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隻有在完糧納稅的場合上,在供驅使、供利用的場合上,在被假借名義的場合上,人民才是“主人”嗎?
到底是“官”為貴呢?還是“民”為貴?我糊塗了三十五年,就是到了今天,我依然在糊塗中。
第二條應該輪到“清廉”了。“文不愛錢,武不惜死”,這是主人對文武“公仆”,“公仆”對自己最低限度的要求了。打“國仗”打了八年多,不惜死的武官——將軍,不能說沒有,然而沒有棄城失地的多。而真真死了的,倒是小兵們,小兵就是“主人”穿上了軍裝。文官,清廉的也許有,但我沒有見過。因賑災救濟而暴富的,則所在多有,因貪汙在報紙上廣播“臭名”的則多如牛毛——大而至於署長,小而至於押運員、倉庫管理員。“清廉”是名,“貪汙”是實,名實之不相符,已經是自古而然了。官是直接或間接(包括請客費,活動費,送禮費)用錢弄到手的。這樣年頭,官,也不過“五日京兆”,不趕快狠狠地撈一下,就要折血本了。撈的技巧高的,還可以得獎,升官;就是不幸被發覺了,頂頂厲害的大貪汙案,一審再審,一判再判,起死回生,結果也不過是一個“無期徒刑”。“無期徒刑”也可以翻譯做“長期休養”,過一些時候,一年二年,也許三載五載,便會落得身廣體胖,精神煥發,重新走進自由世界裏來,大活動而特活動起來。
第三條:為國家選人才。這些“人才”全是從親戚朋友圈子裏拔出來的。你要是問:這個圈子以外就沒有一個“人才”嗎?他可以回答你“那我全不認識呀!”如此,“奴才”變成了“人才”,而真正“人才”便永遠被埋沒在無緣的角落裏了。
第四條:奉公守法。第五條:勤儉服務。第六條:負責任。第七條……唔,還是不再一條一條地排下去吧。總之,所講的恰恰不是所做的,所做的恰恰不是所講的,豈止不是,而且,還不折不扣來一個正正相反呢。
嗚呼,這就是所謂“官”者是也。
作者簡介
臧克家(1905—2004),近代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屆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八屆委員,第七、八屆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第三屆理事、顧問,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委員,第六、七屆榮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寫作學會名譽會長。代表詩作有《有的人》、《老馬》、《難民》等。
心香一瓣
為官一任,當兩袖清風,造福一方。然而,自古以來,似乎總是貪官多,清官少。有些人,把為官當做為己謀私的工具,深諳官場之道,仕途一路平坦,青雲直上九重天;有些人,有公仆之心、憂民情懷,反而屢遭陷害。
然而,曆史終究會做出公正的裁判。誰內心有人民,誰才會流芳千古。那麼,怎樣才能做一名好官呢?縱觀官場近些年來幹部出問題的原因不難發現,“心”事外移、“心”中無法、“心”地自私、“心”裏沒有群眾是重要因素。
因此,做官得先正心。官員的權力和地位是人民給予的,理應履行對人民的義務。隻有把心放在群眾身上,放下官腔官姿,才是一個合格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