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甘寧外調(2 / 2)

張昭恍然道:“主公原來是有這一分苦衷。”

周瑜道:“不管怎樣,淩統是個性子急躁的人,讓他和甘寧在一起,恐怕終究不是件好事,難免兩人不會因為仇恨而自相殘殺,依我之見,不如見甘寧調往夏口鎮守,這樣兩人分開,眼不見便不會出什麼事了。”他正愁夏口讓出,損失一處重要的要塞,此時倒正好有機可稱,自可以解決甘寧與淩統的衝突,又能繼續占據夏口,不失為兩全其美的機會。

張昭此時也沒有辦法抵製,隻好默認。

孫權見張昭也沒什麼意見,便將甘寧調往夏口鎮守,領兵五千,戰船二百隻。

周瑜又道:“甘寧水戰擅長,又熟悉夏口的情況,讓他占據夏口,萬無一失,隻是甘寧被封賞鎮守要塞,若冷落了淩統,恐怕會令他不服。”

孫權點頭同意,沉吟片刻,加封淩統為承烈都尉,加戶一百。並派周瑜細說其中關鍵,淩統知道孫權把自己當自己人對待,心存感激,隻好暫時將與甘寧的仇恨放下。

至此東吳廣造戰船,分兵守把江岸;又命孫靜引一枝軍守吳會;孫權自領大軍,屯柴桑;周瑜日於鄱陽湖教練水軍,以備攻戰。

卻說劉備差人打探江東消息,探子回報:“東吳已攻殺黃祖,現今屯兵柴桑。”

劉備便請孔明計議。

正話間,忽劉表差人來請玄德赴荊州議事。孔明笑道:“此必因江東破了黃祖,故請主公商議報仇之策。就讓孔明與主公一起去應會,相機而行,自有良策。”劉備自是百般信任,擺弄留關於鎮守新野,令張飛引五百人馬跟隨往荊州來。

劉備在路上問孔明道:“如今見到劉景升,該怎麼應付?”

孔明道:“當先謝襄陽之事。他若令主公去征討江東,切不可答應,就說容歸新野,整頓軍馬,否則就中了劉景升的計策了,他想讓我們替他去對付江東,勝了是他的功勞與地盤,敗了正好如他所願,徹底擺脫了我們,哼,孔明不會讓這老匹夫得逞的。”

來到荊州,館驛安下,留張飛屯兵城外,劉備與孔明入城見劉表。

禮畢,劉備依照孔明的事前安排,立刻請罪於階前。

劉表麵色憂慮,沉吟道:“我已經都知道了賢弟被害的事。當時就欲斬蔡瑁這廝,以獻賢弟;因眾人求情,而且他也知道錯了,我就暫時饒了他,還望賢弟不要見怪。”

劉備道:“這不幹蔡將軍的事,我想都是下人的注意。”心中卻想:“既然是你授權安排的,又何必假意猩猩,你既然無義,就休怪我無情。”

客套完了,劉表果然進入主題,提起江東殺黃祖之事,故作難過,神色憂慮道:“今江夏失守,黃祖遇害,所以請賢弟前來一起商量對付江東的計策及其事宜。”劉備道:“黃祖生性暴虐,薄待手下,終於導致甘寧等大將投降江東,致使兵敗被殺,絲毫怨不得別人,都是咎由自取。今日如果草草興兵南征江東,倘若曹操北來,又當奈何?”劉表也不苯,聽了此言,已經知道劉備沒有幫忙的意思,心念一轉,道:“我如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賢弟可來助我。我死之後,弟便為荊州之主。”

劉備見劉表用荊州之主來誘惑自己,不知是試探還是真心,忙答道:“兄何出此言!量劉備一匹夫,怎麼能當此重任。”

孔明以目視玄德,意思在說:“你且答應了他,看他該如何說。”

劉備終究太過謹慎,也是經曆所使,生怕再在荊州被逐,沒了去處,忙道:“曹操要防,江東之仇也要報,容玄德再仔細想一下,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回至館驛,孔明道:“劉景升欲以荊州給主公,為什麼不接受,且看他怎麼反應?”劉備不想露出自己的柔弱,推搪道:“劉景升待我,恩禮交至,怎麼能趁他有危難奪取荊州之地?”孔明心中慨歎道:“不知道主公是真的仁慈,還是半生不成事業,懦弱成性?”正商論間,忽報公子劉琦來見。

孔明聞言大喜,道:“某計成矣。”連忙令劉備接入劉琦。

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