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管理不如懂心理31(3 / 3)

試著運用多種方法,但無論如何都不要針尖對麥芒。在社交場合上,針鋒相對、睚

眥必報,不僅傷害雙方感情,也破壞了社交氣氛,讓大家覺得尷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處事方法,意見不統一、犯點小過錯,都是在所

難免的。羅斯福在白宮當總統的時候,曾坦承他給自己定下的最高標準是:假如每

天他在處理事務上有

75%的決定正確,那麼這一天他就已經做到最好了。羅斯福的

標準都是這樣的,我們又怎能求全責備?

那麼,在麵對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或有過錯的人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我們可以付諸一笑,裝傻充愣。當然,也有人不願意這樣,那麼也可以這樣做—

我們可以說:“好的,就這件事情讓我們探討一下……因為我有個不成熟的看法。

當然,也許我的看法是錯誤的,我經常把事情弄錯,如果我錯了,我願意改正過來……

其實我的意思是……”這樣一來,對方又何來怒氣,你們又怎會將爭論升級呢?

與人交往,擁有開闊的心胸非常重要。我們要學會體諒別人的難處,諒解別

人的錯處,關注別人的長處,這樣就不會在不順心時,看啥啥不舒心,瞅誰誰不順

眼了。飯局中的客人在一起相聚,難免磕磕碰碰的,要看得開,不要斤斤計較,要

互相諒解。

阿哲是一個血氣方剛的男孩子,很小氣,遇到事情又非常衝動,這個缺點他

怎麼也改不了。

有一次,阿哲帶著女友參加同事的婚禮。婚禮上人來得很多,幾乎都是不認

識的。阿哲就和女友在一張年輕人比較多的桌子旁坐下了。

婚宴開始了,阿哲人比較開朗,很快和同桌的人混熟了,大家嘻嘻哈哈喝開了。

喝著喝著,對麵那個男孩子可能喝多了,就盯著阿哲女友看。阿哲女友開始並不在

意,但是過了一會兒,那男孩竟然端著酒杯來給她敬酒了。她不知所措,隻好求助

於在一旁與其他人吆五喝六的阿哲。

你不可不知的飯局應酬潛規

喝得正起興的阿哲,回頭看到那男孩子離自己女友非常近,又看到他敬酒的

架勢,頓時就來了火氣,罵道:“這是我女朋友,你想幹嗎?”

對方也不甘示弱,挑釁地說:“是你的又怎麼樣,說不定等會兒就成我的了。”

聽到這話,阿哲“呼”地拿起桌子上的酒瓶,幸好有人攔著,不然對方真要

頭破血流了。大家都勸著:“算了算了,這是在婚禮上呢!”

阿哲忍不了這口氣,他把酒瓶裏的酒往肚子裏灌,眼睛都紅了,眼看一場惡

鬥在所難免。那個挑釁的男孩這下子知道自己犯錯了,看到阿哲仇恨的眼光,他的

酒醒了一大半,趕緊往旁邊開溜。

阿哲不放過他,又衝過去抓住他的胳膊。男孩知道自己不是對手,趕緊道歉:

“對不起啊,我是喝醉了。”阿哲嘴裏罵著,照著對方額頭就是一拳。頓時,整個婚

宴上的人都注意到了這桌的動靜。

新郎急匆匆趕來,看到這場麵,也沒有說什麼,直接給阿哲敬酒了。在旁人

的勸說下,阿哲這才作罷。但是從那之後,這位同事與阿哲的關係一落千丈。

俗話說:“小酒怡情,猛酒傷身。”飯局中最怕的就是借著酒勁鬧事的人。他

們平時眼裏揉不得半點沙子,到了飯局中喝了猛酒更是容易火氣衝天。這樣的人在

飯局中總是惹是生非的角色,破壞飯局氣氛,傷害大家的感情,又怎會獲得友情呢!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做好自己。自己做好了,就會獲得他人的認可,

交到朋友。羅斯福說過:“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是與人相處。”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寬恕是獲得友誼、積累人氣的一個重要途徑、一種

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果在飯局中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何不能原諒就原諒,能寬恕

就寬恕,一醉解千“仇”呢!

