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導水雷
MK60“捕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服現役的自導水雷,它實際上是一種錨泊的聲自導魚雷。美國海軍從1977年開始裝備MK60水雷,主要用於封鎖具有戰略意義的深水航道,以達到限製敵方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行動的目的。
該雷總重908千克,長3.68米,直徑533毫米,最大布放深度760米,戰鬥部為MK46—4型輕型自導魚雷。MK60水雷的自導魚雷由密封容器封裝,用雷錨固定在水中,密封殼體用鋁合金製造,具有正浮力,使殼體在水中呈垂直狀態。
水雷的目標探測識別和控製係統可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分類並能區分敵友潛艇,識別潛艇信號和幹擾信號。一旦確定攻擊目標,殼體開蓋,海水進入密封容器使殼體傾斜,至30°時,MK46魚雷便發射出殼體,進行環形搜索;當探測到目標時,魚雷便導向目標實施攻擊。
若沒發現或失去了目標,魚雷可重新進行搜索,以攻擊目標。魚雷的最大航程為11千米,警戒半徑為1000米,戰鬥服役期為6個月。當水雷服役期滿又不能回收時,雷上的聲控裝置就會自動失效,或令魚雷自行銷毀,以防止敵方撈走或妨礙己方艦艇行動。
遙控水雷—“風暴”
“風暴”遙控水雷係統是瑞士在20世紀80年代研製的,它由控製台和遙控水雷組成,一個控製台可遙控5枚水雷。遙控方式有兩種:無線電遙控方式和水聲遙控方式。前者最大遙控距離為500千米,後者為40千米,控製台可安放在岸台、飛機、潛艇或水麵艦艇上。
“風暴”遙控水雷是魚雷和水雷的結合體。它可以像一般水雷那樣長期布放在水下,又可以在近岸防禦中像魚雷那樣阻擋和摧毀敵人的水麵艦艇,實際上是一個裝有水雷戰鬥部的遙控水下航行體。
該雷可由水麵艦艇、潛艇和直升機布放,布放深度可達150米。平時水雷放置在一個懸浮水中的水鼓上,水鼓同錨固定,水鼓上有雷體自動解脫裝置、接收天線和電纜等;水鼓內有蓄電池,水雷可在水下待命兩年。
作戰時,遙控水雷由控製台用預先設定的水聲信號或低頻無線電信號啟動。水雷收到信號後,立即釋放50千克的主壓載,上浮到距水麵20米的位置轉入水平航行,並將雷上1.5米長天線伸出水麵。此時,遙控台可在100千米範圍內控製水雷的航行。
引導水雷進入正確的攻擊航向,當雷航行到離目標500米處,水雷再次上浮,水雷中的雷達、聲納和電視攝像機開始工作,將目標數據或圖像發回控製台,控製台隨後發出攻擊目標的信號;當水雷距攻擊目標20米時,由雷達進行末製導,並由撞發或近炸引信引爆水雷。
“風暴”水雷長度為5米,最大直徑550毫米,總重650千克,裝藥量170千克,水雷的最高航速20節,最大航程100千米。它主要用來攻擊水麵艦艇。
多傳感器的沉底水雷—“石魚”
由英國馬可尼水下係統公司研製的“石魚”水雷,是典型的具有預編程序、微機控製、多路傳感器的現代沉底雷。這種水雷可由飛機、水麵艦船和潛艇布放,主要用來打擊水麵艦艇和潛艇。
“石魚”水雷為圓柱體,總長2.4米,直徑533毫米,總重990千克。雷載計算機可控製雷上傳感器對目標進行探測和評估,而且使用聲、磁和壓力傳感器進行聯合操作;此外,還可利用有線遙控、聲遙控和計算機軟件程序來控製水雷的一切功能,包括選擇目標、估計最近的目標接近點和引爆。
“石魚”水雷內裝有的600千克的炸藥,足以對任何目標造成傷害。“石魚”的儲存壽命為20年,水下服役期為2年,最大使用海深為200米。
自航水雷—MK67
現代布雷方式以潛艇布雷最為隱蔽,為此很多國家都研製了能穿越敵方防潛設施的潛布自航水雷。所謂自航,就是布雷潛艇可在距離預定布雷水域10千米以外,將水雷從潛艇的魚雷管中發射出去,利用水雷自身的動力裝置航行一段距離後,到達預定水域。目前世界最為著名的自航水雷是美國的MK67.
00該水雷由MK37魚雷改裝而成,拆除了魚雷的戰鬥部,裝上包括雷管、保險裝置、點火裝置或目標探測裝置和電池及主炸藥的裝藥段,並對魚雷的製導和控製機構也加以改裝。改裝後的MK67水雷長4.9米,直徑485毫米,重754千克,內有裝藥148.5千克。
MK67是美國海軍為在敵人控製的水域秘密作戰而設計的多感應機動水雷,它可布放在100米深的淺海。發射後,未打開保險的水雷由魚雷推進到預定位置,再沉人海底並自動打開保險,等待目標。MK67水雷的航程最大可達20千米。
會主動攻擊的PMK-1型反潛水雷
水雷一般是待在水中,被動地等待目標進入其作用半徑,觸發後產生爆炸,毀壞目標。而俄羅斯的新型水雷PMK-1型反潛水雷卻反其道而行之,它把水雷與能發射水下火箭助飛魚雷的發射裝置組合在一起,可探測和識別潛艇或水麵艦艇,推算出目標的航向和航速,建立相應的截擊彈道,然後發射火箭助飛魚雷,主動攻擊目標。
魚雷上裝有觸發、非觸發和定時引信,任一引信動作時都會引起裝藥起爆,達到重刨目標的目的。PMK-1型水雷全長7.83米,直徑533毫米,總重1850千克;使用水深200米~400米,其火箭助飛魚雷的航速約120節,航程數百米,裝有300千克~350千克炸藥。PMK-1型水雷的水下服役期為1年~2年。
定向攻擊水雷—MSHM
MSHM是蘇聯海軍在80年代裝備的新型定向攻擊水雷,屬於火箭上浮短索錨雷,是導彈技術在水雷武器中的成功應用。它可由水麵艦艇、潛艇和飛機布放,主要用於打擊大陸架水深範圍內的水麵艦艇和潛艇,因此也被稱作大陸架水雷。
MSHM水雷主要由簡體、目標探測和控製裝置、可控尾翼的火箭戰鬥部和雷錨等組成。水雷全長4米,直徑533毫米,總重820千克。水雷一經布放到位,便位於雷索頂端處垂直向上。
當目標探測裝置探測到目標時,水雷就自動啟動其主動聲引信,並計算出火箭戰鬥部的彈道和相應的火箭後翼的舵角,然後筒體開蓋,火箭發動機點火,戰鬥部脫殼而出,按照預定的彈道飛向目標。水雷內裝有350千克炸藥,火箭工作時間為25秒。MSHM水雷的布放海深為60米~300米,水下服役期為1年。
奇特的水下伏兵—“海膽”水雷
這是一種極其敏感,又能控製自己的水雷。當敵艦艇在較遠的海域航行時,它即使已經探測到,卻能“理智”地控製住不爆炸;直到敵艦艇日益逼近身旁時,才“轟隆”一聲巨響,與敵艦艇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