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商場上強勁的對手,但是隻要他品質良好、卓爾不群,洛克菲勒依然會真心地尊重他,並與他交朋友。“我們不能阻止他人成為那些無聊的消極分子,卻可以不被那些消極人士影響,降低我們的思想水準。時時跟隨思想積極前進的人,跟著他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洛克菲勒在信中這樣勸誡兒子,其實“不與消極的人為伍”一直以來都是洛克菲勒所秉持的為人處世之道。
讓我們記住這樣一條行為原則:多接近積極成功的人,少與消極的人來往。
智慧箴言
行走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少不了朋友的幫助和攙扶。“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真心、誠摯地對待自己的朋友。這樣的友誼才能長久。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朋友對我們的影響是直接而深刻的,若擇友不慎,則隨時有可能使自己滑入失敗的泥潭!
蒙羞是一種動力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意思是說,不能單憑外表來判定一個人的才能、品質和行為,不能輕視身邊的每一個人。但是在生活中,常有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我們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特別是當我們還貧窮的時候。洛克菲勒曾經說:“侮辱是測量能力的標尺。”意思是,蒙羞並不是一件壞事,它可以化作一種動力促使自己進步和前行。
洛克菲勒收藏了一張中學同學的合影,但是令人疑惑的是,那裏麵並沒有他本人,有的隻是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
一天下午,天氣晴好,老師通知大家說,待會兒會有一位攝影師來拍攝他們上課時的情景。洛克菲勒出身貧寒,照相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奢侈。所以,攝影師一出現,洛克菲勒便想象著自己被攝入鏡頭的情景,多點微笑、多點帥氣,甚至開始想象如同報告喜訊一樣回家告訴母親:“媽媽,我照相了!是攝影師拍的,棒極了!”
洛克菲勒用一雙興奮的眼睛注視著那位彎腰取景的攝影師,希望他早點把自己拉進相機裏。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那個攝影師並不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他直起身,用手指著洛克菲勒,對老師說:“你能讓那位學生離開他的座位嗎?他的穿戴實在是太寒酸了!”那一刻,洛克菲勒感覺自己的臉在發熱,但他隻能默默地站起身離開座位。
洛克菲勒雖然心懷憤恨,但他並沒有動怒,也沒有自哀自憐,更沒有抱怨自己的父母不能讓自己穿得體麵些,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父母為了能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已經竭盡全力了。看著在那位攝影師調動下的拍攝場麵,洛克菲勒隻是暗暗攥緊了雙拳,向自己鄭重發誓: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讓攝影師給自己照相算得了什麼!讓世界上最著名的畫家給自己畫像才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後來的情形大家都知道了,洛克菲勒將自己的誓言變成了現實!在他的眼裏,蒙羞一詞的詞義已經轉換,它不再是割裂尊嚴的利刃,而是一股強大的動力,如同排山倒海,促使他奮進,促使他去追求一切美好的東西。
“那個攝影師把一個窮孩子激勵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這麼說似乎並不過分。”洛克菲勒曾經帶著感激的心情這樣說道。同時,他也勸誡自己的兒子說:“每個人都有遭受攻擊和侮辱的時候,除去惡意,我想我們之所以會遭受侮辱,是因為我們的能力欠佳,這種能力可能與做人有關,也可能與做事有關。所以,我想說,蒙辱不是件壞事,如果你是一個知道反思的人,或許就會認為侮辱是測量能力的標尺,我就是這樣做的。”
縱觀曆史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樹的人,很多都出身貧寒,且像洛克菲勒一樣受到過侮辱和攻擊,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自怨自艾、萎靡不振,相反,在很多時候,別人越是對自己不屑、輕視,他們越能逆流而上、奮發自強。
美國地產大王哈利曾經是一名工廠的機器清洗工,由於工作性質的緣故,衣服上經常會留下洗不掉的油漬。
一天,他下班後去一家商場挑選了一些日用品。當他站在收銀台前排隊的時候,前麵一名也在排隊的女人回頭看到他的衣服有汙漬,竟然把已經選好的東西隨地一扔,捂著鼻子就走出了商場。哈利雖然感覺受到了侮辱,但還是忍了下來。
約一分鍾後,又有個女人提著購物籃走過來排隊,剛走到哈利身後,也湊巧看到他身上的油漬,就突然走開了。
過了一會兒,輪到哈利結賬的時候,商場的保安突然走過來把他拉了出去。
他質問保安:“為什麼這樣對待我?”
