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的靈魂占據了蕭朝貴的身體,但蕭朝貴的靈魂又到哪裏去了呢?想來想去也想不通,反正現在是自己的靈魂意識做主,管他蕭朝貴去哪裏了,也許先到堂去了也不定。好在腦海中的記憶也不會胡亂跑出來,總是自己思索起來,記憶才會浮現,這樣也就省得要裝失憶,否則連手下都不認識,是極為不利的。
想到這裏,蕭雲貴起身坐到臥房中的檀木團桌邊坐下,他口渴起來,便倒了杯茶水一邊喝一邊慢慢盤算起來。
他讀了幾年大學,雖然大多數時間都是吃喝玩樂泡妹子去了,但好歹前些rì子他為了掙學分,自己翻查資料寫了一篇《太平國興衰》的論文,對太平國的曆史也算了解。至於他為什麼選擇寫太平國,起來也是因為蕭朝貴,都是姓蕭的,所以他才有興趣查下去,但查了之後有些失望,這蕭朝貴運氣極為不好,在他奔襲長沙一戰中就戰死在城下,都沒能撐到太平國定都南京,死後還被清軍挖掘出來戮屍,可謂是倒黴到家了。
蕭雲貴回憶起關於太平軍長沙之戰的資料來,和他腦海中的記憶相互印證,果然明確了此刻正是清鹹豐二年農曆八月十九rì,也就是新曆185年9月初,剛才曾水源此地是醴陵縣衙,也就是蕭朝貴在八月領兵自郴州出發北上奔襲長沙,已經連克永興、安仁、攸縣、茶陵、醴陵等地。
出兵時候他蕭朝貴手下隻有一千八百五十三人,不過手下都是廣西起兵的老兄弟,個個都是驍勇善戰,從廣西一路廝殺出來的jīng銳,而且手下還有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曾水源幾員太平軍勇將,對上三、四倍的清軍都沒問題。
此刻的清兵還是腐朽懦弱的綠營兵為主,能打一些的向榮部、江忠源部還在郴州和洪秀全、楊秀清的數萬主力對峙,清軍當時料想太平軍是意圖北上衡州,所以調集大軍在郴州、衡州一線布防堵截,蕭朝貴率領的偏師才有機會奔襲長沙,人多了反而會驚動清軍。
這一戰起初蕭朝貴進兵很順利,在茶陵他們拉攏當地一些地會的會眾和窮苦百姓加入,兵力達到了三千餘人,到達長沙外圍之後,先攻克長沙城南十裏處的石馬鋪,幹掉了從陝西來赴援的安西鎮總兵福成、副將尹培立,兩千餘陝西綠營兵全軍潰敗。而駐守長沙城南七裏外金盆嶺的沅州協副將朱瀚聞訊逃命,五百餘名瀏陽鄉勇不戰自潰,金盆嶺上清軍的槍炮火藥盡數被蕭朝貴所得,次rì攻打黃土嶺,清軍潰退,太平軍就這樣掃清了長沙城的外圍清軍防線。…,
但接下來蕭朝貴攻打長沙就不順利了,他手下隻有三千餘兵馬,兵力實在太少,城內清軍雖然腐朽不堪一戰,但加上臨時招募的兵勇,仍有七、八千人,蕭朝貴迫於兵力有限,隻得占據城南妙高峰,集中兵力攻打長沙城南,無法做到幾麵夾攻。
太平軍強攻數rì之後,眼看就要得手,清軍楚雄協副將鄧紹良引兵九百餘人來援,太平軍功敗垂成,在之後的戰鬥中,蕭朝貴身先士卒,執旗督戰,目標實在太過明顯,被清軍火炮擊中,傷重身死。接下來清軍各路兵馬紛紛趕至,攻守易形,隨後太平軍和清軍主力紛紛趕到,兩軍在長沙搏殺八十一,太平軍最終沒能攻克長沙,飲恨湘江,隻得引兵遁走嶽州,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長沙會戰。
蕭雲貴一路想來,已然大體明白了現在自己所處的局麵,不算太好,也不算太糟,本來依靠自己所知的曆史,要保住命不算太難,蕭朝貴是中炮身亡的,隻要自己遠遠的躲在後麵,就應該不會有危險,想到此處本來已經心安不少,但隨後蕭朝貴出兵前後的一些記憶冒了出來,不禁讓他嚇得屁滾尿流……
(新書上傳,求收藏推薦,求各種)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