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導
《大鼓師》用它鮮明的抒情語調講述了一個\"大鼓師\"的故事:\"我\"是一個周遊世界、浪跡江湖的民間藝人,\"我\"賣唱的樂器就是這麵蒙著豹皮的大鼓。說不清走了多少路,也不知經過了多少的風霜雨雪,終於,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我\"踏進了家門,久別的妻子又驚又喜地迎上前來,她多麼想聽一聽\"我\"彈唱那首隻屬於\"我們\"倆人的歌,重溫那過去的溫馨,那過去的誓言。但是,成年累月唱慣了各種各樣歌曲的\"我\"竟然忘了\"我們自己的歌\",\"我\"撇下鏗鏘的大鼓,又拿起淒切的三弦,最後丟了琴弦,轉為聲淚俱下的傾訴......
我掛上一麵豹皮的大鼓,
我敲著它遊遍了一個世界。
我唱過了形形色色的歌兒,
我也聽飽了喝不完的彩。
一角斜陽倒掛在簷下,
我躡著芒鞋,踏入了家村。
\"咱們自己的那隻歌兒呢?\"
她趕上前來,一陣的高興。
我會唱英雄,我會唱豪傑,
那倩女情郎的歌,我也唱,
若要問到咱們自己的歌,
天知道,我真說不出的心慌!
我卻吞下了悲哀,叫她一聲,
\"快拿我的三弦來,快呀快!
這隻破鼓也忒嫌鬧了,我要
那弦子彈出我的歌兒來。\"
我先彈著一群白鴿在霜林裏,
珊瑚爪兒踩著黃葉一堆;
然後你聽那秋蟲在石縫裏叫,
忽然又變了冷雨灑著柴扉。
灑不盡的雨,流不完的淚,......
我叫聲\"娘子\"!把弦子丟了,
\"今天我們拿什麼作歌來唱?
歌兒早已化作淚兒流了!
\"怎麼?怎麼你也抬不起頭來?
啊!這怎麼辦,怎麼辦!......
來!你來!我兜出來的悲哀,
得讓我自己來吻它幹。
\"隻讓我這樣呆望著你,娘子,
像窗外的寒蕉望著月亮,
讓我隻在靜默中讚美你,
可是總想不出什麼歌來唱。
\"縱然是刀斧削出的連理枝,
你瞧,這姿勢一點也沒有扭。
我可憐的人,你莫疑我,
我原也不怪那揮刀的手。
\"你不要多心,我也不要問,
山泉到了井底,還往那裏流?
我知道你永遠起不了波瀾,
我要你永遠給我潤著歌喉。
\"假如最末的希望否認了孤舟,
假如你拒絕了我,我的船塢,
我戰著風濤,日暮歸來,
誰是我的家,誰是我的歸宿?
\"但是,娘子啊!在你的尊前,
許我大鼓三弦都不要用;
我們委實沒有歌好唱,我們
既不是兒女,又不是英雄!\"
傳統的評論一般傾向於認為,《大鼓師》就是表現了一位民間藝人的生活艱辛及對愛情的忠實,但如果細究詩人的內心世界,我們會發現大鼓師的形象與聞一多本人的某些人生感受是聯係在一起的。比如,一度長年漂泊在外的詩人為應付人生做了許許多多的事,說了\"形形色色\"的話,他是不是就有點像這位大鼓師呢?他會不會亦如大鼓師一樣,在某些時候,也會因社會對他的\"喝彩\"而淡忘了他的故鄉、他的親人呢。從這個角度分析,《大鼓師》又自然包含著聞一多的若幹\"懺悔\"情緒。
在藝術手段上,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就是將大量的對話糅進了詩句當中。這有一個好處:既保持了抒情詩特有的情感渲導形式,又相對地獲得了某些\"寫意\"性的\"客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