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人都很賤啊,拉鋸拔河才刺激啊。
比如。及時行樂啊,糾纏不清不可取啊。
比如。細水長流啊,轟轟烈烈會短命啊。
比如。自愛最大啊,丟失自我很恐怖啊。
電視裏。廣播中。雜誌上。
每一張嘴,每一種聲線,每一篇文字,都在教你:
該如何去愛一個人呢?
然而,你卻越來越愛得不知所措了。
你期待星座速配專家分析經驗技巧靈丹妙藥。
你越來越愛傾訴,越來越愛問:
為什麼?怎麼會這樣?該如何?該怎樣?
沒錯,這便是我接了周刊情感專欄,做了電台夜聊節目,最常常聽到的提問。
這些讓傾訴者盲目,讓傾聽者無語的——
狗屁問題。
伍
乙一先生有部很棒的小說:《傷-KIZ\/KIDS-》。
蒼白少年軟弱無力,卻擁有轉移他人身上傷口的超讚能力。
其實,每個在愛戀中失意的人,都是單薄瘦削的少年。
然而,卻擁有轉移悲痛傷痕的神奇力量。
一道道觸目傷痕。
終將可以變成大地上的蒼涼裂縫,樹枝上的斑駁傷疤。
變成博客上逐漸遺忘的點擊率,變成陌路重逢的遺忘。
變成春夏之交,山野裏的蛇蛻卻在荒郊野外的衰敗皮囊。
你真的擁有如此強大又好玩的力量。
是你遺忘了吧?
末
你常常問我:什麼是愛情和生活的真相?
有什麼辦法,可以穿透黑與白,真實與想象,從地獄擺渡到天堂?
我叫你挑個晴好天氣,找片濃鬱樹蔭。
蒙上左眼。用右眼穿過樹梢,迎向光亮。
於是,你看到黑白並存同一結界,相互映襯。
黑色更濃烈,白色更耀眼。
你說:我懂了。
沒有快樂,哪有哀傷。不曾看過光亮,哪會懂得絕望。
沒有人不能原諒,沒有事不能遺忘。
隻有自己,才能替自己療傷。
其他
這本書裏的文字,大約是從2005年末到2008年末,周刊專欄的合集。
感謝這本雜誌的讀者,一直容忍我放肆霸道的觀點和言論。
感謝專欄的合作者樸爾敏小姐,睿智幽默,個性卻體貼的女子。
感謝我的專欄編輯劉璐小姐。
是她對我這個曾經流著淚寫博客的小孩子說:“來,不要害怕,受過傷,才會長大。”
蔣 雅楠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