保安說:“商場有規定,謝絕衣服不幹淨的顧客,而且剛才有人向商場投訴了你。”
盡管他理直氣壯地跟保安辯論,但還是被趕了出來。圍觀的人很多,他覺得這是有生以來受到的最大的侮辱。那天晚上,他失眠了。他含淚發誓,一定要努力拚搏,再也不讓人“瞧不起”。從第二天開始,他拚命工作。下班後馬上到附近一家餐廳做洗碗工。由於他的敬業,三個月後,他被提拔為清洗車間經理。一年後,他有了一些積蓄,便聯合了一位朋友開了一家商場。他想,在哪裏跌倒,就要在哪裏爬起來。他要讓他的商場成為窮人的購物天堂,所以他規定,凡是工廠裏的工人,隻要憑工作證,都給予八折優惠。
果然,他如願以償。後來,哈利有了大筆資金後,又涉足房地產,終於在十年後擁有兩億美元的個人資產,成為美國的地產大王。
貧窮不可怕,受不公正待遇不可怕,甚至受到侮辱和攻擊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蒙羞之後的麻木不仁和自甘墮落。事實上,隻要有奮發向上的決心,被歧視也能成為一種力量,把這種力量運用好,終有一天,當我們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時,我們會感謝曾經侮辱和傷害過我們的人。
智慧箴言
簡·愛說:“我貧窮、低微、不美麗。但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站在上帝麵前時,我們是平等的。”是的,這個世界上隻有卑微的人,而沒有卑微的靈魂。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不管別人對你的態度如何,隻要你自己不看輕你自己,就沒有任何困難能阻擋你成功的腳步。
真誠表達最有效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其意是指世事紛紜,人心複雜,不可輕易地相信別人,不可將自己的心裏話輕易說與人聽。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人與人之間存在偏見,往往是彼此沒有真心交往、主觀臆斷的後果。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應該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真誠待人不僅僅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和美德,它需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維護他人的尊嚴。
洛克菲勒曾經教育自己的兒子小約翰說:“做一個真誠的人非常重要,人們會認為你值得信賴,也會認為你富有責任心,從而更多地依賴你。信用就像細細的繩子,一旦斷了線就很難再接起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真誠是人類最偉大的美德之一,贏得人心的第一步就是要讓人感覺到你的真誠。如果連自己都意未明,情未動,又怎麼能表情達意呢?洛克菲勒的兒子小約翰想必是深諳其理的。
1915年,科羅拉多州煤鐵公司的礦工為了要求改善待遇而舉行罷工。這場罷工,持續了兩年之久,是美國工業史上一次有名的大罷工。剛開始的時候,由於公司方麵處置不善,釀成了流血慘劇,這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罷工繼續拖延下去,使標準石油公司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後來,小約翰改變方法,采用柔和的手段,把罷工的事情暫時置之不理,他深入到工人當中,並親自到工人家中進行慰問,使雙方的情感慢慢地好轉起來。他讓工人們組織代表團,以便與合資方洽商和解。他看到,工人們已經對他稍稍釋去了敵意,於是做了一次十分中肯的演講。就是這一次演講,解決了持續兩年的罷工風潮。
在演講中,小約翰說:“在我有生之年,今天恐怕要算是一個最值得紀念的日子了。我十分榮幸能夠和諸位認識,如果我們今天的聚會是在兩個星期之前,那麼,我站在這裏就會是一個陌生人了;因為我對於諸位麵孔的認識還隻是極少數。我有機會到南煤區的各個帳篷裏去看了一遍,和諸位代表都作了一次私人的談話;我看過了諸位的家庭,會見了諸位的妻兒老幼,大家對我都十分客氣,完全把我看做自己人一般。所以,今天我們在這裏相見,我們已經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了。現在,我們不妨本著相互的友誼,共同來討論一下我們大家的利益,這無疑是令人十分高興的。參加這次會的是廠方的職員和工人的代表,承蒙諸位的厚愛,我能在這裏和諸位一起努力化解一切矛盾,彼此成為好友,這種偉大的友誼,我是終生不會忘掉的。我們大家的事業和前途,從此更是展開了無限的光明。今天雖然我是公司方麵的代表,可是,我和諸位並不是站在對立的立場上,我覺得我們大家是有著密切的關係和友誼的。我們彼此之間的問題,現在我很願意提出來和大家討論一下,讓我們一起從長計議,獲得一個雙方都能兼顧到的圓滿的解決辦法,因為,這是對我們大家都有利的事……”
