從以往這位同裔福利部領導那兒得到過照顧。但李魂若知道要想競選成功,需要支持的自然離不開那些實力派人物。當時的蒙市發展很快變化已經很大了,華商實力人物,實際上開始影響著蒙市的經濟和政治的諸多方麵。李琬若因此決定拜會在榮市可以左右某種勢力的華裔地產商謝總等人。

說起謝叔鋼這人物還真是了得,在李琬若成為蒙市主流社會的一位華裔領袖人物之前,謝總是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他也是華人中的第一個進入當地主流社會的人物。此人的功績用李琬若的話講是不可磨滅的。正是這位謝總等地產建築商的發展、推銷,榮市才從一個小鎮變成了繁華的現代化都市。

誰?李琬若?沒聽說過的人我一向是不見的。李琬若第一次求見謝總就碰了一鼻子灰。好友李亞寧打電話約謝總能否與李琬若見麵,人家姓謝的那邊電話都不願接。

李琬若沒有退卻,這種求人的事你就得有耐心。第二次當李琬若知道這姓謝的大人物在一家廣東飯館就餐時,李亞寧又帶著她跑了過去。

你?也想競選議員?謝總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用眼睛斜視了一下李琬若,鼻孔裏哼了一聲,然後拉長了嗓子說:華人從政還不到時候,怎麼說時機也還不成熟……

李琬若滿心希望得到華裔同胞的支持,尤其是像謝總這種實力派人物支持,哪知人家根本沒有把她的宏偉目標放在眼裏。李琬若當時長長地抽了一口冷氣,遭受的打擊不小。那天她雖然很失望,但是她堅信市民革根的支持更重要。

這位安利業銀行的好友李亞寧過來勸道:這些建築商心裏壞著呢!他們不是沒有政治意圖,也不是不想支持自己的同胞,但他們是商人,他們對利益的著重遠比對哪個候選人更看重。想一想,你Lily假如選不上,他們一旦投了你的票,不等於得罪了另外的候選人嗎?而真的出現這種結果的話,他們當商人的日後布就可能會被那些上台的人扼壓著頭走路嘛!謝某是商會副主席,他不支持我們還有人支持呢!走,帶你去見商會主席,他是日裔社區領袖日裔喜加喜(Hi-gashi),一個大大的好人!

喜加喜!太好了,我知道這人,能取得他的支持比什麼都重要。走,現在我們就去見他!李琬若一聽,頓時一腔怨氣化作了煙雲。

喜加喜果不其然是位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對李琬若的拜會表現出了既有禮節又很熱情。這位杜區領袖對李琬若的參政意識表示積極支持,並說蒙市的華人越來越多,應該有自己的代言人。

從喜加喜家出來,李亞寧告訴李琬若,蒙市還有個地頭蛇需要去拜會。

誰?

高總。

幹什麼的?

當然是蒙市的重要人物嘛!

聽好友這麼說,李琬若也就硬著頭皮去見了一下這位姓高的華人地產商。

同見謝總的結果一模一樣。人家冷眼相待,而且根本不相信這麼個出世不久的女人能在蒙市幹出驚天動地的事來。

李琬若剛剛恢複的那麼一點信心叉被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她直怨自己為什麼去找這些商人。用她的話說:我自己又沒做過生意,所以對生意人那套最看不慣。當時真後悔不該去見這樣的同胞

話雖這麼說,但為了爭取競選的勝利,作為競選人是萬不能在某一個方麵有所忽略,否則都有可能帶來不利局麵。當李琬若對外公布參加市議員的競選後,當地很有影響的《蒙市進步報》立即對李琬若等競選人進行了分析,報界認為,李雖然在洛杉磯郡裏比較活躍,但包括她過去所獲得的如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和在社會福利部的工作成就,對社區而言這些都並不十分重要,也就是說選民們關心更多的是競選者能不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換句話說,你李琬若要想獲得競選成功,你得讓社區的市民們對你的情況及施政綱領要了解,否則就沒法給你投票。

