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情誼。另外,握手的時候不要戴手套,就算原本戴著手套,也要趕快摘下來。
別人伸出手時,你也要趕快伸出手來回應,切不可慢慢騰騰的。
小黃還犯了一個錯誤,在飯局中不隻座序有講究,握手的時候誰應該先伸手
也是有講究的。通常來說,地位高的人應該先伸手:男士和女士握手,女士先伸手;
長輩和晚輩握手,長輩先伸手;上級和下級握手,上級先伸手。握手是為了表示前
者對後者的接納,因此,主客之間雖然客人地位高,卻應該由主人先伸手,用來表
示歡迎;而客人離開的時候,則應該客人先伸手。
參加飯局的時候,保持雙手的幹淨整潔,掌握握手的禮儀規範,這樣才能給
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在握手的同時,也就握住了自己的成功。
飯局前的那些準備工作
磨刀不誤砍柴工,未雨綢繆練內功
—
—
7
即便是小禮物,
也能暖人心..
在飯局中,可以為他人準備一份小禮物。這樣的紀念品會讓人感覺主人非常
貼心,非常有心,而且每次看到紀念品都會想起這次相聚。即使禮物再輕,也能夠
達到以物傳情的效果,於無聲之間寄情言意。
人際交往之中,任何來往都有一定的禮儀規範。我們隻有明確贈送禮物的目的,
遵循贈送禮物的基本原則,才能真正發揮禮物在交際中的重要作用。
通常來說,參加飯局的人向主人贈送禮物時,應在見麵之初就把禮物贈予對方;
而主人接待客人時,則應該在對方告辭之前贈送禮物,如果方便的話,送到客人下
榻的酒店也可以。
禮物的選擇也很有講究,可以說它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禮物送
得好會事半功倍,而送得不好,效果則可能適得其反。通常而言,禮物不在貴賤,
能夠投其所好,表達出自己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饋贈親友、客戶時選擇禮品最好選那些巧妙一些、
具有特定的意義的禮品,例如精致或精巧的小物件,或者當地的特產。
念研究生的小蓮覺得導師對自己很好,於是想在中秋節的時候表達一下自己
的心意。同學們通常給導師送花、送月餅。小蓮覺得太過平常,她看到導師經常忙
工作,休息時隻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睡睡,每次都是墊著衣服,連個枕頭都沒有,就
抱著一個枕頭給導師送到了辦公室。後來,學院裏傳起了一些小蓮與導師的閑言碎
語,小蓮覺得很納悶,仔細打聽了一下,竟然發現是自己抱著個枕頭去導師的辦公
室引起了旁人的誤會。
飯局前的那些準備工
作
可見所送之禮要小巧一些,以便隨身攜帶。如果禮物太顯眼、不易搬運,送
時還要興師動眾,弄得四鄰皆知,反會讓收禮的人非常尷尬。同樣的,禮物也不宜
太多,應遵循“少而精”的原則。
在贈送小禮物的時候,我們也要充分了解對方是否有什麼禁忌,以免觸了黴頭。
中國人講究好事成雙,凡是有大喜之事,所送之禮宜雙不宜單。中國人也忌諱“4”
這個數字,因為與“死”諧音,不太吉利,送禮的時候也最好避開。另外,白色雖
有純潔無瑕之意,但是中國的喪事大都是用白色,因此對白色也比較忌諱,有些禮
物就不宜選擇白色。同樣,黑色也被視為不吉利、凶災之色。在中國,紅色是喜慶、
祥和、歡樂的象征,有喜事的時候可以送人紅色的小禮物。此外,中國人還常常講
究不能給老人送“鍾”,不能給夫妻或情人送“梨”。
對港台同胞,我們要注意一些不同的忌諱。比如港台辦喪事後都是以毛巾送
吊喪者,因此非喪事一律不能送毛巾;他們也認為以剪、刀相送會使對方有受到威
脅之感;甜果因為是祭祖拜神時的專用之物,因此也不宜送人。台灣俗有“送扇無
相見”的說法,送他們扇子自然也不太合適。
與外國友人交往,也應注意他們的風俗習慣。通常情況下,應在雙方關係確
立後才互贈禮物。贈送的禮物應該恰如其分,不可過於貴重。如果是要登門拜訪他
人,前一天應送去鮮花,以便主人把花布置好,並且花要送單數,同時附上一張手
寫的卡片。
通常來說,花是人際交往中一個不錯的禮物選擇。但是針對不同的對象,需
要有不同的考慮。在中國,喜慶活動中送花要送雙數,意即“好事成雙”。在喪葬
儀式上送花則要送單數,以免“禍不單行”。在西方國家,送人的鮮花則必須是單數。
有些數字,由於讀音或其他原因,在送花時也是忌諱出現的,例如“13”。
如果送給外國人鮮花,給中年人就不要送小朵,因為小朵表示他們不夠成熟。
同理,也不要給年輕人送大朵的鮮花。
另外,對於花的種類和顏色的選擇也有不同的禁忌。不能送日本人蓮花,因
為他們認為蓮花是人死後的那個世界用的花;不能送拉丁美洲人或歐洲國家的人菊
花,因為當地的人死了才會送一束菊花;法國人也忌諱黃色的花,認為是不忠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