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1 / 2)

丁敏慧帶老人去看英雄地,老省長固執地讓她開車先去了醫院。望著隻有靠呼吸機才能維持生命的戈向東,老省長不停地搖頭。當年,戈向東向他報到的情形浮現在了眼前。

從前那個一身綠軍裝年輕英俊的小夥,此刻正生死一線。老省長在戈向東的床前站了很久。丁敏慧靜靜地站在老省長的身後,看到老人有些佝僂的身體顫顫巍巍地在抖動。很多年來,膝下無子,半生孤獨的老人對戈向東如同自己的兒子。老人伸出手在戈向東的腳板上撓了撓。丁敏慧驚喜地看到父親的腳趾本能地動了動。父親還活著。他似乎也感覺到了周圍有人在看他。可是他無法說話,也無法動彈。

英雄地的謎底揭開之後,丁敏慧被父親的博大胸懷震動的同時,內心也充滿了強烈的悲痛。戈向東就是這樣一個純粹無私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給了別人,包括自己的肉體。

老人附在戈向東的耳邊用低沉而嘶啞的聲音說道:“臭小子,約我來看英雄地,你卻躺在這兒。我命令你,不準比我先死,你答應過我,我死的時候你給我送終,我都九十五歲了,老子還等你給我送終呢。”老人說著,別開臉去。

出了醫院的大門,老人明顯受到了打擊,連走路都變得十分艱難。丁敏慧要伸手攙扶他,卻被推開了。老人定了定神,調整了步子,穩健地走向了車場。

夏日的陽光真好。丁敏慧陪著老省長走在英雄地山穀裏,如同走在一條綠色的長廊裏。雖然是夏日,這裏卻是沁人心脾的清涼,大片山穀像是被溪流浸潤了,濕潤而清涼。遠遠望去山崗被一團團濃稠的翠綠覆蓋,腳下是溪流環繞的鵝卵石小路,路邊是花紅草綠。二期工程花園式別墅區沿著山穀兩側的山梁走向正在依山而建,建築被樹木遮掩其中,沿著綠色長廊一戶戶通往別墅。老人慢慢地走著,細細地看著,緊皺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一路上,丁敏慧向老人介紹了“榮軍療養院”後期的建設情況。

根據療養院的規劃,這裏還要建一座醫院,購置一流的醫療設備,用作療養人員的體檢和遠程會診。醫院由梅雅瑩媽媽負責籌建,她過幾年就要退休了,退休後,她也會在這裏義診。

英雄地工程全麵結束後,將會成為一個舒適宜居的療養中心,還會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座淨化城市空氣和人們心靈的精神氧吧。

老省長問起了“榮軍療養院”的入住情況。丁敏慧說:“爺爺最近沒看我們的‘紅星公益基金’網站,希望回來常住的天海籍老軍人、傷殘軍人已經在網上報名了,截至到昨天,已經上百人了,那些短期想回家看看、住一段的老英雄更多,都已經二百多人了,更令人感動的是,報名前來英雄地擔任醫療、服務、保障工作的誌願者和義工高達上千人了,大部分都是在校大學生。”

白發蒼蒼的老省長憐惜地聽著丁敏慧講著英雄地。他停住腳步,喉結抖動了幾下,深沉地說:“一個人要一輩子說到做到。太難。要做到讓社會上所有人說到做到,更難。其實,你父親不必一人去做的,他那個報告,我最近轉給了天海省、市兩級政府。政府對這一塊十分重視,專門找他磋商。可你的父親,什麼都好,就是太固執了。他拒絕了政府的幫助,就要堅持自己做,他說這是他曾經許下的諾言,隻要他有能力踐行這個諾言,堅決不借助外力的幫助。說實話,我看中他的就是這股倔勁。言之必果,勇於擔當,這才是中國人最優良的品質,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永遠挺立的脊梁。現在看來,你父親並不孤單,他能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吸引一大批青年人,不容易啊。我曾經告訴過你的父親,精神的荒蕪來自播種的缺失,在當前這個社會,我們不僅要學會擔當,更應該學會播種。我希望英雄地能播下無數顆這樣的種子,長出一片信仰的森林。”

老省長的一席話讓丁敏慧感受頗深。

她突然明白父親那次帶他們出遊的目的了。他們一路上看到的那些舊戰場,見到的那些墳塋,接觸到的那些戰爭的幸存者,聆聽到的那些戰爭故事,無不在他們內心深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戈向東說,他是在補課,過去,他一直在擔當,沒有學會播種,這一課他必須補上。實際上,他們何嚐不是在補課呢。沒有了傳承,品質就會有變異;沒有了播種,精神就會荒蕪,信仰就會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