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合理的創新(1 / 1)

老子曰: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第二十二章

曲,才能完整;彎,才至於直;窪,才至於滿;破舊才能新。這是一則富於辯證智慧的睿語,矛盾雙方是對立統一的,一方包含著其對立麵,並向其對立麵轉化。現在人也常說“委曲求全”,“曲線上升”,意思是辦事不要直來直去,直通通的往往辦不成事,要繞個彎子到達目的地,才能辦成事情並保全自己。

給老板的啟示:創新要簡單化、合理化。

曲和全,枉和直,窪和盈,敝和新是對稱的,創新也有度,一味地求新求變顯然不是最佳選擇,它可能導致企業走進誤區而觸礁沉沒。這就是“少則得,多則惑”。今天的商業活動相較曆史而言,要成熟而有序得多,在各行各業中,每個企業都想出類拔萃,卓爾不群,鶴立雞群。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谘詢:怎樣開拓商業新思路?自己正在做的正確嗎?如何使自己的企業脫胎換骨?每天都有上千種的商業理念被介紹給人們:它們無一不閃耀著人類智慧之光。可是它們有多少被付諸實施?又有多少應用於商業活動中?

一位美國超市老板為了讓顧客多買東西,設計了滾動電梯輸送貨物,但是電梯的不斷滾動讓選購好的貨物離顧客越來越遠,就出現了顧客跟隨電梯跑的奇怪現象,不用問結果,這家超市自然關門大吉,而另一家超市因此受到啟發,用購物車代替顧客手中的購物袋,為企業帶來了活力,更引發了超市經營的一次革命,現在美國購物車的數量比轎車還多。

企業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應該在前人的基礎上加入屬於企業自己的創新。IBM公司CEO彭明盛指出:

“創新是一種社會的——而不是技術的——現象,它源於發明與洞察力的交叉點。”

就像亨利?福特那樣,把不同的創意進行結合,生產出了T型汽車。他說:

“我並沒有發明出什麼新產品,我不過是把別人的發明用到了汽車上。”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希望在現代更為激烈的競爭中取得成功,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基本的兩難問題是:市場上的成功越來越依賴於學習,然而,大多數人卻不懂得怎樣學習。

商業創新在於提升價值。各行各業的老板們的想法緊緊圍繞三大主題:收入增長、應變能力和內部挑戰。彼得?德魯克說過:“創新貫穿於經營的每一階段,有可能在設計上創新,在產品上創新,在銷售技術上創新,有可能在價格上或對顧客的服務上創新,有可能在管理組織和管理方法上創新。”

“創新就是改變來自於資源而且被消費者所獲取的價值與滿足。”

即創新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與服務。

中國的企業正在展現非凡的創新能力。這些創新沒有狂熱,沒有非理性,也沒有驚人的偉大構想。它們都是“才智普通的創新”,卻集中呈現出了商業創新的本質。因為它們提供“消費者的價值和滿足”,“消費者的價值與滿足”是衡量創新價值的惟一標準。

這些創新集中在社會創新方麵,它們改變市場結構,提供低價商品,提供優質服務,創立新的品牌形象……一個原因是,這些社會創新正為消費者所需要;另一個原因是,企業的技術積累還不足以進行大規模的技術創新。但是我們並不能說技術創新一定比社會創新來得高明,移動通信的發明不一定比分期付款的引入能創造更大的價值,後者大大釋放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和私人轎車市場上,這一創新的能量表現得尤為明顯。

麥當勞,它展現的是“創新是合理化的實踐”;展現的是“創新是係統化的過程”。

麥當勞的創立者和經營者並沒有創造多少新東西,但它成為世界上兩個最偉大的創新之一,它的經營方式體現了現代社會的合理化過程,“它為消費者、工人以及老板員提供了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和控製”。合理化過程早已跨越快餐業,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在招商銀行的一卡通、比亞迪的半自動生產線上,合理化的智慧得以充分的展現。

“發明的發明”之後,發明不再是“天才的閃現”。在21世紀初,發明轉變為研究——“一種係統化的、有目的的活動,是經過精心策劃和組織、並通過努力且有可能實現的結果,有著高度的可預測性。”(彼得?德魯克)

合理化和係統化是創新可能達到的巔峰,也是創新適合於企業道路的惟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