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洛克菲勒的這種性格,在他少年時期就體現了出來。在他16歲的時候,洛克菲勒隻是俄亥俄州一家幹貨店的職員,每星期隻能賺5美元。因為對商業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在三年之後他決定下海經商。從開始倒賣穀物和肉類起步,又經過三年的積累,22歲的洛克菲勒進入了石油行業,並且在1870年建立了標準石油公司。
此時,洛克菲勒的興趣又發生了轉移。他不再滿足於這種儲蓄式的經商模式,1882年,洛克菲勒開創了史無前例的聯合事業——托拉斯。從此,在這種極易聚集財富的經商模式下,標準石油公司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集團,洛克菲勒也成了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
但是即便有這麼多的財富,洛克菲勒也還是一直堅持著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從不吸煙、喝酒,也不屑於購買奢侈的藝術品和遊艇等物品。他唯一的嗜好就是騎馬,因此他在有時間的時候就會騎著馬去野外,這對他來說,是最好的一種放鬆方式。
在洛克菲勒的一生之中,正是因為他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所以才從來不為自己已經逝去的人生感到遺憾。可見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是多麼的重要,當孩子們對某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就要鼓勵他們勇敢且堅定不移地進行下去,這樣才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隻要傾注了全部心血,就能夠從中收獲難得的快樂,並且更可以通過積極的努力,獲得夢想已久的成功。
朱啟南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了男子十米氣步槍的冠軍,可是我們誰能夠想象的到他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朱啟南的父母都是農民,而且都沒有讀過書。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讓朱啟南讀書,有出息,能夠走出農村。當時為了給朱啟南掙足高額的擇校費用,讓朱啟南有機會到城裏去讀書,朱啟南的父母開始去廣州做生意。盡管他們在做生意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都堅持下來了。
在1999年的一天,朱啟南的父母突然接到了兒子的電話,說要回家和他們商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誰都沒有想到,就是這次商量,改變了父母之前的所有計劃,也改變了朱啟南的一生。
等朱啟南回到溫州以後,他們才知道,原來朱啟南早就背著他們在一個體校裏麵偷偷學習了一年的射擊。體校的教練覺得朱啟南在這方麵有很好的潛質,而且朱啟南本身也對射擊非常感興趣,並因為這方麵的特長而樹立了非常遠大的目標。
朱啟南這次回家就是為了和父母商量這件事情,能夠讓自己學習射擊。當朱啟南父母知道這件事情後,也是非常的矛盾。這和他們當初的想法相差太遠了,但是最後他們選擇尊重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自己選擇。也就是這樣的選擇,朱啟南用奧運會冠軍回報了父母對他的信任。
孩子們的成長道路還很長,我們肯定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進行一次又一次的選擇,而每一次選擇都將決定了他們不同的人生道路。選擇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能夠有所作為,就永遠值得他人尊重。
智慧箴言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人往往都是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愛好,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努力方向,從而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才能的職業,這樣他們才有了最後不凡的成績。做自己感興趣事情,能夠讓我們以一種積極熱情的態度去朝著目標努力,有了這樣的動力,怎麼會不成功?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積極的態度往往會有積極的結果,這是因為態度是有感染力的。善待別人就是這樣一種積極的態度。愛伯特·呼巴德說:“沒有一件偉大的事情不是由熱心所促成的。”真正的熱心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許多極其熱心的人都非常平靜,然而他們生命中的每一句語言、每一個行動,都證實他們熱愛生命,懂得善待別人以及生命對於他們的意義。
