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山東人喜粗糧好麵食(1 / 3)

山東人對小麥、玉米、高粱、土豆、地瓜等烹飪原料情有獨鍾,特別是麵製品,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幾乎是少不了的。山東人對於麵食製品所傾注的情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山東較有特色的粗糧製品有:煎餅、玉米餅子、餃子、麵條、拉麵、麵塑等。

山東全省膠濟鐵路以南,從濟南南下的津浦鐵路以東,這是以吃煎餅為主的地區,其餘地區大都以吃玉米餅子為主。

1.煎餅

煎餅是山東的代表食物,煎餅卷大蔥是眾人皆知的山東土食。煎餅是典型的粗糧細做。煎餅在常溫下保存數日不壞,食用時也不必加熱.煎餅呈白灰色,煎餅質地柔韌,咀嚼感強,食用時需花大量的時間咀嚼,生津健胃煉牙,增強食欲,促進麵部神經活動,是一種難得的保健食品。

製煎餅的材料有:烹飪原料、鏊子、油搭子、耙子、刮子。

烹飪原料:做煎餅的烹飪原料可用各色雜糧,據說七分小米三分黃豆磨漿製成的煎餅最好吃。做煎餅的原料在山東各地不一樣,比如青州地方的山裏人把做柿餅削下的柿皮加在糧食裏,混合磨漿,攤製的煎餅別有風味。就在山東同一個地方,製煎餅的原料也不完全相同。做煎餅常用的烹飪原料有:小米、麥子、高粱、玉米、穀子、地瓜幹等。這些原料經淘洗、浸泡,用石磨磨成糊狀物,即“煎餅糊子”。

“鏊”是攤煎餅的專用工具,鏊是鑄鐵製成的圓形炊具,上麵平整光滑,下麵有的留有灶門,有的用三條腿支撐。隻要有空間以便加柴燒火就行。唐人《朝野僉載》中有“熟鏊上猢猻”句,因此至遲在唐代即有煎餅了。

油搭子,是用十幾層布縫製的方形擦子,上麵蘸著食用油,用它來擦鏊子,防止煎餅與鏊子粘連。

耙子,魯南人稱之為“池子”,木製板弧形,有柄,可以用手拖曳。耙子的長短相當於鏊子的半徑,耙子沿著鏊子攤一圈,煎餅就成了。

刮子,用木板製成,一般是在煎餅糊還沒有完全凝固之前,用刮子調節煎餅的厚薄和平整度。

鏊子燒熱後,用油搭子在鏊子表麵抹一下,用勺子舀一勺子煎餅糊到鏊子上,耙子將煎餅糊在鏊子上攤一圈,用刮子整理一番。薄如蟬翼厚度均勻的煎餅就製成了。最好的煎餅是小米煎餅。

煎餅糊調好後可放置一定時間,經發酵後攤出的煎餅風味別致。煎餅糊裏也可以添加各種原料或香味劑而呈現不同風味。如花生、栗子、菠蘿、薄荷、玫瑰等。菜煎餅是山東淄博人的主食,將豆腐、粉條、韭菜或蔥,用油炒熟後均勻攤入煎餅上並折成長方形,放油鍋中兩麵烙成金黃色即成。

煎餅卷大蔥的由來:聰明漂亮的黃妹子住在沂蒙山下,她有一雙靈巧的手,不知有多少男人日思夜想要娶她為妻,可黃妹子卻與她青梅竹馬的窮小夥梁馬私訂終身。這讓她繼母大為惱火,因為狡黠刁鑽的繼母早就收了一戶富貴人家的許多錢財,答應將黃妹子嫁給富貴人家,黃妹子是死活不從。於是繼母想出一條毒計:黃母派下人把梁馬請到家裏來,假惺惺笑嘻嘻地說:“你就到我們家裏來吧,好好讀書,待考取功名後,好與黃妹子結婚。”於是繼母叫下人收拾好房間,備下文房四寶,對梁馬說:“你還需要什麼東西?”梁馬一看便道:“隻要有書有筆,就什麼也不要了。”黃母遂對左右的家奴高聲吼道:“你們聽到沒有?這孩子是真有誌氣,他隻要書和筆!”梁馬果真認真學習起來,可是一天到晚都沒有吃飯,要想出門有家奴侍候,這才恍然大悟,自己上當了。黃母安了心要把他餓跑,好斷了這門親事。梁馬餓得頭昏腦漲。黃妹子知道後冥思苦想,做了一疊似紙的薄餅叫丫鬟送去,果然騙過了家奴,梁馬吃後,暗暗佩服黃妹子。三天過去了,黃母問家奴:“梁馬跑了沒有?”“沒有。”“沒跑再餓他三天!”黃妹子聽後更加生氣,心想:你要餓他,我可有的是“紙”,可又一想,這梁馬光吃飯不吃菜怎麼行?於是她把蔥剝去皮,剪掉葉子和根,捆紮成似一枝枝筆叫丫鬟送去,果然又騙過了家奴,三天過去了,黃母問家奴:“梁馬餓跑了沒有?”家奴深鞠一躬回道:“沒有。”黃母大驚失色,“他難道喝風不成?”家奴道:“他把紙和筆都吃了!”黃母哪裏肯信,她鬼鬼祟祟來到書房,戳破窗紙一看,梁馬正大口大口地吃紙和筆,趕緊把梁馬叫到正房詢問一番,梁馬急中生智毫不在乎地說:“俺在九歲時,曾跟仙人學點石成金法,隻要把紙筆輕輕一點,即可變成又香又甜的美食了!”黃母見狀,滿臉堆笑,一時高興遂手舞足蹈起來,梁馬微微一笑說道:“隻是仙師有囑:在考取功名前,隻能試點一次,中榜之後方可隨心所欲。”黃母信以為真,高興得神魂飄蕩,馬上退了富家的親事,從此以後,待梁馬為上賓。後梁馬中了狀元,將黃妹子接到京城,過著恩愛的夫妻生活。後來,煎餅卷大蔥的吃法就在山東的民間流傳開來,可是哪裏也沒有黃妹子的家鄉做得好。由於煎餅卷大蔥是黃母虐待未過門的女婿而出現的,所以直到現在沂蒙山一帶的嶽母都不願做煎餅給新女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