小約翰的演講,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話語誠懇,引起了礦工廣泛的共鳴,一下子就使自己擺脫了困境。
由此可見,我們在與人交往時,必須秉持一顆真誠的心,而不要流於巧言令色、油嘴滑舌。真誠與人交往,這是洞悉真相、結交朋友最可靠、最必要的途徑。在交往的過程中,受益最大的其實還是自己。
有一次,艾格去好萊塢一位美國演員家做清潔工。女主人給她布置完工作,突然問她,“我能吸煙嗎?”艾格吃了一驚,說:“您是在問我嗎,夫人?”女主人說:“是啊,我想抽支煙。”艾格忙說:“這是您的家呀,怎麼還要問我?”女主人說,“吸煙會影響你,當然應該得到你的允許。”
那天,艾格愣了許久,也想了許久,“怎麼這麼奇怪?一個人在自己家裏抽煙,還要溫文爾雅地來征求一個清潔工的同意,真是匪夷所思!”然而,艾格也不得不承認,那一刻,她非常高興,非常感動,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像這位夫人這樣對待過自己,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的喜悅。她想,盡管自己僅僅隻是一個清潔工,可並不是低人一等,即使在別人家裏,自己也有被尊重的權利,況且女主人是那麼真誠。所以,以後艾格每次到這家做清潔,都會額外地幫女主人多做些事情。
真誠地去從他人的角度關注別人的想法,理解和關心他人,你就會獲得別人的信任,陌生人也會變成朋友。
智慧箴言
洛克菲勒曾教育自己的兒女說:“具有真誠品格的人,會持之以恒地保持高道德標準的生活態度。也就是說,他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總是能夠認認真真,誠實坦蕩。這種態度和品格會為他們的成功帶來持久的生命力。”是的,一個對生活、對事業、對自己、對他人真誠的人,寫文章能以真誠動人,辦事情能以真誠悅人,說話能以真誠感人,最終也會以真誠贏得最精彩的人生。
聰明的境界在於“裝傻”
“裝傻”是一種境界,是聰明人所為。“裝傻”並不是讓人唯唯諾諾,逆來順受,隻是讓你換一種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模糊處理。提起“裝傻”,我們不由得會想起鄭板橋先生留給世人的那句“難得糊塗”。確實,人生難得糊塗,貴在糊塗,樂在糊塗。糊塗學,是一種隨機應變的智慧與謀略,正所謂“大智若愚”。
洛克菲勒曾經在信中對自己的兒子小約翰說:
直到今天,我都能清晰記得一次“裝傻”的情景,當時我正為如何籌借到15000美元大傷腦筋,走在大街上我都在苦思冥想這個問題。說來有意思,正當我滿腦子閃動著借錢、借錢的念頭時,有位銀行家攔住了我的去路,他在馬車上低聲問我:“你想不想用5萬美元,洛克菲勒先生?”我交了好運嗎?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在那一瞬間,我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急切,我看了看對方的臉,慢條斯理地告訴他:“是這樣……你能給我24小時考慮一下嗎?”結果,我以最有利於我的條件與他達成了借款合同。
洛克菲勒有這樣一句名言:“自作聰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是的,洛克菲勒是真正的強者,是真正善於“裝傻”的聰明人,他懂得適時適地掩蓋自己的鋒芒,放低姿態,變得謙虛,這是一種外圓內方、綿裏藏針的處事技巧。
美國總統威爾遜小時候比較木訥,鎮上很多人都喜歡和他開玩笑,或者戲弄他。一天,他的一個同學一手拿著1美元,一手拿著5美分,問威爾遜選擇哪一個。
威爾遜回答:“我要5美分。”
“哈哈,1美元不要,卻要5美分。”同伴們哈哈大笑,四處傳說著這個笑話。
許多人都不信威爾遜真有這麼傻,紛紛拿著錢來試。然而屢試不爽,每次小威爾遜都回答“我要5美分”。整個學校都傳遍了這個笑話,每天都有人用同樣的方法愚弄他,然後笑嗬嗬地走開。
終於,他的老師有一天忍不住了,詢問威爾遜:“難道你連1美元和5美分都分不清大小嗎?”
