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椅上淡坐定,
點燃火箭創飛天!
壯誌未酬身先死,
留名月亮萬戶山!
600年前,中國明朝人萬戶,試驗利用火箭載人飛行,親自坐上安裝有四十七支火箭的座椅,命人同時點燃四十七支火箭,希望利用火箭的推力把自己送上天空……成為人類航天的祖師。
萬戶不僅是人類航天的祖師,也是一位勇氣可嘉的英雄。為國人掙足了麵子,然而,在萬戶的故土上,卻沒有萬戶的墓地,沒有供奉萬戶的寺廟,沒有可以祭祀萬戶的地方。更沒有一點關於萬戶飛天事件的資料。
萬戶被自己國家的人給忘記了,而國外的人們卻一直惦記著他,敬仰著他。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蘇聯,英國,德國的火箭學家在他們的火箭技術著作中,都對萬戶的這次火箭載人飛行試驗給於了高度的評價。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國際天文聯合會舉行會議,一致決定把月球背麵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環形山”,以永遠紀念萬戶的飛天壯舉。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這次會議上,沒有一個中國人參加!
萬戶飛天的故事牆內開花牆外香,中國人知之甚少,曾經一度失傳幾百年,直到1945年,美國人赫伯特.S.基姆出了一本書叫《火箭與噴氣發動機》。才給我們送回來了萬戶飛天的故事!書中是這麼說的:
“大約在14世紀末,有一個中國的官吏叫萬戶,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後裝上四十七支當時能夠買到的大火箭,把自己捆在座椅上,兩隻手各拿了一個自製的大風箏,叫他的仆人同時點燃四十七支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上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向上方……”
對於基姆先生書中提及的萬戶飛天事件,有人發出質疑:六百年前發生在中國的事情,我們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您基姆先生怎麼就知道得這麼清楚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最便捷的一個辦法就是親自去拜訪基姆先生,問一問基姆先生,您是怎麼知道萬戶飛天故事的,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可以讓我們看看萬戶飛天故事的原始記載嗎?然而遺憾的是,尊敬的基姆先生已於1992年逝世。
基姆先生已經不能親口告訴我們什麼了,他在書中講的萬戶飛天的故事是不是真實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現在隻好先分析基姆先生的這本書,再推測基姆先生當時的心態,進而來確認萬戶飛天故事的真實性了!
《火箭與噴氣發動機》是一本學術著作,說明基姆先生是以火箭與噴氣發動機作為研究對象的一個學者。火箭與噴氣發動機的性質就是每一個零件,每一個環節,不能有絲毫出錯,一出錯,火箭就從天上掉下來了。這是一門非常非常嚴謹的科學。
一個人從事非常嚴謹的研究工作,就是一般的人久而久之也會受工作性質的影響,而漸漸向嚴謹的作風靠攏。就更別說基姆先生了,他著書立說,本身就是一個從事嚴謹學問研究的學者。應該更加知道科學從來就來不得半點摻雜使假。是一個有著非常嚴謹的作風和科學態度的人。
一個有著非常嚴謹的作風和科學態度的人,是絕對不會摻雜使假,去把一個發生在六百年前的,萬裏之外的,又毫無利益糾葛的,虛構的萬戶飛天故事寫進自己的學術性的書裏的?既毫無必要,更絕對不會!
可以相信,基姆先生在準備把萬戶飛天的故事寫進《火箭與噴氣發動機》書中的時候,一定去做了大量的認真研究,多方麵考證,在得到了萬戶飛天故事是絕對真實的結論之後。然後才把萬戶飛天的故事慎重的寫進書中!因此,完全可以確定萬戶飛天故事的真實性!
可以證明萬戶飛天故事真實性的還有:
蘇聯兩位火箭學家菲奧多西耶夫和西亞列夫也在他們的《火箭技術導記》中說:中國人不僅是火箭的發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圖利於火箭將人載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英國火箭專家W.麥克斯韋爾說,Wan.Hoo的事跡是早期火箭史中一件有趣的重大事件。
德國火箭學家威利.李在他1958年出版的的一本書說到,在公元1500年左右,Wan.Hoo在發明並試驗一種火箭飛行器時,頗為壯觀地自我犧牲了。
20世紀70年代,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背麵一座環形山命名為Wan.Hoo。
美國,蘇聯,英國,德國的火箭科學家都確認了萬戶飛天的真實性,國際天文聯合會的科學家當然不會,也絕不可能把月球背麵的一座環形山以一個虛構故事的主人公名字來命名!國際天文聯合會的科學家在給萬戶環形山命名之前,首先應該做的就是確認萬戶飛天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