成也飯局,敗也飯局

——

6

飯後不要隻管跑,

噓寒問暖不能少..

一場飯局,把酒喝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把交情談好。談好交情,要體現在

話語中,還要體現在行動中。對客人熱情,要一以貫之,而不能在飯局結束的關鍵

時刻忽視客人。酒足人散,交情千萬不能也散了。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不會白白請客,被請的人也不會白白跟你上飯桌。

到了飯局結束的時候,大家都會想一下,這頓飯有沒有起到自己想要的作用,有沒

有達到各自的目的?作為請客的人,你要明白,人際關係是一場持久戰,不管這次

飯局是否為自己謀取到利益,它都是其中一小段戰鬥,必定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作

好飯局的每一個細節,最後一步不能把話說得太絕,把氣氛搞得太僵,一定要給大

家留有餘地,以備日後的長期合作或者有機會之後的合作。

所以,離開飯局這最後一步,關係到請客人與被請人下一步的路是否能越走

越近。好不容易建好的高樓,不要在封頂的時候出了紕漏。要想達到“人已離席,

交情未散”的境界,就要掌握離席的技巧,留下更多情誼。

◆誠意,要從頭到尾體現

不要在請客的時候熱情萬分,等到離席時,因感覺客人沒幫自己辦成事,或

因結賬、打電話等事情耽擱而忽視了客人,從而給客人留下虎頭蛇尾的印象。

王斌請一個生意場上的朋友吃飯,希望與他達成合作。由於與這個客戶不是

很熟,王斌更加注意飯局中的每一個細節,而且對客戶十分誠懇。所以,席間他們

喝得高興,聊得也十分愉快。

到了結賬的時候,由於酒店人太多,服務員一時顧不過來。王斌著急了,連

你不可不知的飯局應酬潛規

喊了好幾次服務員,都沒有喊到。一氣之下,王斌來到吧台質問:“你們是怎麼回事,

還做不做生意了?”吧台服務員正忙,便沒好氣地回答:“我們做我們的,你們吃

你們的,叫什麼叫!”就這樣起了爭執。

王斌在與服務員爭執時,完全忘記了旁邊的客戶。客戶耐心等了一會兒,也

不見王斌那邊結束。這時候他剛好接到一個電話,便向爭吵得臉紅脖子粗的王斌打

了一個招呼,匆匆走了。

吵完了,王斌氣還是沒消。他突然想到客戶自己走了,害怕事情沒談成,就

趕緊打了電話過去,客戶說:“沒關係,以後有機會再說。”而這個“機會”再也沒

來到。就因為離席時結賬這一件小事,王斌丟失了一個客戶,真是得不償失。

◆細節很重要

正式宴會上,在工作問題談妥之後,主人和客人都可以提議終止飯局。客人

可能有事卻不好表達,主人就應該多注意客人的言行舉止,比如客人長時間地沉默

無語,或是反複地看表,都是在向主人發出“用餐可以到此結束”的信號。這時候

主人要見機行事,主動提議結束飯局。選擇離席的時間看似小事,卻非常重要,如

果到了該走的時候你還遲遲不走,或者不該走的時候做出了準備離席的動作,都會

讓他人非常尷尬,從而對你心生不滿。

飯局禮儀從頭到尾都要注意,離席的時候要讓身份高者、年長者和婦女先走。

離開餐桌時,最好把椅子再挪回原處。當身邊有人經過時,不要突然起身離席,以

免碰到人,打翻茶水、菜肴,顯得失禮又尷尬。

◆說好最後幾句話

告別語有時候會起到前後照應、起死回生的效果,加深對方對你的印象。如233

果能說好告別語,會使對方感到意猶未盡,從而期待能與你“再續前席”。

飯局結束後,如果時間不是很晚,客人也不趕時間,就不必急著離開,可以

逗留一會兒,再聊聊天、喝杯茶。經過飯局中的交談,趁最後的時間用含蓄的話試

探一下。

在送客的時候,一些客套話還是免不了的。真摯的話語會讓對方覺得親切。

一場完美的飯局,順利地進行到最後並不容易,到了收局的時候不可有絲毫

的疏忽大意,要力求賓主盡歡,切忌因小失大。離席時,盡量做到細節完美,任何

可以留住情誼、加深情誼的地方都不能錯過。

成也飯局,敗也飯局

——

7

搶先付賬,

舍得小錢才能賺得大人脈..