一個有成就的人,不僅在於他們有很好的運氣,更重要的時候他們能夠有良好的品格。學會禮貌待人,善待別人,就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品格。其實,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今天幫助別人,尊重別人,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年輕的時候脾氣非常不好,為此還得罪了很多人,甚至有的時候他還會為了一些事情對別人懷恨在心。等他到了晚年,他才明白了做人不應該太逞強,最為重要的就是學會禮貌待人。洛克菲勒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論你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應該懂得諒解別人的過失,能夠用一個平常心態和別人進行交往,這樣對你的一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能夠讓你有一個好的心情,而且還會把怨恨別人的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洛克菲勒有一個習慣就是非常喜歡旅遊,有一次,他準備從火車站返回公司總部,當時洛克菲勒來到了加州地區一個又髒又亂的小車站,在候車室靠近門口的座位上等車。可能是由於長途跋涉,洛克菲勒顯得很疲憊,一臉倦容地望著來來往往的人。
這個時候列車進站了,乘客們都站了起來,開始擁向檢票口,洛克菲勒伸了一個懶腰,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也準備往檢票口走,忽然,候車室外麵來了一個胖女人,她當時提著一個很沉的箱子,顯得有點力不從心的樣子。胖女人也要趕這趟火車,可是由於箱子太重了,把她累得氣喘籲籲的,這個時候她開始左顧右盼,希望能夠找個人幫她一下。胖女人看見了洛克菲勒,於是對他說:“喂,老頭,你給我提一下箱子,我給你小費。”如果在很多年以前,洛克菲勒是根本不會理睬的,但是現在的洛克菲勒性格已經大大改變,他想都沒想,就幫胖女人提了箱子,而且和她一起走向了檢票口。
他們剛剛上火車,火車就開動了。胖女人擦了一把汗,非常高興地說:“真是多虧了您,不然我就趕不上車了。”說完,她就掏出了1美元給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也沒有說什麼,微笑著接過了,並且問道:“小姐,您要到什麼地方去?”胖女人告訴了洛克菲勒自己的目的地,就在這個時候,列車長過來了,說:“這不是洛克菲勒先生嗎?您好,歡迎您乘坐本次列車,我能夠為您做點什麼嗎?”“謝謝,不用了,我隻是剛剛進行了一次旅行,現在準備回公司總部了。”就這樣,洛克菲勒微笑地謝絕了列車長的關照。
“什麼?洛克菲勒?”胖女人尖叫道,“上帝啊,我幹了什麼,我竟然讓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來為我提箱子,居然還給了1美元的小費,我真是太愚蠢了。”胖女人趕緊向洛克菲勒道歉,並且非常不好意思地請洛克菲勒把1美元還給自己。這個時候洛克菲勒非常幽默地說:“不,小姐,如果把1美元退給您,那麼我不就白給您提箱子了嗎?”說著,洛克菲勒把1美元鄭重其事地放進了口袋裏。
在現在的社會中,如果你要生存,就要學會禮貌待人,善待別人。如果一個人隻懂得高傲待人,那他肯定沒有好的人緣,沒有人願意與他交往。我們很多人都想以後有所成就,那麼就一定要有禮貌,懂得誠信謙遜。
隻要你拿出真心,以善良之心對待別人,別人也一定真心實意地對待你。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智慧箴言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我們隻有懂得尊重別人,才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我們不可能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如果不尊重別人,是不可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為了我們能夠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們一定要善待別人,真誠地對待別人,讓我們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
幸福其實就在身邊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我們這代人最重大的發現是:人能改變心態,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的確,人生的成功或者失敗,幸福或者坎坷,快樂或者悲傷,往往都是由自己的心態決定的。
幸福是什麼,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隻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留心,以至於它從我們麵前經過,卻渾然不覺。
“每桶4美元”的故事我們在前文已經講過,大意是講,在標準石油公司,有一段時間內,每桶石油的價錢是4美元,有一位名叫阿基勃特的小職員,每次吃飯付賬,或者出差住旅店,隻要有簽名的機會,他都不會忘記寫“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這句宣傳語,甚至有時候他都不簽名了,而隻是寫上這麼簡單的幾個字。時間一長,同事和他的朋友都開始笑他,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每桶4美元”。最後,人們都習慣於這麼叫他了,他的真名倒是逐漸被人們淡忘了。後來,洛克菲勒聽說了這件事,就邀他共進晚餐。
其實,晚餐的談話內容是這樣的:
洛克菲勒:“現在別人都不喜歡叫你的真名了,而叫你‘每桶4美元’,你不生氣嗎?”
