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時間到了1979年(8)(3 / 3)

解文沒有聽到北方婆舉著幹衣服在渠道下的呼喚。

1979年的小年又要到了。

山裏的寒冷從天上落下來,從土裏長出來。一條條冰棱頂開堅實的泥土站立著,一朵朵晶瑩的霜花開在瓦楞上,開在草葉上,清晨的陽光給它們鍍上閃爍的金色。

兩個老人很早就起了床,坐在大厝廳堂。廳堂的每一根大柱子都貼上了紅對聯,正中間的板壁貼著一幅人魚同樂圖,兩邊對聯寫著:春歸大地,老厝換新顏;福滿人間,家家納吉祥。沒了高牆,大厝與大坪連成一片,看去開闊明朗,兩位老人心情也寬闊開朗。今天葫蘆村下村有10戶人家要搬進大厝居住,鴻途對解文說,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開心過,隻有現在我才理解了什麼叫開心。

解文說,一個人心裏裝了大家,為大家謀福祉,就會開心。

那你今天一定也開心,鴻途說,等一會閘門一拉起,穆水溪的水就會汩汩流進葫蘆村的田野和人家,流進你的心裏。

解文點著頭,解文問你知道老漁頭嗎?

鴻途不知道老漁頭。解文說老漁頭是穆水溪上漁人的頭領,他為了闖海,為了捕回一船黃瓜魚讓葫蘆村人看到嚐到真正大海上的大黃瓜魚,他永遠留在了大海,當巨浪吞沒他的時候,他沒有遺憾沒有恐懼,凝固在臉上的是滿足的微笑。

你是說他心中裝著葫蘆村人,他視死如歸。

是的,這是一種崇高,解文說。這時太陽從大厝東向的斜角照過來,沒有了高牆,陽光直接照射在兩位老人身上。解文說,大厝從來沒有享受過這麼明媚的陽光啊。

是呀,大厝從來沒有過陽光明媚,鴻途很享受地在陽光下眯著眼望向遠處說,等一會10多戶人家搬住進來,過2天翠枝和錦現、祥瑞和秀月成了家再搬住進來,解文接上話說,再過幾天那幾個孩子都放假了,聚集到那間“葫蘆居”,大厝可就是一個熱鬧的大家族了。

鴻途朗聲笑起來,這是一種從心底裏高興出來的笑聲。鴻途突然說,你能幫助我一件事嗎?

解文點著頭,你說說看。

鴻途說,前幾天來了幾個攝影愛好者,他們對大厝裏的窗柵木雕,雀替滴水拍個不歇,還把銅釘鐵板門也扶正了拍,也拍了那貞節牌坊柱。他們對我說這牆、這門、這牌坊毀了真可惜。他們走後,我倒有了個想法,把這些青磚利用起來,圍繞牌坊柱蓋一排仿古厝,依托咱們葫蘆村山青水美建成旅遊地,讓大家來遊覽。

好呀,解文擊掌稱好。

你真的覺得好?鴻途說,那你就幫我策劃這件事。

好呀,我給你當助手。解文說,讓來遊玩的人記住這牌坊的故事,大厝的故事,葫蘆村的故事,還有老漁頭的故事。

兩位老人撫掌大笑。

這時下村傳來鞭炮聲。幾隊人正朝上村走來,男的一律斜披紅布帶,女的都穿紅襖紅裙,每隊走在最前麵的男子挑著一擔籮筐,籮筐貼著大紅的福字。擔頭的籮筐裏放著鬥燈,擔尾的籮筐放著火缽,火缽燒著旺旺的炭火,有人不斷往缽裏撒食鹽,發出畢畢剝剝的聲響,仿佛叫著發丁發財。後麵跟著的人都提風雨燈,風雨燈上貼著“百子千孫”、“百世同昌”的紅紙條。一路鞭炮聲聲,一路紅紅火火。

一群孩子已經衝前頭跑進大厝,後麵跟著兩隻棕黃色的小狗,孩子們圍著兩個老人叫爺爺,兩個老人左牽右拉快樂得也像孩子,小狗在嬉戲撒歡。

又一陣熱烈的鞭炮聲遠遠地傳來,孩子歡叫著水來了,從廳堂直衝大厝坪,往渠道那邊跑。兩個老人也翹首遠望,他們知道支書宜生他們在壩頭拉起閘門了,穆水溪的水沿著這條重新整修的渠道開始流淌了,流進田野,流進葫蘆村的千家萬戶。

兩個老人的目光追逐著孩子,小狗追逐著孩子,清晨的陽光撒開萬千條金線,也追逐著快樂的孩子……

己醜年十一月初四日初稿

庚寅年十一月十五日二稿

辛卯年四月十七日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