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妙看起來是個挺好相與的人,她就放心了。
李妙意思意思地抿了口茶,淡淡道:“昨夜你辛苦了,我讓人給你燉了盅燕窩,等會兒派人給你送過去,你喝了補補身子。”
“好,多謝姐姐。”葉衣衣應了後又看向李妙說,“姐姐,今日我過來其實還有一件事想跟你說。”
李妙:“什麼?”
葉衣衣揚起眉梢道:“姐姐,我想成立一個詩社,然後每個月在府中辦場詩會。”
李妙好整以暇地看著葉衣衣,“你想跟我支銀子?”
葉衣衣笑著點頭,“是,但姐姐放心,每個月也用不著多少銀子,就二百兩而已。這件事我跟知硯也提過了,他很支持。”
李妙都笑了。
不多,也就二百兩。
普通百姓一年花銷也不過十兩,她開口就是二百兩而已。
真當她賺來的錢是大風刮來的。
“妹妹既然是自己要成立詩社辦詩會,這錢就不該從公中出。”李妙道。
葉衣衣怔住,她解釋:“姐姐,我辦的詩會不是普通的詩會,到時候我會宴請許多世家貴女來府中玩,與她們交好,這於夫君的仕途來說是有利的。”
李妙惜字如金開口:“不行。”
葉衣衣蹙起眉心,“姐姐,你出身商戶,你可能不懂與這些世家交好有多重要。官場與商場不一樣,在官場上是不能吝嗇錢財的。”
“我說不行。”李妙重申。
什麼叫她出身商戶不懂,若這些世家能這麼容易被討好,那京中人人都會在自家辦詩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隻有自身有價值,一杯酒才能換來推心置腹的交往。
沒有價值,不過就是胡侃大山的酒肉朋友罷了。
這個葉衣衣真是讀書讀傻了,一派天真。
“姐姐究竟是因為這一百兩太多,還是因為這件事是我提的所以不答應?”葉衣衣抿唇,不滿地盯著李妙。
李妙真是懶得應付這傻子,她側目讓人送葉衣衣出去。
此舉卻是惹怒了葉衣衣。
“姐姐,即便你要因為我搶走了知硯與我置氣,也不應該在這種大事上拎不清。”
葉衣衣挺有骨氣地挺著背脊,擲地有聲地同李妙說,“隻有知硯越來越好,侯府才會越來越好的道理你不明白嗎?在大事上拈酸吃醋,實在愚蠢!”
小瑩實在忍不住了,暴躁地盯著葉衣衣,“葉夫人,你這是什麼態度!”
葉衣衣輕蔑地別開眼,“我先走了。”
話落,她連禮都沒行,就帶著自己的婢女大步走了。
“太過分了太過分了!她簡直欺人太甚!”小瑩怒聲。
李妙盯著葉衣衣離開的背影,心道荀知硯這是娶了個祖宗回來。
有葉衣衣在,荀家何愁不敗啊。
事情真是變得越發有趣了起來。
……
葉衣衣回到暫住的攬月院便鬧了起來。
沒一會兒婢女便將荀知硯請來了。
葉衣衣見到荀知硯第一句話便道:“知硯,姐姐容不下我,我也不願與她爭搶什麼,我們今日便和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