阿基勃特回答道:“我感覺能夠為公司做這樣的宣傳,很幸福,當別人這麼稱呼我的時候,我同樣感到非常幸福。”
洛克菲勒聽完之後,感歎道:“你能夠從小事做起,堅持不懈、不求回報地為公司宣傳,已經堪稱典範,而且你還能從中找到幸福,真是太不容易了,懂得欣賞身邊小幸福的人,太少了。”
五年之後,洛克菲勒卸去了董事長一職,阿基勃特成為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第二位董事長。
其實,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是從小事做起的,看似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實則充滿了必然性。少一點對利益名譽的追逐,多一點對幸福、快樂的關注,才是最簡單的成功之道。因為隻有做能給自己帶來幸福感的事情,才能更努力地將事情做到最好。
曾經有一位非常出名的表演大師,他在上台之前,弟子告訴師傅他的鞋帶鬆開了。大師點了點頭,蹲下身把鞋帶係好。然而,等弟子轉過身之後,大師卻又故意把鞋帶鬆開。當弟子再一次發現大師的鞋帶鬆開的時候,他又一次善意地提醒自己的師傅。大師微微笑了一下,謝過弟子,蹲下身把鞋帶係好。然而,弟子剛一轉過身,大師再一次把鞋帶鬆開了。
這時,有一個旁觀者看到這一切,他很不解大師的行為。等大師表演結束之後,他走上前向大師問道:“大師,剛才上台之前,您的弟子明明提醒您鞋帶開了,為什麼您在係好之後又故意把鞋帶解開呢?”
大師回頭看了看在身後收拾道具的弟子,然後對這個旁觀者說:“因為我飾演的是一個疲勞的旅者,所以把鞋帶鬆開,能夠更好地詮釋這個角色。”
旁觀者更加不明白了,他問大師:“那為什麼您不向弟子解釋清楚呢?”
大師說:“他能夠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開了,證明他非常關心我。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我怎麼能去打擊弟子這樣的積極性呢?”
旁觀者恍然大悟,原來,幸福其實就在身邊,就在一個完全看似不經意的動作之中,隻是我們都忽視了它的存在。
有一位哲人說過:“態度就像磁鐵,不論我們的思想是正麵還是負麵的,我們都受它的牽引。”我們的思想就像輪子一樣,使我們朝著特定的方向前進。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人生觀;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境。其實,隻要我們能夠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命運,就會覺得自己每天都過得非常幸福。
其實幸福很簡單,簡單到有時候讓我們自己都難以置信。仔細想想,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要追求的事情,而真正的幸福,不是財富,更不是權力,而是在我們簡單而平凡生活中的小幸福。
智慧箴言
有人說:“幸福就是有很多錢。”也有人說:“幸福就是有很大的權力。”其實這些都是片麵的說法。說到底,幸福隻是一種感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生活中處處有幸福,隻要用心去感受,幸福其實很簡單,它無關金錢物質,無關名譽地位,生活美好,即是幸福。
別給人生留下遺憾
生活中,往往不乏這樣的人,他們整日裏沉溺於往事不能自拔,不是悔不當初,就是抱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其實,這樣做是於事無補的,畢竟昨日不可留,過去已無法挽回。要想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從現在開始就要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去做真正應該做的事。
洛克菲勒,是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締造者,他在自己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裏,積累了驚人的財富,成為一名舉世矚目的大富豪。其實,洛克菲勒的學生生涯到高二的時候就結束了,這倒不是因為貧困。那個時候,隻有少數人能夠讀大學,一般家庭的孩子讀到高中畢業,就要開始獨立進行謀生了。在與洛克菲勒同時代的人當中,上過大學的人是很少的。當時,洛克菲勒輟學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自己對商業的向往,所以他不想讓自己留下什麼遺憾,最後決定自己要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因為他知道,人生隻能靠自己,千萬不要讓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洛克菲勒居住的城鎮是克利夫,這是一個大約有三萬人口的小城鎮,因為交通比較發達,隨之就帶來了發達的商業,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外地人移民到這裏工作和定居。小鎮的規模開始不斷擴大,好像在小鎮之中到處都有發財的機會。許多的年輕人都開始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16歲的洛克菲勒充滿信心地告別了自己的學生時代,開始了他的淘金夢。在那個酷熱的夏天,洛克菲勒開始躊躇滿誌的翻開全城的工商業企業名錄,特別仔細地找那些知名度很高的公司。
