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在木工鋪訂下桌椅,順帶去布莊扯布,臨近年下,汝陽城大街小巷熱鬧起來,店鋪生意興隆,布莊買*平常好,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上街購物,貧寒人家,每年節下,發狠置幾套新衣,走親戚穿出去體麵。

柳絮盤算著做幾套新被褥,扯幾塊料子,給小生子幾個縫製新衣裳,東西買齊了,往回走。

柳絮抱著一堆料子和棉花,快走到胡同口,就看見一個女子上了轎子,一晃像是紫霞,沒等她招呼,小轎起轎跑走了。

柳絮進了小院,念琴正掃院子看見,忙扔下手裏的笤帚跑上前把柳絮手裏的東西接過去,邊往屋裏走邊道;“姑娘回來晚一步,紫霞姐剛才來了,來送銀子。”

柳絮第一個反應是趙琛派她送的,轉念不對,趙琛支使人來該是宮保,“是王妃讓她來的?”

“是,姑娘猜得真準。”念琴進屋,把手上的東西放到炕上,伸出從被褥底下摸出銀票,遞給柳絮。

柳絮接過撩了一眼,心念一動,兩千兩銀票,王妃出手闊綽,不管出於什麼目的,行事為人上真挑不出錯來。

念琴怕柳絮怪罪,忙解釋道;“奴婢本來是不想收的,紫霞姐說這不是王府公中賬上的錢,是王妃的體己錢,姑娘不收下,王妃心難安,奴婢想既然送來了,姑娘日後有不少用錢的地方,替姑娘做主收下了。”

“既然送來了,收下就收下了。”柳絮這一次破例沒有推卻,王妃跟她之間彼此心知肚明,有的話不用擺在明麵上說出來,陳氏這張銀票不乏對她感激之情,八成出於真心,念琴說得對,日後用錢的地方多,生子上學,還有寶兒和柳芽兒將來都需要錢。

農曆臘月二十三,民間習俗祭灶,祭灶日又迎春日。

二十三這日,小生子官學放假一日,柳絮天一亮醒了,看念琴睡得香甜,沒叫醒她,躡手躡腳穿鞋下地,煮了一鍋玉米麵粥,熱了幾個白麵饃饃,有昨晚煮熟幾個鹹雞子,絆了一個鹹蘿卜條,這是三嬸子給的自家醃製的冬天下飯的醃鹹菜。

柳絮準備好早飯,東屋裏有了動靜,好像是念琴和幾個孩子醒了,念琴看旁邊柳絮鋪上空著,細聽灶間有動靜,趕緊穿衣起來,走出來,嗔怪道;“姑娘醒了,不喊奴婢一聲,自己忙活上了。”

柳絮手上忙著,答一句,“我看你睡得香,就沒叫你,你這兩日做衣衫累,想讓你多睡一會。”

念琴聽柳絮話裏話外透著對她關愛,她平常不太擅長言辭,心裏感動,嘴上動聽的話礙於出口,看屋角的水缸裏剩半下水,遂提著水桶,出去提水,柳絮囑咐一句,“早上涼,你多穿點。”

“沒事,哪有那麼嬌氣,原來在邵府侍候人,比這苦都吃過。”念琴說著,出了門。

灶台上擺一溜洗幹淨的空碗,柳絮盛粥晾上,正好幾個孩子起身,粥涼了,喊小生子幫弟妹洗臉,擺桌子。

柳絮訂做的桌椅等昨木工鋪都送來了,正好趕在年前家裏都置辦齊了。

小生子今學裏放假,祭灶是個大日子,吃完早飯,柳絮宣布帶著三個孩子上街,柳絮說完,就屬寶兒和柳芽兒最高興,柳芽兒一臉渴望,“姐,年下新衣裳有了,我想買個紅頭花戴上,還有紅頭繩,隔壁二丫說她娘都給她買了。”

柳絮手裏握著梳子,端著菱花鏡照照,笑著道;“好,我當什麼,不是值錢玩意,買,都買。”

寶兒轉轉眼珠子,“姐,我要燈籠。”

念琴一旁從包袱裏找出一件玫紅淩襖,正準備去西屋裏換上,聽寶兒說,接話茬道;“寶兒,燈籠不用買,念琴姐給你糊一個,保證不比買的差,既好看又結實。”

小生子幾個穿戴整齊,一家人出門,柳家人剛走出院門,碰巧正遇上隔壁出門倒汙穢物的鄒家娘子,看見柳絮姊弟,小眼睛刹那一亮,“這不是柳家大姑娘,怎麼不是說你們搬去你舅家住,搬回來了?”邊說,探詢目光圍著柳絮身上打轉。

柳絮心想,這不是明知故問,都回來不少天了,不信她不知道,遂敷衍道:“舅家過年,來人去客的,我們姊弟住著不方便,就搬回來了。”柳絮說得自然,謊話說個三五遍,連自己都當真了。

鄒家娘子狐疑地眼神,“是這麼回事,是啊,金窩銀窩的不如自己的狗窩。”

這胡同裏住的都是平頭百姓,三教九流,各種營生都有,說話直白粗俗,柳絮也不介意,繁衍幾句,讓鄒家娘子有空過來玩。

柳絮一行走遠,柳芽兒小聲對柳絮道;“二丫她娘問我好幾次了我們姐幾個是不是在舅家犯了什麼錯誤,讓人攆出來了,我都照姐說的,舅家人多,房屋擠,就搬回來了,她娘總打聽舅家長舅家短的,我都沒告訴她,二丫她娘不好,總說別人壞話。”

柳絮突然發現柳芽兒長大了,柳芽兒過年七歲了,古代女孩子早熟,七歲懂得不少事,柳絮疼愛地摸摸她頭,“妹聰明,以後她再問,就說什麼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