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戰亂年代(1 / 2)

公元1641年注定在華夏神州之地,會發生波瀾壯闊的軍事之爭。

公元1641年,也就是明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正月。

李自成帶領的自由農民軍攻破洛陽,殺福王朱常洵。

義軍勺其血雜鹿肉以食,曰“福祿酒”。

當時的農民軍開倉發王府金、賑濟饑民。

王子朱由崧逃奔今河南沁陽。

二月,李自成攻開封不克,五月轉攻南陽。

此刻另一支義軍隊伍,張獻忠破襄陽殺襄王,張獻忠敗明朝官軍於四川開縣地區,遂帶兵直下湖廣。

接著張獻忠軍破襄陽,綁縛襄王朱翊銘置於堂下,勸之酒曰:“我欲借王頭,使楊嗣昌以陷藩誅,王其努力盡此酒。”遂殺之。

此後他得楊嗣昌城中府庫,所儲軍餉兵器無數,發餉銀十五萬賑饑民。

此後農民義軍又破當陽(今湖北當陽)、郟縣(今河南郟縣)、光州(今河南潢川)。遂合羅汝才之兵入河南,攻商城、信陽(皆屬河南)等地。

公元1641年三月

楊嗣昌(1588-1641)聞襄陽陷,驚悸;複聞洛陽陷,福王死;畏罪自殺於重慶。

此刻東北地區......

自去年入秋,清兵包圍大明關外錦州,總兵祖大壽出戰不利,連章告急。

大明朝已經處於多事之秋,內外交困之際,命洪承疇為薊遼總督會八鎮兵軍十三萬,馬四萬,集於廣寧以援錦州。

此時,清兵已分番攻錦州數月,且征朝鮮兵一邊相助,屢獲小勝。四月,清兵攻錦兵,祖大壽堅守不敢戰。

次年,鬆山、錦州、杏山相繼失陷。

公元1641年、六月。

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旱災、蝗災,饑民紛紛起事。

公元1641年、七月。

羅汝才與李自成起兵於內鄉(今河南內鄉),合攻鄧州(今河南鄧縣),戰事不利。

公元1641年、4月至8月。

張獻忠攻應城,破隨州(均屬今湖北),五月,攻泌陽(今屬河南),七月,攻鄖陽不克。

農民軍轉攻信陽(今屬河南),被總兵左良玉擊敗。張獻忠傷股,從騎隻數十。

羅汝才已先與李自成合並。

張獻忠遂去投靠李自成。

李自成欲以部曲遇之,張獻忠不從。

李自成欲殺之,羅汝才陰與張獻忠五百騎使遁去。

這也是農民義軍內部,人不看大局勢,內部爭權奪勢的一種新型農民貴族的體現。

畢竟他們還沒有正式的成為氣候,就內部相互攻殺和忌憚了。

在今安徽英山霍山一代。

劉希堯與老回回馬守應、革一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亂世王藺養成為左革五營,轉戰鄂豫皖,久屯於英山、霍山、潛山、太湖(皆在今安徽西部,處安徽、湖北交界處)一帶。

這時,張獻忠與之合,勢稍振。

次年,革左五營改投李自成。

此刻鬆山之戰開啟。

七月初,洪承疇率八總兵步騎十三萬,援錦州,集軍力於寧遠。

八總兵議以兵護糧餉,從杏山(位錦州西南四十裏)進鬆山(在錦州城南十八裏),從鬆山進錦州,步步為營,以守為戰。

留糧芻於寧遠、杏山及塔山堡外之筆架岡(錦州西南六十裏),而以兵六萬先進,諸軍在後麵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