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擊水(1 / 2)

還是在呀呀學語的時候,我就熟悉了這位老人很多經典的話語。

進小學看到的第一句話,也是那句慈祥的諄諄教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直到今天,我還是對這樣的語句情有獨鍾。其實它們早已經和我血肉相連,成了生命中最響亮的聲音……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人民萬歲!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一九二零年,詩人寫了一首《虞美人》給楊開慧:“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來天色怎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曉來百念都灰盡,倦極身無憑。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一九二三年,他又寫了一首《賀新郎》給楊開慧:“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淒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往。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雙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淒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

一九二七年,在腥風血雨中,詩人寫下了《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一九三五年,在萬裏長征中,詩人寫下了《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我仿佛看見陳子昂胸懷壯誌,負笈北上……

這時,一個清瘦的老人緩緩向陳子昂走過來,拿出一把稀世古琴,希望陳子昂能將它買下。

原來,這個老人出身名門,曆經戰亂後,現在完全靠變買家產為生。由於這把琴要價太高,一直無人理睬……沒想到陳子昂二話不說,一擲千金。

賣琴者老淚縱橫雙腿一彎跪在了地上:“都說名劍送俠士,寶馬贈英雄。我見公子氣宇軒昂,也算為這把古琴找到了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