美國的選舉就是這樣帶有民眾性,你要拉上選票,你靠一定的公眾形象非常必要,但你還得讓他們認為你真的將來能為他們服務,力他們辦事。李琬若深知自己作為一名華裔競選者的雙重不利。本來在普通的蒙市市民眼裏,黃皮膚、黑眼睛的人是外人,一個外人現在要成為管理他們的頭兒,這本身讓他們感到多少有點不舒服。消除老居民或者說消除白人們對有色種族的心理隔閡至關重要。

至少要讓白人老居民們明白,我李琬若雖然是華裔,但我李琬若早已是一個真正的美國人,我想做的和準備做的,與所有蒙市的選民的願望是一致的。

在當時任蒙市市長的路易絲-戴維斯(Louine Danis)和克裏德等知名人士的引見下,李琬若在最短的時間裏,結識了一批當地的白人領袖人物。蘭利老人中心主任萊恩(Bethhv Ryan)女士便是其中的一個。曆來是這樣:美國的任何一級競選活動,老人或老居民的票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為他們最關心哪一位市長、議員上台後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新的好處,故而這一群體無論哪一位總統候選人都不敢輕易得罪他們。

大家靜一靜!一日,萊思邀請李琬若以競選人的身份出席蒙市居民協會的一個會議,萊思女士十分友好地將李琬若介紹給會場的所有老居民們:Lily現在是新一屆議會的競選者,她是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和優秀的政府官員,她在郡政府社會福利部任局長期間卓有成就的工作曾贏得聯邦政府的高度評價和卡特總統的任命。她與我們在座的各位見麵,就是希望大家能了解她的施政綱要並投她的票。

你是華裔呀?那麼好吧,今天這個機會我們就可以向你們族裔提點意見,或者說你應該有所了解你的同胞的很多行為實在讓我們感到無比的厭惡,他們不懂得如何建設一個城市,不懂得如何美化自己的家園,蓋的樓都像鳥籠一般,把蒙市的麵貌搞得麵目全非;有人還將住宅前麵的綠地鋪鹹水泥地,圍起一道道牆,真是糟透了!

是的是的,你們怎麼町以把你們的壞習慣都帶到我們蒙市來了呢……

會議開始,老居民們你一言栽一語,立即成了向李琬若發泄對華裔不滿的聲討。這是李琬若沒有料到的,她感到如坐針氈。但這從另一方麵使她明白了一件事:要想贏得競選勝利,就必須把這些老居民們心裏想的和要說出的話聽清楚,並針對他們提出的問題,重新調整施政綱領,這一工作絕對不是可有可無,而是極其重要。

那天從萊思家回到自己的家,李琬若心情十分沉重,她把會上的感覺倒給了丈夫陳寶和:我在美國生括也有十幾年了,早以為同老居民們打成一片了。但現在我才明白,即使我再在美國生活幾十年,人家還是把我當做新移民們一樣看待。這個種族橫亙也許永遠無法磨合……

怎麼,你退卻了?丈夫有些驚詫地問。

李琬若搖搖頭,長歎了一聲:不會。隻是感到這場選舉戰一定非常辛苦,而且要走的路還長著呢!

李琬若開始重新調整戰術,決定專攻那些對華人和少數族裔有成見的老居民們的難點工作。這雖然讓她感到極其難堪,有時甚至無法接受,因為她的血脈裏流淌的是中國人的血,那改不掉的黃皮膚、黑眼睛,在李琬若看來既是祖先遺傳給她的,同時又是一種不能被外族人用來歧視和侮辱的理由。李琬若一向看重個人的尊嚴,但在這個時候她發現祖先和民族的尊嚴更加重要,必須堅決地維護。然而她現在是競選人,為了每一張選票,她隻能表現出極大的耐心和謙和去傾聽每一位見麵選民的意見。

這對性格直爽的她而言,正是一場意誌和心理的嚴峻考驗。

一天,蒙市猶太人領袖威納(Willner)女士高興地告訴李琬若,說她已經在自己的家裏為李琬若準備好了一次同猶太裔市民的見麵會。威納是李琬若的好友,這種友好動議本身就是一種有力的支持。但李琬若仍然感到十分緊張,因為這一天到會的五十多位人士都是李琬若不熟悉的另一個社區的白人們。這回李琬若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一上來就介紹了一番自己的施政綱領,接著就邀請大家將自己最關心的問題提出來,她一個個答複。果然白人們對這位彬彬有紮的東方女士馬上產生了好感,隨後的問題也提得得體到位,而李琬若也回答得相當有水平。當威納女士高興地宣布茶會已過兩小時的時候,全場的白人們和李琬若巳無話不誠、融為一體了。

Lily.我們相信你會成為我們很好的代言人,我們支持你!