買單,在飯局這個交際場合是舉重若輕的一步。買單能體現一個人的氣度與

胸懷,或大方或小氣,一目了然。

其實,飯局就是人際關係上的一種投資。主動買單就像是一次下注。雖然賭

注有時候還是會輸,但眼光放長遠一點,說不定“無心插柳柳成蔭”,在將來你需

要的時候,也許就會給你可觀的回報。

然而,有些人總是精於算計,擔心自己吃虧。雖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但斤

斤計較的人是不會有所成就的。要想得到,首先得付出,永不吃虧是不可能的。懂

得吃虧的人,給人以大度的印象,從而令人尊敬,好人緣就這樣輕易得到。所以,

我們可以發現,凡是那些取得了大成就的人,無一不是胸懷寬廣又能吃虧的人。而

那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人,一生大都無所作為。

邵女士是一位私企老板,她沒有文化,沒有背景,從擺地攤開始,逐漸開起

了自己的服裝廠,而且生意越做越大。

有人問邵女士:“你的經營之道是什麼

?”她脫口回答:“吃虧是福。”

與合作者一起時,邵女士往往隻拿小頭,把大頭讓給對方。如此一來,凡是

與她合作過一次的人,都願意與她繼續合作,而且還會介紹一些朋友,再擴大到朋

友的朋友,也都成了她的客戶。

對待顧客,邵女士告誡經銷商:“要把顧客奉為上帝,寧願少賺點錢,也決不

讓顧客吃虧。”

從一時看,邵女士是吃虧的,但是從長期、總體看,她收到了可觀的回報。所以,

邵女士相信“吃虧是福”。

你不可不知的飯局應酬潛規

有舍才有得,隻有舍得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回報。雖然付出不一定總能得到

回報,但不付出是絕對不可能有回報的。要想成就大事,就要舍得吃點小虧。舍得

小錢,才會賺得好人緣。

孫平是一家保險公司的區域經理,他做事勤懇,深得上司喜愛。一次,上司

的朋友—某集團的趙副董事長給員工買了孫平公司的保險。一來為了感謝趙董,

二來也為增進友誼,上司便請趙董吃飯。上司帶上了孫平,也算給孫平一個擴大交

際麵的機會。

在去酒店時,孫平想,兩個職務都比自己高的人請吃飯,肯定是他們中間的

一個人請客,他隻需跟著享用美餐就好了。所以,他在飯局中放開肚皮大吃大喝,

吃完抹抹嘴,什麼都不管。結賬的時候,兩位成功人士為搶著付賬而爭論不已,孫

平在一邊心安理得地等。

回到公司,上司就把孫平大罵了一頓:“你為什麼不買單?”孫平愣了,為什

麼要自己買單呢?他們兩個職務高、收入高,更何況這次飯局又不是他請客,無論

如何,都找不到由他買單的理由。於是他說:“我哪請得起啊!”

上司對孫平很失望,他說:“每個圈子都有它的遊戲規則,如果你隻接受不付出,

就很難找到你的位置。就像一場飯局,他人不在乎你請他吃多好多貴的東西,在乎

的是你的態度和誠意,明白嗎?這頓飯中你坐在那兒隻顧吃喝,沒有買單,趙董隻

會把你當作我的司機,怎麼會看重你呢?將來你怎會有機會與他合作呢?你記住,

今後參加飯局,都要養成主動買單的習慣。如果確實不需要由你來買單,別人一定

會把錢給你塞回去。所以不必擔心會花冤枉錢。即便你真的買單了,花掉了一整月

的薪水,那又能怎樣呢?至少展現了你的大方、你的風度,贏得了別人的尊敬

……”235

買單的學問,就是舍與得的學問。要想成功,就要先學會付出。在坐滿強者

的飯局中,有所求的弱者是最應該買單的人,因為,隻有這樣,他人才會重視你。

成也飯局,敗也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