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序(1 / 1)

如果聊齋裏沒有這些嫵媚迷人的花妖鬼狐,那就隻剩下詭異怪誕的軀殼。是這些狐媚妖嬈的女子,讓一部書,曆經這樣漫長的時光,依然閃爍著魅惑迷人的光澤。

蒲鬆齡出於鬼魅世界不息的熱愛與探知,和對純美女性的癡迷與向往,在聊齋中孜孜不倦地描摹出如許豐沛飽滿、特立獨行的女子。其中最重要的,大約就是她們迥異於世俗女子的“狐”性。這一點,成就了聊齋故事的萬花叢裏,最明亮馥鬱的那朵。這一點,也構成了所有聊齋女子最值得濃墨重彩的靈魂。

所以《聊齋五十狐》中的“狐”,講的並不隻是妖冶的女狐,還包括那些花妖鬼魅和鳥獸魚蟲幻化而成的精靈女子。她們個性迥異,曼妙多姿,但又因這一點共同的呼之欲出的“狐”性,而使得花團錦簇中,見了一條柔韌的絲線;是它貌似漫不經心卻又誘人無比的一束,給予了這些女子,一個身心皆安的歸處。

“狐”是一個勾魂攝魄的詞彙。妖媚的,風騷的,豔絕的,放任的,鬼魅的,不羈的,淡定的,骨感的,疏離的,肆無忌憚的,卻又都不足以概括這一個“狐”字裏所植入的無限風情。五十個女子,猶如五十條藤蔓,纏繞蓬生在一起,便成為一隻隻讓人迷戀癡愛的狐。

寫作她們的過程,其實就是以當下的眼光,為之重新闡釋定義的過程。她們在而今的喧囂塵世中,因了時代的不同,而有了簇新的意義。作者曾經褒揚的,或許在時下成了無情的嘲諷;而那曾經被貶損的,反倒是見了玉石的溫潤。所以其中的每一個“狐”,皆在銳利又不失柔軟的現實主義的解剖下,帶上了撲麵而來的現代女性的氣息。

因此這是一部借古代狐,觀現代女的書。時下職場中毫不遜色於男人的女子們,與聊齋中那些敢愛敢恨、灑脫不羈的女狐們相比,在愛情的這場爭奪保衛戰中,究竟是迂回向前,還是在節節敗退?而假若時空可以跨越,那麼聊齋女狐與職場女性關於愛情的PK賽,究竟孰勝孰敗?聊齋中那些總是有團圓喜樂結局的書生們,他們行至而今男女在物欲中沉浮掙紮的時代,是會生出感傷失落,還是會有了畏懼惶恐,扭頭逃回到那花妖鬼魅的世界裏去?

所有這些疑問,皆可以在此書中尋找到答案。盡管,這樣的答案未必精準明晰,甚至帶著些不懷好意的猜測和臆想,但終歸是可以看到時過境遷中人性的變動,還有“狐”性在女子身上的長途跋涉與遷徙。

離去不傷,不過是因為,曾經深愛。而緣來不喜,也隻是因為,那份深愛早已經注定。

所以那一個個從聊齋裏倏忽來去的女子,她們的“不傷”與“不喜”,原隻是“狐”性中,生來就有的對於愛情的淡定與從容。愛情來時,且讓它銘心刻骨;愛情去後,就讓它隨風而逝。

一個“狐”字,真是奪盡了天下所有的妖媚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