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培養自己優秀管理者的素質(1 / 3)

所謂管理者,即團隊的“領頭羊”,組織的中堅力量,而員工則是企業最重要、最富有創造力的“資源”,他們的貢獻關乎企業的成敗得失。現代社會,一名優秀的管理者需要具備的能力有很多,如善於學習、主動工作、樂於奉獻、長於協調、感覺敏銳、執行力強等等。但最基本的素養一定不能忽略了,如尊重、關懷員工,知人善任,將它們安排在最合適的位置上等。洛克菲勒曾經說過:“真心而言,我沒有理由不善待那些用勤勞和智慧讓我的錢袋兒鼓起來的員工,我沒有理由不去感激他們為我所付出的一切,況且這個世界本來就應該充滿溫情。”古語雲:“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其中的深意想必不言自明!

永遠熱愛你的工作

生活中,經常會有人給我們這樣的孜孜不倦的教誨:要忠誠於你的崗位,要熱愛你的工作,要從你的工作中找到樂趣……然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現實的情況是,很多人都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感到不滿,覺得沒什麼意思,甚至乏味至極,非常不快樂。洛克菲勒曾說:“我從不把工作視為毫無樂趣的苦役,相反,卻總能從工作中找到無限的快樂。我認為,工作是一項特權,它會帶來比維持生活更多的事物。”事實上的確如此,若想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人,若想真正從工作中獲得快樂,就應該把工作當做一種樂趣和挑戰,而不是一項乏味、單調的苦差事。而且,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你將會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們常常厭倦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但是你想過如若真的沒有了工作,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嗎?洛克菲勒曾經給自己的子女講了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死了之後,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在他剛剛踏入那片樂土之際,就有個看似侍者模樣的人走過來問他:“先生,您有什麼需要嗎?在這裏您可以擁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娛樂以及各式各樣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齡美女,都可以讓您盡情享用。”

這個人聽了以後,感到有些驚奇,但非常高興,他暗自竊喜:這不正是我在人世間的夢想嘛!一整天他都在品嚐所有的佳肴美食,同時盡享美色的滋味。然而,終於有一天,他卻對這一切感到索然無味了,於是他就對侍者說:“我對這一切感到很厭煩,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你可以給我找一份工作做嗎?

他沒想到,他所得到的回答卻是搖頭:“很抱歉,我的先生,這是我們這裏唯一不能為您做的。這裏沒有工作可以給您。”

這個人非常沮喪,憤怒地揮動著手說:“這真是太糟糕了!那我幹脆就留在地獄好了!”

“您以為,您在什麼地方呢?”那位侍者溫和地說。

原來,失去了原本所從事的工作,就相當於會受到一種地獄般的煎熬。“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快樂。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人卻要在失業之後,才能體會到這一點,這真不幸!”洛克菲勒如是說。

“選擇你所愛的工作,愛你所選擇的工作”不應該成為一句空話,而且選擇一經做出,就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初衷,要在自己所喜歡的工作中盡最大的努力做出成績。

洛克菲勒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野心家”,他從小就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巨富。對他來說,他首次受雇的那個公司是一個鍛煉他能力、讓他一試身手的好地方。它代理各種商品銷售,擁有一座鐵礦,還經營著兩項讓它賴以生存的技術,那就是給美國經濟帶來革命性變化的鐵路與電報。它把洛克菲勒帶進了妙趣橫生、廣闊絢爛的商業世界,讓他學會了尊重數字與事實,讓他看到了運輸業的威力,更培養了他作為商人應具備的能力與素養。所有的這些都在他以後的經商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效能。可以說,如果沒有在那個公司當簿記員的曆練,洛克菲勒今後的事業上或許就避免不了要走很多彎路。

當簿記員的那段工作曆程是洛克菲勒一生奮鬥的開端,為他以後進軍商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和那些對自己的老板有無數抱怨人不同,洛克菲勒對那三年半的經曆充滿了無限的感激之情。

“我們勞苦的最高報酬,不在於我們所獲得的,而在於我們會因此成為什麼。”這是洛克菲勒所說過的一句名言。是的,尤其是對於剛剛涉足社會、剛剛起步工作的年輕人來說,首次的工作經曆意義尤為深遠,它不僅會為你帶來收入保障,重要的是,它會給你帶來人生保障——教會了你成長。

