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兩人到省城太原求人期間,為了給村上省點費用,他和我一起住幾塊錢的地下室招待所,連館子他都不肯進。而一進那些機關大樓,他又不得不裝出很體麵的樣子。但我們是來向人家討錢的,隻好遷就著人家的時間,看著人家的臉色行事。有時梁書記和我在別人的辦公樓一等就是幾個小時,看到那光景我心裏真過意不去,幾次說梁書記,咱們回去吧,你心盡了,錢要不到我向村民們說明白。可他梁書記說啥也不幹,說農民現在日子不好過,剛剛有點希望種上了葡萄,我們怎麼能看著他們地裏的葡萄苗兒幹死呢?正是梁書記對咱農民的一片誠意感動了上帝,所以他前前後後總共為我們村籌資了整整16萬元,滿足了打井的所需。預期的錢是要到了,但梁書記的心並沒有放下,因為假如錢都花出去了,井裏不出水不就等於竹籃子提水嘛!我清清楚楚記得打井的那些日子裏,梁書記不管哪一天工作有多忙,不是順道到現場看一看進展情況,就是用手機給我打來電話詢問。
有一天刮起少見的沙塵暴,5米開外的人見不到影子。我正招呼著工地上的人躲一躲,梁書記卻出現在我們麵前,渾身上下像個土人似的。便說梁書記你咋這時候來了?他說他是怕刮這麼大的沙塵暴,工地上會出什麼事故,所以才從幾十裏外的地方趕來了。我們全村人無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那段時間也真讓人提心吊膽的。以往我們不管打什麼樣的井,一般到一定的深度,怎麼著中間總會零零星星地見得到一點水,惟獨這口井從第一米一直打到300來米一星點兒水的影子都沒見著,你說誰不著急呀?村民們天天圍在井台邊瞅著,祈求著。你想,既然動工了,有沒有水,錢是一樣花的呀!梁書記其實比我更著急,一來他知道地裏的苗不等人,二來說實話他也知道如果這口井再打不出水來,他再向人磕頭要錢就更不容易了!所以梁書記和我們一樣,越到後來越著急,恨不得像孫悟空一樣縮了身子往井洞裏鑽下去看個究竟。也許是老天爺也被感動了,打到363米時終於出水了,而且是口旺井,每小時流量達50噸!
這下可把全村人樂壞了!出水那天,村裏的人都圍在了井口處,那情景真叫人熱淚盈眶。我們村上有位老人是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老共產黨員,他已經有好長時間沒有走出家門了,那天他從家裏走了出來,在井口前,他手捧一掬嘩嘩流著的清泉,笑咪咪地對我說: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出發點還在!他還想活上幾十年。老前輩這樣的話已經多少年沒有說了,我當時心裏真的很激動,自然特別地感謝梁書記。後來村上的人一定要搞個新井灌溉儀式,說一為慶賀村上打井成功,二要謝謝梁書記。村民們紛紛自覺行動起來,大夥們像過節一樣歡天喜地,尤其是婦女們,她們已經有二三十年沒集體排過舞唱過歌了,這回她們在李引蘭帶領下,自編自演了好幾個節目,等待在慶祝儀式上專門獻給梁書記。可當我們一切準備就緒,向梁書記提出邀請時,他一聽就表示不同意這麼做。他說,眼下澆苗要緊,說啥就是不來出席我們的儀式。村民們不幹了,說你梁書記不來一天,我們就不開灌一天。最後逼得他沒法,隻好來了……”
關於後來的開灌儀式和村民們自編自演的節目,我在日後的采訪中看了當時師村請人拍下的錄像,也看了李引蘭她們的現場表演。正如我前麵所言,雖然村民們排演的儀式和節目,無法與電視上的節目相比,但我仍然認為它是我多少年來所看過的一場最動人的精彩節目了。
那是當代農民發自內心深處對我們黨和黨的幹部的一種最高的讚譽,它因此比任何明星們搔首弄姿的表演不知要強出多少倍!
梁雨潤在夏縣當紀委書記的近3年裏,從沒有接受過別人的恩惠,包括由他主持處理過的幾百起糾錯糾冤案件的那些受益者送的任何錢物。但師村鄉親們自編自演的節目,他接納了,並像我一樣珍藏著這盤錄像帶——這具有特殊意義的錄像帶,就放在他辦公室的書架上。他說這是他在夏縣留下的最美好的記憶。
我想也是。對一個共產黨人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羨慕和榮耀的財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