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龍池(1 / 2)

地點:龍池

時間:1982—1984

你用所有的文字

搭起一座城然後棄城而去

樹死了還兀自站著

井之眼終於被蒙上塵埃

細白的魚

也隨著最後的浪

與一川巨石依次消失

隻有我還留在這裏

守侯著一扇通往神靈的門

梳理著那些會飛的語句

八二年九月底一個晦暗的下午,我拿著樂山市人事部的分配通知,進了龍池。

那裏的山,那裏的水,見證了我的父母,從相識相知到牽手人生的艱辛歲月。那裏的風,那裏的草,還能辨識出我的聲音?生命最初的啼哭和幼稚的呀呀童語……父親的手裏有一張黑白照片,我站在荒坡上扶著一棵小樹苗,既驚恐又無助。

事實上,我的母親就在旁邊,我聲嘶力竭的哭聲至始至終沒有換來她的撫慰……仿佛,她和我的父親都十分清楚,人都得孤獨地生,孤獨地死……除了自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依憑。

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我的父母刻意地要我記住這幅生命的真實影像。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把自己最珍視的一切,留給自己的孩子。

我堅信,當命運擊碎了我的父母所有的信仰和夢想,當他們在地獄的門邊頑強地站起了自己的身軀,他們唯一的意念,就是要用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當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坍塌,原始的生命會顯得特別地真實。

所有的謊言都散發出惡臭,所有的精神枷鎖都不堪一擊或者形同虛設。

踏過荊棘,苦中找到安靜。

踏過荒郊,我雙腳是泥濘。

滿天星光,我不怕狂風正勁。滿心是期望,走過黑暗就是黎明。星光燦爛,伴我夜行給我光明。星光引路……我尋夢而去,哪怕走崎嶇險徑。

現在,我終於可以一路高歌,一路漂泊……

長途汽車,沿著曾經的樂西公路慢慢前行。車上的旅客並不多,仿佛各有心事。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曾經打算過遷都西康。急迫之中,開建了這條用血肉之軀堆砌起來的碎石路。四二年的冬天,多少巴蜀通過它走到了怒江,讓自己與那裏的山一起枕雲長眠。

今天,在這條路上,隻有孤獨和緘默。就象一首悲壯的歌,藏匿在曆史的深處。

車的終點是峨邊,那裏的深山裏有我的亙堡,有我現實的和想象中的少年生活。

峨邊,峨眉之邊?還是嫦娥之邊?我的思維慢慢地活躍了起來,耳邊響起了阿細跳月優美的旋律。

現實是真實的現實,想象也都是真實的想象……如果說,是現實給了生命的基礎,那麼隻有想象,才能給生命以成長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