Lily,你是好樣的,從你身上我們改變了對中國人的看法,你們確實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優秀民族。我們沒有理由不接受你。讓我們一起攜手建設好我們的家園!

茶會越開越熱鬧、活躍,白人代表們與李琬若的對話到後來完全成了朋友式的懇談與交流,大家紛紛發言,有的甚至激動地站起來擁抱李琬若,表示要做她最堅決的支持人。當場有人提出要為李琬若競選做義工,幾位有經驗的老選民還拿出過去用過的支持卡,填上自己的名字交給李琬若。

從今天起,我們就是你最忠誠的支持者了!長城!長城!你是東方的偉大長城!你是蒙特利的偉大長城!茶會就在這樣熱烈和激動的氣氛中依依不舍地結束。主持恬動的威納忍不住熱烈地擁抱李琬若:Lily,你今晚太棒了:You broke the ice!這競選的破冰之旅,我們一定能所向無敵!

說到這兒,李琬若給我講了一件以前她從未對別人說過的事:在她決定參加競選時,為了把握和估計一下形勢,她曾向加州華人參政頗有經驗的一位加州民選官員的同胞求助過,李琬若希望借這位名人提高一下選民對自己的認識,問對方同意不同意將其與李琬若一起合影的照片放在競選宣傳材料上。那位官員卻睜大眼睛將李琥若上下打量了半天後說:這事我一下定不了,得了解一下你的其他競選對手情況,然後我要同我的顧問們商量一下。平時李瑰若一直把此人視為華人在美進入主流社會的楷模,不想人家根本沒把她李琬若放在眼裏。這件事遠比幾個建築商的不理睬更刺傷李琬若的心,因為這個人在競選加州官職時她出過太多的力。也許正是這一樁樁自家人的不經意,使李琬若這位要強的女人更堅定了自己從政並且期望獲得成功的決心。後來那位官員聽說李琬若一次次捐款會開得出乎預料的成功,不由感歎道:了不得,一個小小市議員競選竟能受到如此踴躍的捐款!Lily,我現在非常高興地告訴你:我支持你的競選。李琬若對這遲來的支持,還是報以了感謝。

說美國競選是場好戲、熱鬧戲和滑稽戲都可以,因為這對很少關心除個人以外的國家大事的美國人來說,各種議員和官員的競選活動,便足他們生活的唯一一種政治內容,而不把它攪得天翻地覆就不叫政治了。戲是做給大家看的,你想上台就得表演得好,讓市民們認同你、接受你才行。

李琬若作為華人形象要想獲得競選成功,必須要做的事太多了。朋友之間的自我推銷、族裔之間的自我推銷還不夠,必須還有公眾間的宣傳推銷。為此一向對從商不感興趣的李琬若最後也不得不中請參加了蒙市華商會,因為隻有進了這個商會,你才有權提議舉辦一些公眾活動。李琬若的第一個提議是聯合蒙市警察局、消防隊以及其他社區組織進行全市性安全常識集會,被邀請的人各界都有,而且根本投有人注意誰親誰疏,誰友誰敵,安全消防是公眾的事,大家都十分踴躍地參加。

李琬若則抓住這樣的集會,以她特有的演講才能,站在講台上充分展現了她關心市民安全、熱心公眾事業的美好形象。集會開得相當成功,而李琬若通過這個集會的講台,既與蒙市各要害部門的官員們有了聯係接觸,比如警察部門的頭頭腦腦們覺得這個東方女士很不簡單,能出麵為他們警察做工作,便有了很好的第一印象。而不同族裔的新老市民則在不帶任何種族和政治偏見下對李琬若有了一種心理上的認可。加上媒體接二連三的報道,使李琬若的名字在當時的媒體上出現的頻率頗高。而這種連鎖反應的結果是,她這位黃膚色的競選人反而更加引起了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