“我當然知道。可是,如果我要了1美元的話,就沒人願意再來試了,我以後就連5美分也賺不到了。”
原來,真正聰明的人不是戲弄別人的人,而是被“戲弄”的人——威爾遜。從表麵上來看,威爾遜是被戲弄了,但是他同時也將那麼多的“5美分”收入了自己的口袋。這也正如洛克菲勒對自己的子女所說的:“如果把聰明視為可以撈到好處的標準,那我顯然不是一個傻瓜。裝傻帶給你的好處很多很多。裝傻的含義,是擺低姿態,變得謙虛,換句話說,就是瞞住你的聰明。”
在生活中,善於“裝傻”的人做起事情來往往會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機緣,糊裏糊塗卻總能笑到最後。善於“裝傻”要求人們不要太執著,凡事要想得開,看得開,該糊塗的時候就糊塗。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自然就能活得逍遙自在。
春秋時,楚王大宴群臣,大小文武官員,寵姬妃嬪,全部出席,務要盡歡。席間奏樂歌舞,美酒佳肴,飲至黃昏,興猶未盡。楚王命人點燭繼續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敬酒。忽然風起,吹熄了所有蠟燭,漆黑一團,席上一位官員趁機摸了許姬的玉手,許姬一甩手,扯斷了他的帽帶,匆匆回座附耳對楚王說:“剛才有人趁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趕快叫人點起燭來看看誰沒有帽帶,就知道是誰。”楚王聽了,卻大聲向各人說:“寡人今晚要與諸位同醉,來,大家都把帽子除下來痛飲。”
於是各官員除掉帽子,楚王命令點燭,都不戴帽子了,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席散回宮,許姬怪楚王不給她出氣,楚王笑說:“此次宴會,目的在盡興,酒後狂態,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豈不是大煞風景,豈是宴會原意。”
後來楚王伐鄭,有一健將獨率數百人,為三軍開路,斬將過關,直逼鄭的首都,使楚王聲威大震,這位將軍後來承認,他就是當年調戲許姬的那個人。
這便是有名的“絕纓會”。楚王無疑是善於“裝傻”的聰明人的典型代表之一,他深諳做人的“糊塗學”,沒錯,適時“糊塗”一下,做點“退讓”姿態,可以讓人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人生的美好,同時也可使自己受益無窮。
智慧箴言
聰明的境界在於“裝傻”,“裝傻”不是無智,而是為人處世的豁達大度,是充滿智慧的生活方式。作為芸芸眾生裏普通的一員,我們並非無所不能,而是有著自己的局限性的,因此在某些場合就必須放棄自己的明白,順其自然,裝裝糊塗。正如洛克菲勒所說的那樣:“越是聰明的人越有裝傻的必要,因為就像那句格言所說的——越是成熟的稻子,頭便垂得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