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農曆正月初一到了才是新年的開埠。我的本部新作,正是在20世紀和21世紀交替的這個時候完成的。當我為美籍華人李琬若寫完最後一個字時,已經聽到窗外迎接新世紀的煙花鞭炮開始在鳴響。隨後不多久,夜空一片五光十色,耳邊皆是人犬歡呼與炮鳴花舞的不眠之夜了——這種情景在我現在居住的北京城裏已經不會有了,隻有在我的老家江南蘇州還能見得著。而當我無意間把本部作品的最後一個字留在我的故鄉完成時,我同時無意間發現自己和這個世界上所有活著的人們共同承接了一個偉大的時刻,那就是我們都無比幸運地成為了兩個千年交替的見證人。
人之所以多情善感,就是因為我們懂得思想與聯想,其實永恒的時間是千篇一律的,昨天和今天,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即使一萬年前的今天也是這個樣。時間和紀元,都是我們人為地賦予給它的,於是才有了農曆和陽曆,有了年月與晝夜,有了我們的時間概念。
但又有誰能說不是因為這個時間概念才使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世界有了今天的五彩繽紛7有了我們人自身的發展與進化7有了我們對過去和未來的重新認識
一切都是因為相關的時間,才開始了相關的進取。在這中間,人的變化無疑是最大的。我們對幹這個世界,尤其是人類對自我,也許隻有通過時間這把尺子,這麵鏡子,才能徹底地認識,或者徹底地否定,或者徹底地讓上帝再一次地塑造出新的模樣來。總而言之時間對我們的眼光和觀念來說,顯得太重要了。
十幾年前,當中國的年輕人們瘋狂地擠在開放的國門前爭著出國留洋時,也曾有人勸我為何不也往國外走?我的回答不算徹底的愛國主義,但卻十分堅定——我說我在國內都沒有幹好,為什麼要到國外去呢?為政治前途?還是為賺錢?兩者在國內不是照樣可以嘛!
那時栽認為屬於一流的人才是絕不會削尖腦袋往國外走的。
幾年前,當我有個機會來到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訪問和考察。那些日子裏,在所接觸到的某些海外華人中,我感到了一絲悲哀,因為我看到有些飄洋過海的中國人在異國的土地上,不是互相勾心鬥角,就是為了某些利益貪得無厭,不擇手段。他們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卻依然滿地吐痰,飯館開得讓西方人直流口水,卻在打烊後往妓院和賭場裏跑……我親眼目睹和經曆了一個加籍華人為了敲詐一個國內去的女友的錢財,竟然能使出各種手段甚至不惜運用綁架和軟禁等毒招,時達八九個月,最後這位女士在當地警察和華人組織的幫助下才逃脫虎口。
那幾個月的考察,讓我深為當中國人的自己百感交集——某些在國外不夠自重的中國人大失我泱泱大國的水準『我甚至想趕緊把英語學好,然後想著文撰稿,告訴老外們,真正的中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中國人應該是同樣具有很高文明修養:同樣具有氣宇昂昂的精神風采,同樣待人誠實可靠,辦事幹脆利索;同樣肝膽相照,俠氣仗義:同樣高大魁梧,婀娜多姿,同樣能在政壇叱吒鳳雲,能在財富之路上橫掃千軍,同樣……同樣是一個優秀民族的優秀之人j
中國人本來就是世界大家庭中最傑出的一個種類人群。
但不知什麼時候,中國人到了國外就成了被人瞧不起的香蕉——臉色黃,剝了皮又硬不起(許多國家星,當地居民就是這樣稱中國人為香蕉的)。
我得感謝李琬若。首先是她從感情上讓我重新樹立了對海外華人的信心。這~點很重要,至少使我從許多年的悲觀中開始有了喜悅。因為過去我一直對那些包括出國留學在內的飄洋過海的眾多華人或者已經加入他國國籍的華裔們沒有好感,原因還是一個——我覺得他們出去後的種種表現令我們中國人很丟臉。
我得感謝李琬若之二,是她使我有機會真正認識美國華裔中的主流們,他們的才華與努力,他們的成就與奮鬥精神,他們的胸懷與抱負,他們的遠見與卓識,使我們中國人挽回了無數被人瞧不起的麵子與尷尬。
我得感謝李琬若之三的是,我對我自己產生了另一種自信心,這種自信心是對我們這個民族的和國家的自信心。五千年了,中國人自有國家到現在,在世界算得上是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了,老朽韻文化和意識,加上封建殘餘的影響,我們終於從固步自封的泥坑裏省恬過來:原來我們落伍了,原來我們需要更新換代,原來我們可以從認識自己的不足中重新迎頭趕上!
於是在邊寫這部作品中我在邊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真正的中國人?中國人的定義是不是需要重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