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通融通融嗎,等我們大選勝利了一定重新認真審理李文和案,爭取恢複他的名譽和你們華人的名譽。
不能。這一次沒有餘地。我們的條件必須答應。
在一次次慘痛教訓麵前,華裔領袖們無論自己是哪一派政黨組織,他們默契地形成了統一的戰線,不再輕易相信那些來自黨派政客們的兩麵三刀的說教。
在3月份李琬若等人發起直接向克林頓總統寫信陳述,強烈要求政府公平審理李文和一案和不要借此案打擊廣大華裔,特別是為美國科技做出重要貢獻的華裔科學家之後,6月份,李琬若和謝正剛等百人會的要員們又趁麵見克林頓的機會,當麵要求總統正視他們的要求。當時克林頓都被問住了:我真的不知遭華裔科學家們在我們美國的狀況,不過你們給我提供這方麵的材料和數據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據此,謝正剮等又聯絡各地華裔科技方麵的同胞,立即整理出了一份反映華裔科學家們在美國科技界所占有的地位和貢獻報告。這份報告中指出:美籍華人很早就參與了美國戰略、戰術防禦體係的研發工作,且往往在設計、製造和部署等方麵起著關鍵性作用。在國防有關的科研機構中,美籍華人科技人員占了10%-15%的比例。像AVCO實驗室的林紹基、南加大的鄭顯基、太空總署的ANDREWCHI和加州理工學院的吳耀祖、休斯飛機公司導彈係統部總裁王華蕉和UCLA的何誌明等華裔科學家都為美國國防科技工作做出了傑出貢獻,且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可以從他們身上充分相信廣大華裔科學家的忠誠是不容置疑的。
這份報告對白宮克林頓政府後來在對待李文和一寨上的態度改變起了重要作用。白宮辦公廳主任為此專門召見李琬若等百人會華裔領袖代表征求意見。
7月份,大家又牽頭組織了在美國ABC夜線(NICHTLINE)節目推出了一個有關華人所受種族歧視問題的專題節目,對美國公眾正麵認識華人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李琬若他們借百人會在洛杉磯召開年會之際,約見能源部部長進行麵對麵的對話,敦促官方不要讓麥卡錫式的瘋狂在今天重演。
團結就是力量。隨著大選的越來越接近,本來就是極右勢力們蓄意挑起的一場針對中國和廣大在美華人的陰謀活動,在廣大華裔和各界正義人士的共同努力以及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影響下,漸漸開始出現崩塌。先是國會中要求罷免那位李文和間諜案始作俑者的能源部負責情報的特魯洛克,之後是聯邦法院不得不回過頭來向李文和求和——條件是李同意答應承認不當地下載了資料,法院便釋放他。
1999年9月10日,美國有關當局突然宣布:鑒於李文和承認不適當地下載了機密材料,聯邦法院同意以一項輕罪指控他,以前指控的58項罪名全部取消,判他9個月監禁,近日刑期已滿,即予釋放。
消息傳出,全美一片噓聲。美國公眾們議論紛紛,說政府和法院到底在做什麼事,昨天還被說成前所未有的一起中國大間諜案,轉頭又成了子虛烏有的一樁錯案,國家的情報部門還要不要r呢?美國還要不要臉麵了?
在釋放李文和的消息公布當天,克林頓總統和負責此起案件的聯邦法官帕克在公眾麵前向李文和及其家屬表示道歉,井稱美國政府在此次事件中令我們整個國家難堪。他說:我相信,你受到了極不公正的對待。審判前你在拘留所遭受的屈辱性的拘押,那完全是不必要的懲罰。我受執法部門的引導,於去年十二月下令對你實施拘押,為此我深感抱歉。李博士,我極為悲傷地告訴你,我覺得,去年十二月我是受了誤導,這種誤導來自司法機關,來自聯邦調查局,以及來自墨西哥地區的聯邦檢察官。此外,《紐約時報》後來也刊登文章,表示歉意。
美國人對中國和華人們所做的許多令他們自己都難堪的事又何止一兩起,其實他們早該反省反省。
3天後,被無辜關押了長達9個月的華裔科掌家李文和走出了暗無天日的牢房,迎接他的是李琬若等全美華人們的一片狂歡……許多華裔科學家們流出了眼淚,甚至有人抱住李文和痛哭流涕。多少年來,華人們特別是從事科學研究領域的華人科學工作者們一直受到美國有關當局的不平等待遇,他們常常受到莫名其妙的詢問和審查,是科技尖子卻不能接觸最核心的機密技術;是貢獻最大的卻得不到公平提升;是幹活最賣力的卻比別人少拿薪水報酬…-.李文和的終獲清白,對這些華裔科學精英來說也是他們的清白。在全美科研機構裏,三分之二的技術骨幹是華裔,而美國有關當局卻以法西斯式的手段對待李文和這樣的人,天理不容。
