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禮失,而求諸野。
在李芳身上,我看到了一種最樸實的信仰:努力向善!
言之鑿鑿的唯物論,把世界歸結為物質和運動,認為社會的進步是物質運動是必然產物……事實上,進步隻是一種可能,物質自身的運動並不隻指向進步的方向。
……祝蒹完全可以從唯物主義的理論中,找到自己行為的合理性。她得到的結論便是:“這個世界,除了物質和運動規律以外,其它的一切都是鬼話。”
這種理論,也許我反駁不了,但是也不可能接受這樣的觀點。
不明是非,不辨善惡,不分美醜,隻講目的和手段的行為方式對自己和別人都是災難……一戰、二戰、冷戰到今天,這樣的生活模式已經漸漸地主宰了我們的思維和行動,幸福也離我們也越來越遠。
我們應該擁有獨立、光榮而有尊嚴的生活!
那天的禹跡山上,陽光又靜又燦爛……
荒草覆蓋著亂石,亂石底下翻動著一條條丘蚓,我和李芳牽著手相視一笑。
“我們家裏的雞,最喜歡吃這些丘蚓,有時也會搶得打架。”
“你挖些回去吧,悄悄地去告訴它們個個有份,犯不著怕吃不到,而去你爭我奪!”
“沒用的,它們照樣搶!”
……難道,這也就是我們自身的命運?生物本能注定了我們隻可能是一群衣冠禽獸?
佛陀把自己稱為覺悟者。
他的不懈努力,印證了人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力量,擺脫物質世界的誘惑和奴役。真正的幸福絕不是感官的享受和快樂,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寧靜和光明,以及洞悉事態真相的大智慧。
我張開自己的雙手,讓有力的陽光打在我的掌心上,濺起金色的花。
這脆薄的杯兒,你不斷地把它倒空,又不斷地以新生命來充滿。
這小小的葦笛,你帶著它逾山越穀,從笛管裏吹出永新的音樂。
在你雙手的不朽的按撫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無邊快樂之中,發出不可言說的詞調。
你的無窮的賜予隻傾入我小小的手裏。
時代過去了,你還在傾注,而我的手裏還有餘量待充滿。
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還沒有唱出……隻有願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在你的世界中我無事可做,我無用的生命隻能放出無目的的歌聲。
潮聲漸喧,河岸的蔭灘上黃葉飄落。
你凝望著的是何等的空虛!你不覺得有一陣驚喜和對岸遙遠的歌聲從天空中一同飄來嗎?
燈火,燈火在哪裏呢?
在那裏,話是從真理的深處說出。
在那裏,理智的清泉沒有沉沒在積習的荒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