其實,不管你所從事的工作是高貴還是卑微,隻要用心,都將會從中獲得經驗、知識和信心。而且,當你真正熱愛你的工作,並全身心投入時,工作就會變成一件讓你感到無比開心和滿足的事,也就不會再讓你覺得乏味和無聊了,而且工作效率會越高,工作成績也會越突出。這也正如洛克菲勒勸告兒子小約翰的話:“如果你賦予工作意義,不論工作大小,你都會感到快樂,自我設定的成績不論高低,都會使人對工作產生樂趣。如果你不喜歡做的話,任何簡單的事都會變得困難、無趣。”“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檢視一下你的工作態度,那會讓我們都感覺愉快。”永遠真心熱愛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不僅會使我們時刻感到開心愉悅,更會讓我們的人生收獲累累碩果!

智慧箴言

洛克菲勒說:“熱愛工作是一種信念。懷著這個信念,我們能把絕望的大山鑿成一塊希望的磐石。”不要後悔自己的選擇,興趣加上努力,任何一件事情,都會開花結果。在工作中,你不僅可以追求快樂,還可以創造快樂,讓快樂變成一種工作態度,讓自己在工作中開心愉悅起來。

用心關懷下屬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溝通常常被忽略了,尤其是在一個企業中,管理者往往認為,沒有必要告知被管理者做事的理由,隻是告知對方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就可以了。其實,隨著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部屬或員工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工作強度和難度也在不斷增強,而這一切,都需要得到理解和關懷,尤其需要得到領導或主管的理解和關懷。

洛克菲勒曾經說過:“我愛我的下屬和員工,我從不高聲斥責、肆意侮罵他們,也不會像某些富人那樣在他們麵前盛氣淩人、不可一世,我給予我的下屬和員工的是溫情、寬容與平等。”作為一名領導者,回顧一下往昔,你是不是總是板起臉孔嚴肅地對每一個“手下人”發號施令?是不是發現下屬對自己總是敬而遠之?是不是發現沒有一個下屬可以作為朋友?

吳起是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同時也是一個常勝將軍,在我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後世把他和孫武連稱“孫吳”。能取得如此這般的偉績,除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以外,他對將士的關愛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史書上記載:“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羸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意思是說,吳起雖為主將,卻跟最下層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夥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一次,有個士兵生了毒瘡,吳起就替他吸吮濃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後,放聲大哭。有人就問這位母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濃液,你怎麼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當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裏。如今吳將軍又給他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麼時候死在什麼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每個人都願意為自己中意的人做事,而且往往會任勞任怨,不計得失。父親感念吳起將軍的恩德,雖戰死沙場,卻毫無悔意,且又義無反顧地將兒子送到前線。兩代人跟隨吳起,無怨無悔,吳起愛兵如子,實在值得人們深思。吳起用心關愛部屬的故事實為中華五千年曆史的絕唱!作為管理者,盡管不需要像吳起那樣去給部屬吸吮濃液,但確實應該樹立這樣一種觀念,那就是當部屬有困難時,及時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表現自己的關懷之心。當一個士卒的心歸屬於他的主將時候,士卒就會將生命置之度外,奮勇殺敵。同樣的道理,作為一名管理者,當你贏得了下屬或員工的心的時候,可以說你就贏得了一切。

洛克菲勒曾經告誡自己的兒子小約翰說:“雇主就是雇員的守護神,雇員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當然了,你握有絕對的選擇權——選擇忽略他們的需求,或選擇滿足他們的需求,如果是我,我一定會選擇後者。”

關於這個問題,洛克菲勒還做過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他在信中這樣對兒子小約翰說: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麵:一位交響樂團的指揮,準備讓買票進場的觀眾欣賞一場高水準的演出,但是他卻轉身去麵向觀眾,留下音樂家們獨自奮戰、辛苦演奏,結果會怎麼樣?

