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鍾情於數字(2 / 2)

在猶太老板的經商理念中,如果你要賺錢,就要把數字準確地運用到生活中,並經常地接近它,否則是要吃虧的。

有一次,一位猶太服裝老板到中國一家服裝加工廠去參觀,工廠的廠長陪著這位猶太老板,在參觀過程中滔滔不絕地介紹本廠的產量和產值,那猶太人在一位女工作業台前停了下來,問廠長:“這些女工每小時平均工資是多少美元?”

廠長一下被問住了,沉思了半晌後說:“嗬,她們月薪平均850元人民幣,每個月工作25天,即每天34元人民幣。一天工作8小時,即……”

廠長尚未算出每小時的人民幣工資數,那猶太老板卻說:“嗬,每小時0.50美元,現在人民幣對美元的彙率為8.50元比l美元。”猶太老板都有這麼一套心算本領,有人說他們有心算的天才。這位猶太服裝商接著從廠長介紹的總產量、每個工人的日產量及每套服裝的用料量,很快心算出每套服裝的成本。換言之,從工廠的報價中,一下就算出其利潤多少,從而訂出他對工廠還價的對策。猶太人擁有強烈的數字意識和豐富的數字知識,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經商之時,他們都可以將數字玩弄於股掌之上。猶太人的皮包裏一直備有計算器,他們對數字有絕對的自信心。他們把數字運用於經商,以78:22法則為基礎,這是猶太人經商的第一步。

作為買家,當然首先要從自己購買意圖出發,選擇什麼樣的花色、款式、品種和什麼樣的價格水平才能適應自己經營的市場需求。但同樣需要弄清楚被采購的產品相關的數量關係,才能有理有據地與賣家進行討價還價的談判,從中確保自己的期望利益。

做買賣,一切活動離不開精確的數量計算,滿足於“估計”、“大概”、“差不多”,那容易產生偏誤,甚至會成為一筆糊塗帳,導致經營的失敗。猶太老板深明大義,他們在步人商界之前,就學會了數量的計算,由於世代相傳,心算的技巧就特別好,準確而迅速。如牛仔褲創始人李威?施特勞斯,他是個猶太人。因家境不佳,1870年跟隨別人從德國到美國西部參加淘金熱潮,希望能淘金發財。到了舊金山後,經過幾星期的淘金生活,他發現那裏人山人海,淘金者中確有人因此賺到了一些錢。但他想,每日從早到晚,一個月換來的隻不過是幾十美元。如果在礦場去經營生意,提供給千千萬萬的礦工就可獲取生活必需品,每100美元營業額就可獲取20美元的利潤,每天做100美元的生意,一個月就可獲取600美元的利潤。何況那麼多的礦工生活在這裏,每天要做的生意何止100美元呢?

如此謀算後,李威決定洗手不幹,自己開始擺賣涼水及一些小百貨。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個月的營業額就達5000美元,他賺到超1000元的利潤,與一名淘金者的收入相比高出了幾十倍。以後,隨著他擴大經營範圍,賺錢也更多了。在此基礎上,他設計了適合礦工需求的牛仔褲,因之而開拓了發財致富之路。可見,精於謀算是猶太老板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