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設立專門的落實機構(1 / 2)

一般企業的通病,就是“事情好說難做更難落實”,落實不到位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利君的前身西安製藥廠,是一個典型的老國有企業,將工作的落實放在會議上、口頭上、文件上是經常的事。

懂事長吳秦在經過長時間反複考慮之後,認為要解決落實難這個頑疾,必須成立一個專門的落實機構。

在政府機關也好,企事業單位甚至一些民營企業也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問題提出來了,會議開了,結論做出來了,甚至責任人也有了,到最後往往沒有了結果。就這樣,有多少工作在這種拖延、低效的工作作風中不了了之,有多少事情是想在前頭做在後頭或者幹脆就沒有去做。對此,人們的態度更多的是無奈,似乎沒有人把這些當作一個課題來專門研究解決。

吳秦要在利君改變一下這種狀況。

1999年,作為廠區改造的一部分,也是作為年初公布的企業要辦的10件大事之一,為了提升利君作為一個現代化製藥企業的形象,利君公司的大門建設工程動工了。但是,已確立和公布的完工日期臨近,大門的建設卻隻進行過半。對此,一位普通的利君職工宋永貴看不下去了,他提筆給吳秦寫了一封信,指出,企業臉麵工程是公司公開承諾的,如果落實不了,不能如期完工,就會成為“丟臉工程”。

吳秦閱信後對此事非常重視,同時他敏銳地意識到,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問題,而是企業的一個工作作風問題,是一個落實問題。再好的思路,再好的措施、政策,如果落實不了也隻能成為空談。他下定決心,從抓落實入手,全麵扭轉公司的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

1999年8月份,利君成立了“落實辦公室”(以下簡稱“落實辦”),專職負責督促、檢查、落實公司布置的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辦遵循“天天督導,月月落實”的落實理念,以公司方針、目標工作、領導月度工作、主要領導重要批示及“兩代會”、辦公會、調度會、專題會等確定的工作為主要內容,以推動工作見到實效為目標,抓大事要事,重時效數量,更重工作質量,通過督促、檢查、考核、公布等一係列工作環節,全力推動公司各項重點工作的完成,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關於“落實辦”成立的意義,吳秦還有一個形象的說法。以2002年的利君股份為例,一年986億元的產值平均一天就是270多萬元,一年141億元的利潤平均到每天就是38萬多元。隻有利君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抓好每一天的工作不放鬆,才能使每一天的產值更多一點,利潤更高一點,也才能一步步推動利君這艘大船跑得更快一點。“落實辦”就是要讓利君每一天的每一件事都落到實處,都有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