雖然他高中沒有畢業,沒有什麼經驗,但是洛克菲勒非常自信,認為隻有那些大公司才能夠適合自己,他也從來沒有改變過這個想法。洛克菲勒去了與銀行、鐵路相關的公司,對於那些比較小的公司他基本上沒有怎麼考慮。
當時,洛克菲勒到那些比較繁華的商業區找工作,也沒有絲毫的膽怯,他每次都是要求直接去見老板,或者是部門的負責人。
想想都應該知道,一個高中還沒有畢業,而且也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人,找工作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碰壁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洛克菲勒為了不讓自己有所遺憾,所以從來都不氣餒,每天早上八點鍾,他都會穿戴整齊,開始新一輪的麵試。有的公司他甚至去了三四次,可能別人早就放棄了,不過洛克菲勒卻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他總是越挫越勇,鬥誌也越來越高漲。
每個人都會有求職的經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樣的經曆總是不愉快的,而對洛克菲勒來講,這段經曆卻是他認為最寶貴的記憶。
就是那個炎熱的夏天,成就了洛克菲勒事業的第一步。他後來回憶說:“路麵非常熱,我需要走很長的路,每次都是兩腳發疼,那個時候,父親曾經對我說,‘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回來吧。’這其實是我非常不願意的,因為我不想等我老的時候有什麼遺憾,而且我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就這樣我們把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的,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
這場麵試“持久戰”,整整持續了六個星期,最後,洛克菲勒終於被一家商業銀行錄用,從此也開啟了洛克菲勒傳奇的一生。
做事情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有的時候我們總是考慮太多,總是會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可是最後看到別人成功的時候,又後悔當初自己的膽小、多疑。所以做事情要勇敢,要有一點進取精神。
20歲之前,我們生活中家人和老師的期望之下,身上有很多的壓力,自己也不夠成熟,所以總是感覺步履維艱。等到20歲以後,我們漸漸脫離了眾人的壓力,卸下了身上的包袱,開始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等我們到了40歲,發現青春已經不在了,可能就會感到一生有很多遺憾,這個時候就開始抱怨。等到60歲的時候,發生自己的餘年已經不多了,就開始不再抱怨,默默渡過自己的餘年。
所以,為了能夠讓我們以後的生活少一點抱怨,少一些遺憾,我們從現在開始就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在自己最年輕的時候,在孩子們尚且擁有青春的時候,告訴他們應該努力去奮鬥,不讓自己的青春虛度,不讓自己的人生充滿遺憾。
智慧箴言
人的心路曆程有時候頗為奇特,當我們回首過往歲月的時候,總會覺得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和遺憾留在心裏。其實,人生在世,經曆一些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隻要做到問心無愧,就足夠了!
參考文獻
[1] 曾蒙. 洛克菲勒:財富神話的創造者[M]. 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5.
[2] 卓西武. 洛克菲勒教子法則[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06.
[3] 石贇. 就要做第一—約翰·D.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72個忠告[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4] 馬劍濤,肖文鍵. 洛克菲勒給子女的一生忠告[M]. 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