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
三十根輻條湊集為一個轂,還需要很多零件才湊集成車,可是,在那車廂的空處才有車的功用。人用泥土製成陶器,在那陶器的空處,才有器的功用。人鑿窯洞,開門窗,製成房屋。在那房屋的空處,才有屋的功用。所以器物有實體,就成為它的條件,器物的空處,才成為它的功用。
人各有其短,人亦各有其長。在有的人眼裏無人可用,在有的人眼裏人人可用。正確的用人之道是充分發揮一個人的優勢,避開一個人的劣勢,揚長避短,大力展示其特長,其發展潛力才會被無限激發。現代企業管理科學的用人理念是:一個人的短處是相對存在的,隻要善於激活他某一方麵的長處,那麼這個人就可能修正自我,爆發出驚人的工作潛能。這就是變奇為正。
給老板的啟示:老板在使用人才時,應重視發揮人才的集體能量。
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使企業內各種專業、知識、智能、氣質、年齡的人員組成一個充滿生機的整體優化的人才群體結構,相互切磋、相互啟發、優勢互補、互相激勵,產生一種較強的“親和力”。這樣做不僅能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個體作用,而且可使群體作用功能達到1+1>2的狀態,並在整體上取得最佳的客觀功能。這也是一種變奇為正。
特別是企業在進行新產品開發、技術革新和改造、現代化大型設備的設計和製造等攻堅時,老板如能合理組合人才,形成具有最佳結構的人才群體,就能發揮科技人才的集體智慧,聯合攻關使之奏效。
老板在合理搭配人才時,要防止“核心低能”。核心常常能夠決定一個群體的整體功能。“兵辰辰一個,將辰辰一窩”。拿破侖一語道破了“核心”的主導作用:“獅子老板的綿羊部隊,能夠打敗綿羊老板的獅子部隊。”
對於一個人才群體來說,要有群體存在的根據和“結構目標方向”。如果“相悖”、不一致,就會相互扯皮、相互拆台、相互掣肘,結果肯定會降低整體效能。
早在1945年,號稱“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就提出:“公司要發揮全體員工的勤奮精神”,他不斷向員工灌輸所謂“全員經營”、“群智經營”的思想。這種思想認為鬆下的經營
“是用全體員工的精神、肉體和出資集線結成一體的綜合力量進行的。”為打造堅強團隊,直至20世紀60年代,鬆下電器公司還在每年正月的一天,由鬆下幸之助帶領全體員工,頭戴頭巾,身著武士上衣,揮舞著旗幟,把貨物送出。在目送幾百輛貨車壯觀地駛出廠區的過程中,每一個工人都會升騰出由衷的自豪感,為自己是這一團體的成員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