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私人企業老板經營電腦生意,開始時,他對這行業並不太懂,特別是一些電腦技術、故障的處理等都很外行。但他的優點就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於是他購買了一些有關書籍學習,又報了電腦培訓班,還向自己手下的職工請教。由於他這樣下功夫,很快就入門了,並且在經營上做出了成績。所以,作為一個成熟的管理者,能否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也非常重要。“敏而好學”強調的是學習要勤奮,要好學。“不恥下問”強調的是學習要虛心。不管你現在已經是多麼有學問的管理者,你都要有迅速感知、把握、接受新知識、新理念、新方法、新思維的能力。不管你現在的管理職務有多高,你都要始終抱有一顆向別人學習的謙虛之心。
愛因斯坦曾經形象地說過:讓我們來劃一個圈,一個人所知道的東西就像是在圈子的裏麵,一個人所未知的東西就好比是圈子的外麵。一個人知道的東西越多,這個圈子就越大,同時這個圈子的外麵也就越大。也就是說,一個人知道得越多,他所不知道的也越多。日本有一句成語說得好:“問是一時之恥,不問是一世之恥。”意思是說,由於自己不懂而去問人的時候,確實是有一種羞恥之心,這是正常的,但是這隻是一時的,你問了之後,搞懂了,你以後就不會因此而再次蒙羞了。相反,如果你明明不懂,也不向人請教,那麼你一輩子都會因為無法搞懂這個問題而蒙羞。
然而,人們常犯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是,不能虛心聽取不同意見,尤其是不能虛心聽取比自己地位低下或者學問不如自己的人的意見。所以要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確實很不容易。
孔子的這八個字告訴了人們,既要“敏而好學”,注意勤勉地學習書本知識。更要“不恥下問”,注意多向人學習。這樣你的學問、修養就會與日俱增,不斷進步。
學與問常常是聯係在一起的。要掌握知識,不僅要勤學,而且要好問。遇到疑問時能不能向低於自己的人發問請教,往往可以檢驗一個人虛心的程度。如果真要在學問上有所追求,那麼不恥下問是必須的。而要做到不恥下問,就一定要虛心,要破除麵子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