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1月,北京《晨報》編輯部研究決定,從下月開始增加“副刊”版,將原來《晨報》的第五版改為《晨報副刊》,責成孫伏園擔任“副刊”編輯。編輯部負責人蒲伯英主張星期天“副刊”要編得好玩一點,便決定在“副刊”中開設一個“開心話”專欄。辦好一個新欄目,關鍵是要有好文章。孫伏園作為《晨報副刊》的責任編輯,主持“開心話”專欄,首先想到的是要找自己的老師魯迅寫文章。
說到魯迅和孫伏園的師生關係,那還得從10年前說起。那時候,魯迅(那時還叫周樹人)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孫伏園在紹興師範學校念書。後來,魯迅到北京在教育部任僉事兼科長,去年秋季,又兼任了北京大學的講師,孫伏園正在北京大學念書。今年,孫伏園剛從北京大學畢業,在北京《晨報》報社工作,擔任著《晨報副刊》的編輯,沒少找老師約稿。現在,開辟“開心話”專欄,首先想到的還是老師。
11月27日的晚上,孫伏園走進了老師魯迅的八道灣新居。師生很熟了,寒暄了幾句之後,孫伏園便馬上轉到正題上來:“先生,現在《晨報副刊》又增設了一個‘開心話’新欄目,編輯部責成我來主持這個欄目,還請您支持……”
“好啊,支持,支持。”魯迅微笑著說。看到孫伏園欲言又止,對於他的來意已經清楚,“無事不登三寶殿”又是索稿子來了。不過,現在手頭沒有可以供他副刊用的稿子,所以隻好含含糊糊表個態。
“那,我什麼時候來取稿子呢?”
“稿子剛剛拿走沒有幾天,怎麼又來擠了?”
“先生,您常常說,您的文章不是湧出來的,是擠出來的。我要是不來擠,怎麼能得到先生的文章呢?”
“謔,伏園,你當編輯沒有多久,這嘴皮子倒練得蠻厲害的啊!”魯迅嗬嗬嗬地笑著,“好吧,那就讓你再擠一次。”
“那……”孫伏園躊躇了一下,“先生,我想在下個星期天的‘開心話’欄目用,您看……”
“唔,那你就下個星期六來取稿子吧。”
“好,好。”孫伏園見老師如此爽快,真是喜出望外,便高高興興地告辭了。
孫伏園走後,魯迅便考慮給“開心話”寫一篇什麼樣的文章。驀地,他心目中已有了好幾年的一個阿Q的影像一下子浮現在眼前。於是,經過一番構思之後,便動手寫起了阿Q的“正傳”。
一眨眼一周就過去了。12月3日晚上,孫伏園按照約定時間走進魯迅的住所。當他從老師手中接過稿子時,看見上麵寫著“《阿Q正傳》第一章 序”,心想既然是“第一章 序”,那麼,後邊必定有“正文”第二章、第三章以至更多章,約了一次稿,竟然會如此豐收!真是喜出望外,他幾乎要跳起來,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他迫不及待地翻看著,作為一名編輯,他預感到這是一篇會在社會上引起轟動的作品,明天的《晨報副刊》一定會很搶手,要多印一些才是。
12月4日早晨,署名巴人的《阿Q正傳》一見報,馬上引起了廣大讀者的注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歡迎。魯迅在教育部裏工作,星期一早晨上班,就聽到周圍的同事對《晨報副刊》上刊登的《阿Q正傳》紛紛議論,自然是毀譽不一。有人竟然說這篇文章是在罵他,魯迅在旁邊茫然相對,覺得很有點滑稽意味兒。魯迅不禁搖搖頭感到實在是可笑。魯迅之所以署名巴人,並不是像別人說的那樣,因為言論激烈所以匿名。他實在是不求聞達,隻求自由的思考和創作,不要學者文人的名,當然更不是為了利,《新青年》是無稿費的,《晨報副刊》也不過一千字五角錢罷了。治學問或搞創作,隻有以魯迅這種態度,才能有獨創之才,有獨到之見,有自己的成就,因此,不管工作大小都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