在我和李琬若交談的二十多天裏,這位曆經滄桑的女政治家一誡起李文和事件就會激動萬分,她告訴我:她和她在美國的一些有識之士多少年來一直在奔走呼籲的華人參政口號,以前總沒多少人聽得進去,然而通過李文和這起事件後,大家開始理解與支持他們的觀點了。雖然我們美國華裔不能像猶太族裔們那樣很早就意識到參政的重要,現在覺醒雖然晚了些,但畢竟覺醒了就好。就連李文和這樣過去隻管幹括,從不過問政治的人,現在也明白了參加投票,參加政治的必要了。
在我寫到此處時,已值公元21世紀。一天深夜,遠在大洋彼岸的李琬若通過電話告訴我,她近日見到了李文和,這位走出黑暗歲月的科學家見到李琬若後的第一句話就說:Lily,你們以前說的華裔要參政看來完全是對的,從現在開始我也要投入為維護華裔權利的鬥爭之中……
作為一名奔波了幾十年的華裔政治家,李瑰若還有比看到這更令她欣慰的,她因此當日給我打來電話在情理之中。
為千千萬華人編織一個真正的美國夢
1994年某日。北京,中南海。
中國領導人正在與李琬若等一行美籍華人親切交談。在談到中美兩國的問題時,領導動情地說,我們對你們寄予很大希望,因為你們是華裔,很多人出生在中國,懂得東方文化和中國受辱的曆史。
這是李琬若第一次與中國高層領導的接觸,李瑰若深深地感到中美兩個大國之間有太多的方麵需要溝通。多次來往於大洋兩地後,李琬若更感到如果說中美兩國互相之間有很參不了解與隔閡,常常是現在中國對美國的了解遠遠多於美國對中國的了解。在今天的中國電視與報紙等媒體,隨時都可以看到美國社會的一切情況,就連小布什和戈爾的總統競選,幾乎十有八九的人能說出個大概,而今天的美國人仍然對中國的了解知之甚少,似乎除了尼克鬆訪華事件,就是李文和這些事件,再最多就知道長城、北京烤鴨,還有就是廉價的紡織品。
2000年10月,全球華人領袖們應中國政府邀請在美麗的青島召開大會。會議之後,李琬若和其他二十多名主要人士又應中國國家領導人之邀到北京一聚。在互相交談中,李琬若更加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她應當為中美兩國之間架起相互了解的一座橋梁。作為現任美國國務院東西方中心常務董事的李琬若,她應當義不容辭,鞠躬盡瘁。
李琬若對中國領導人多次和自己語重心長的談話的理解是:身為海外華人,要想報答母國,就必須先做好一名所在目的優秀公民,傑出公民,甚至是在該國的政治和社會舞台上成為有影響的人士。而李琬若對自己動蕩了幾十年的政治生涯的理解是:個人的力量有限,整個華裔族裔社會的團結與共同意誌才是影響和提升海外華裔地位的關鍵。在現階段,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華裔新領袖則是最緊迫的任務。
2001年剮剛開埠,美國白宮的小布什新政府還未正式上班,就為李琬若帶來一份厚劄:一位她多年關注並結下忘年之交的年輕華裔女士被任命為聯邦勞工部部長,這位華裔就是趙小蘭。趙女士1955年生於台灣,10歲時隨父母到美國,197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並取得碩士學位。後來與聯邦參議員米切爾·麥康奈爾結婚。1989年曾任共和黨政府的交通部副部長。此次出任小布什政府的勞工部長,時為華人在美任職最高的一位。
李琬若對趙小蘭的關注已有很長時間,還在趙剛剮大學畢業走上美國社會時,她們就成了一對好姐妹。雖然李琬若大趙小蘭一二十歲,但正是共同的政治信念使她們常在一起共同為在美華人的事憂喜。由李琬若、張之香等人在1973年發起成立的美華婦女協會,是一個華裔女界的晟大組織,李琬若是元老和第三任會長,她利用這一組織培養和發現了一批華裔女政治家,趙小蘭便是其中之一。現在這個組織不僅成為美國華人圈內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她們的內部組織也十分健全。去年有一次李琬若參加北加州美華婦女組織的一次活動,那裏的華裔婦女組織負責人告訴她,她們的協會已經連後麵三任的分會會長都安排好了。可見一代代政治接班人有望茁壯成長。
另一位年輕人也是李琬若引以為驕傲的,他就是現任亞太法律中心主任、被亞裔社區居民稱為亞裔傑克遜的郭誌明律師。郭誌明可以說是李瑰若看著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華人領袖,當年李琬若在榮市出任洛杉磯社會福利部亞裔事務處處長時,郭誌明是位大學生。由於郭特別敬仰李琬若的政治風範和氣度,便在實習時來到李琬若身邊。當時李琬若為了亞裔和華人們的權利到處奔走呼籲給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位學法律的第二代華裔年輕人,心目中就有了一個向李琬若學習,做一名爭取為廣大華裔獲得基本權利服務的法律工作者的誌向。走出大學後,郭誌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李琬若,時任蒙市市長的李琬若對郭誌明的想法十分讚同,這與她一貫主張的華人參政完全一致。