是的!這注定是一場最糟糕的音樂會。因為指揮沒把音樂家放在眼裏,後者就會用消極怠惰來“感謝”他,並搞砸一切。

每個雇主就像是一位樂團的指揮,他做夢都想激勵、調動起所有雇員的力量,使之盡可能多地作出貢獻,幫助他演奏出賺錢的華麗樂章,讓他賺到更多的錢。然而,對許多雇主而言,這注定是一場難以實現的夢,因為他們就像那位愚蠢的指揮,忘了善待雇員,以致關閉了雇員們情願付出的大門。

其實,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關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日複一日程序化一般的生活中,作為一名管理者,你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句溫暖的話語,都足以感化下屬。同時,付出的越多,內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強。下屬得到了溫暖,自己得到了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智慧箴言

洛克菲勒曾經說過:“真心而言,我沒有理由不善待那些用勤勞和智慧讓我的錢袋兒鼓起來的員工,我沒有理由不去感激他們為我所付出的一切,況且這個世界本來就應該充滿溫情。”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和真情,作為一名管理者,要用心去維護下屬的利益,並真正尊重、關愛和體恤下屬,這也是人性化管理的具體體現。

把部屬放在第一位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同一工作或任務,由不同的領導去布置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有的領導布置的任務部屬樂意接受,且能夠不遺餘力、想方設法把任務完成;而有的領導布置的任務,部屬卻不情不願,斤斤計較,討價還價,使工作難以落實。現代心理學理論表明,人的行為是由心理支配的。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係實質上是行政關係與心理關係的統一。也就是說,人是需要關心的,部屬也是一樣,作為管理者,要時時刻刻記得尊重部屬,把部屬放在第一位,這樣部屬才會鞠躬盡瘁,回報領導。這也是人性化管理的奧秘所在。

同所有的領導者一樣,作為標準石油公司的董事長,洛克菲勒也期望所有的部屬和員工都能像忠實的仆人那樣,不遺餘力地為自己作出更多的貢獻,但是洛克菲勒比一般的領導者要聰明很多,他說:“我非但不會無視部屬和員工的存在,反而會認真地看待他們,準確地說,在我的心裏,始終把辛勤工作的部屬和員工放在第一位。”

洛克菲勒出身貧寒,即使在成就了一番偉業之後仍舊勤儉自持,喜歡慷慨幫助他人,因為他深知心地寬容的價值。他經常告誡自己的兒女說:“一味索求而不願付出,終會麵臨耗竭的一天。”對於自己的部屬和員工,他當然更加體恤、慷慨,“我不但發給他們比任何一家石油公司都要高的薪金,還讓他們享受優厚的退休金製度,此外,我還給予他們每年約見老板要求為自己加薪的機會。我不否認付出慷慨的功利作用,但我更知道我的慷慨將換來部屬和員工生活水平的提升,而這恰恰是我的職責之一,我希望每一個為我做事的人都因我而富有。”洛克菲勒如是說。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時代呼喚人才,企業需要人才,對於企業來說,有時候加入、留住一個人才比研發一代產品、推銷一批產品的價值要高出幾萬倍。管理者應盡一切努力來吸引、留住對企業有用的人才,以便達到使企業高速發展的目的。幾乎沒有人不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優越的生活,因此,提高部屬和員工的待遇可謂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前總裁傑克·韋爾奇是20世紀風頭最勁的企業家,然而在1961年,來到通用電氣還不足一年的韋爾奇就萌發了辭職的念頭。當時他還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師,雖然年薪不低,但他覺得公司的官僚主義讓人窒息,平均主義式的加薪使他覺得無聊,於是便萌生去意,接受了另外一家國際礦產化工公司的聘請。

當時,作為部門負責人的魯本·古托夫聽到韋爾奇即將離職的消息非常震驚,他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留住這位與眾不同的年輕人。於是古托夫對韋爾奇展開了4個小時的說服攻勢,並保證韋爾奇不受官僚作風的糾纏,而且要利用大公司的資源為韋爾奇創立一個小公司的工作環境,每月的工資漲2000美元。最後,韋爾奇終於做出了肯定的答複。

12年後,韋爾奇在他的工作年度報告中雄心勃勃地寫下他的長期目標是要成為通用電氣的首席執行官。數年後,他做到了,並且一幹就是20多年,把通用電氣發展成全世界最有實力的公司。

多年以後,古托夫回憶說:“我今生最成功的推銷行為就是為公司留住了韋爾奇,因為留住了韋爾奇,才留住了通用電氣今天的輝煌。

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了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以待遇吸引人是居於首位的。這主要是因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安全、情感、尊重四個層次,“生理”、“安全”的需求是基本的,給予員工能體現個人價值的薪酬是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