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見麵(1 / 2)

議政殿一如往常肅穆莊嚴。雖然它的主人,大楚朝皇帝陛下臥病在床。

楚帝現在說話已經沒有了障礙,身體卻隻能動半邊,太醫院院判張大人結束了每日的針灸,收拾醫箱退下。

胡春來悄沒聲息的走近,對著楚帝耳語幾句。楚帝一怔,道:“帶他們進來。”又眼神示意四下。胡春來意會,將殿中侍奉的內侍宮女屏退。

恒親王領著林若拙進殿,髒兮兮的衣服,亂糟糟的頭發,灰撲撲的臉,唯有一雙眼睛晶瑩透亮。

楚帝不禁有些感慨,自己挑的兒媳婦們還真是什麼樣的都有。老三家的就夠彪悍了,這位書香文臣家的出來的竟也不弱。甭管她靠了什麼,能從那血腥之夜全身而退,本身就是一種本事。不過也到底是文臣家出來的,全身而退還能再度歸來不離不棄,可見錚錚風骨。

想到這裏,他的麵容又和煦了幾分。

“老七家的,回來就好。”

林若拙輕呼一口氣。賭對了。楚帝再怎麼不滿意這群盯著他屁股下椅子的皇子,那也是親兒子。自己可以厭惡,卻容不得外人嫌棄。為人父親的,誰不樂意看見兒媳婦對自家兒子不離不棄?哪怕是心裏有了膈應的兒子也一樣。

林若拙便磕頭謝恩:“兒媳謝父皇隆恩。”

楚帝又問:“能得安然歸來,想是吃了不少苦吧。”

林若拙知道這是問自己的經曆,輕言:“不敢欺瞞父皇。兒媳能平安歸來,實是受了故人相助。那夜,兒媳因住的偏遠,得忠仆報信,僥幸從後門逃出。茫然走到外城,天已透亮。兒媳與兩個婢女無處可去,卻不想遇見了德慶班的袁大家。”說到這裏,她看了恒親王一眼。

恒親王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楚帝見他表情有趣,問:“怎麼,你認識?”

恒親王尷尬的咳了一聲:“這個,陛下。臣弟愛聽袁清波的戲,常請了來府裏唱堂會。京中人,大多知曉。”

楚帝顯然也知道恒親王的老毛病,啼笑皆非。又不好當著小輩的麵教訓,隻哼了一聲。道:“那袁清波如何助的你?”

林若拙忙認真道:“兒媳幼年時與袁大家在王叔府中有過舊識。袁大家身份雖低下,品性卻仗義。他有一處閑置不用的宅子。與街坊說我主仆三人是來京中尋親的外鄉人,故年有舊交。故而將宅子借用。袁大家並不常來,隻打探了林家消息後告之兒媳。平日便有往來,也是托了他的小徒弟上門。”

楚帝沉默片刻,道:“為何不去林家?”

林若拙道:“兒媳當日不知為何有亂。但見靖王府、朱雀街都保不住。便想,怕是林家也自顧不暇。不願連累家人。故而隻往外城而去。”

楚帝神色莫辨,又道:“然後你就一直躲在那裏。直到現在歸來?”

林若拙頓了頓,澀然道:“不然。王叔重定京城治安後,兒媳想著,再住下去怕連累袁大家,便離開了那所宅子。雖兒媳清白可鑒,無愧於心。然世人卻總有那等齷蹉心思,不敢心存僥幸。袁大家於危難中救我,不能報恩已是遺憾,反將災禍加之,豈非無情無義之輩?若拙雖一女子,不敢以君子自比,卻也不能連一樂籍之人都不如。兒媳後來……”

她聲音低下去,咬牙,以極端難堪的音量道:“兒媳遇見了一群不講理的家丁,非說兒媳是他們家逃走的娘子。兒媳搶奪了馬匹逃跑,遇見了王叔。”

這一段她說的極為含糊,楚帝倒也沒計較。一個單身貌美的女人獨自在外,遇上拐子或者什麼想趁火打劫的那是太正常了。林若拙有勇氣說出來已經很難得。沒必要逼她講的詳細。皇家現在這狀況不能有醜聞,那些人處理幹淨也就是了。

恒親王趁勢補充:“臣弟也看見了那幾人,京兆伊已經派人去盯著了。隻是有不少路人圍觀。”

楚帝又點點頭。道:“不要緊,就說那些人是路邊偶遇,驟然起了貪念。這事且到此為止。以後就隻說老七家的在你的一處宅子裏躲藏了幾天。這便罷了。”

恒親王應答:“是。臣弟遵命。”

大boss通過,後麵就基本沒什麼問題了。在楚帝看來,七兒媳歸來固然好,卻也不是什麼大事。讓胡春來送了她去赫連熙住處,轉頭吩咐恒親王:“那丫頭的事就你去抹平吧。我記得你一直挺喜歡她的。”

恒親王笑嘻嘻回道:“那是,從小我就看出她長大了定是個美人。琢磨著留給阿瑜當媳婦呢。誰知給您搶了先。”

楚帝笑罵:“沒出息的。你府裏還缺美人?”

恒親王笑道:“不缺歸不缺。年紀大了,看到好東西可不就想著要留給兒子。人之常情,這是當爹的心嘛。”

最後一句話觸動了楚帝心思,想想碩果僅存的四個兒子,現今的局勢,自己的身體。也感慨的長歎:“當爹的,都不容易啊。”

赫連熙被軟禁的地方就是他幼年的住所,宮中單獨辟出來給十歲以上皇子居住的蕉青園怡然居,園子另一頭的滄浪居裏住著老八。整所蕉青園就關了這兩人。外頭有守衛的禁軍,裏頭有直接聽命於楚帝的太監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