在李琬若的支持下,南加州的第一個亞太法律服務中心籌委會成立,李琬若和朱妙珍等當地有影響的華裔領袖及著名律師都是這個籌委會的委員。郭誌明放棄高薪出任該中心的主任,成為南加州第一個專門為華人和亞裔提供法律義務服務的常設機構。由於郭誌明本人一身正氣,又熱心誠實地為廣大華人和亞膏居民服務,該中心自1982年成立之後,在當地聲譽越來越高,成為全美最有影響的一個維護華人和亞裔權利的法律機構。
郭誌明本人從小生長在美國,但為了更多地了解東方文化,他不惜下功夫專門在香港居住了長達一年之久,雖然廣東話還是沒有學好,可卻與一位熟諳東方文化的土生土長的中國小姐結了婚。郭決心為華人和亞裔民權運動奉獻一生,他的無私無畏行動,獲得了在美華人和亞裔社區的廣泛好評。1998年郭誌明榮獲在美國民間有著巨大聲譽的麥克阿瑟獎,是有史以來首位亞裔律師獲此殊榮的人。現在,他所領導的亞太法律服務中心,已有四十多位專職律師和一千多位兼職人員。許多新一代的華人律師把能夠到亞太服務中心工作和實習看做是一種榮譽。困為年輕的新一代華人們都知道這兒發出的聲音,常常是全美華人為維護自身權利的最強音。
李琬若積極扶植和培養的像趙小蘭、郭誌明這樣如今活躍在美國政壇的年輕一代傑出華裔有很多,比如繼位蒙特利公園市市長(現任加州州眾議員)的趙美心、在蒙特利公園市任市議員的薑國棟、利達強和華盛頓前州長駱家輝等,都是李琬若花讚很大心血積極扶植的華裔後起之秀。
這中間有一個李琬若曾經積極支持過的名叫鄺傑靈的年輕人值得一提。鄺是加州華裔領袖和民主黨元老餘江月桂的養子。年輕人在美國空軍任過職,也是律師出身,在為母親從政時出過不少力,當他成人後出山從政,李琬若等十分高興。鄺傑靈在競選加州財務長時,李琬若不辭辛勞為這位異黨同裔的年輕人到處奔波拉票,有人好奇地問李琬若,說你是民主黨最堅定的黨員和民主黨內的亞裔領袖人物,為什麼如此熱心支持一個異黨分子?李琬若笑笑,說因為隻有一個理由:他是華人,他假如能競選成功將是我們華裔新一代在加州獲得最高職位的人,能看到一位自己的同胞出任加州高職,這便是我的最高理念之一。李琬若將她的神聖一票投給了鄺傑靈……
為了更多華裔同胞的美國夢,我們可以暫時放棄一切;為了更多華裔同胞實現自己的美國夢,我們又必須努力爭取一切。這是李琬若一句說得非常多的從政口號。
我理解為:作為一名華裔領袖和有豐富經驗的政治家,有時你為了廣大同胞的共同利益,你個人就必須舍去一切而全身心地去為他人服務。同樣,當同胞的利益受到傷害和侵犯時,體就必須全力以赴去為之爭取和捍衛。而正是這一理念,使走上政治舞台後的李琬若一直編織著一個她心中的美國夢——她的這個美國夢便是:要在美國的國土上,讓每一個華人們都真正像生活在自己的祖國一樣,盡自己該盡的一切義務,享受一切該享受的權利,沒有種族的歧視,不被任何政治勢力所排擠,不當二等公民和外國人,用自己的忠誠與勤勞去創造幸福和美的家園與生息繁衍子孫後代……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李琬若傾注著自己畢生的力量。她因此成為百人會、全國美華協會、美華婦女協會等數十個美國主要華人組織的重要發起人與創始人,在各個領城,不同行業中發揮作用,爭取族裔權利。
近年來,她又在與其他族裔尤其是猶太及拉丁族裔的合作與交往中清醒地認識到,美籍華人社區裏既要發揮各種社團組織的積極作用,同時更應該向猶太族裔學習。美籍猶太人沒有華人那麼多杜團組織,但他們的內部卻極為團結,尤其當族裔利益或同族同胞被傷害時,他們團結一致對外的精神和形成的力量之強大,令人敬佩。而華裔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遠遠不夠。
一個加州,華人和亞裔的人數已經超過其他族裔,其有頭有腦有名有姓的華人團體與組織多達幾百個,各種同鄉會、同學會多如牛毛,但一旦出現華人的權利被侵犯時,卻不能形成一股力量。這是李琬若思考和企盼解決的一大問題。值得欣慰的是,在她和諸多華裔有識之士的努力下,這種諸侯式格局正在被全新的華裔組織形式逐步地取代。
李琬若現在最高興和得意的事是,她常常能在華裔社區裏昕到她的孫子輩的孩子們在談自己理想時高聲地告訴你:我未來的願望是想當美國總統……
這是一個個黃皮膚、黑眼睛、說著流利英語的孩子們說的話,他們的自信和直率,讓李琬若感到的是一種好比老園丁在豐收麵前流露出的那份喜悅之情。
嗬,這就是她——一位美國華裔政治家全部的夢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