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地處美麗富饒的膠東半島腹地,屬低山丘陵地形。境內大小山峰2500餘座,大小河流114條,素有“膠東屋脊”之稱。因“五更平明,海日東升,日曉輒有丹霞流宕,照耀城頭霞光萬道”而得名。被譽為“中國蘋果第一市”。它東依煙台,南鄰青島,距煙台港、煙台機場僅60公裏。沈海高速、204國道、煙青一級公路、藍煙鐵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形成了立體化交通網絡。
棲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早在6000多年以前這裏就有人類居住。公元1131年,置棲霞縣。棲霞縣人傑地靈,星辰燦爛。古有統領全真道教的創始人之一、被成吉思汗尊為國師的丘處機,以及著名學者郝懿行、牟庭等;今有被稱為現代大儒的學者牟宗三等。
棲霞境內千峰競秀,萬壑積綠,水質清純,空氣清新,為旅遊事業的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裏有風景獨特的牙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靈秀蒼翠的艾山自然風景區,有“中國北方第一溫泉”之美譽的艾山溫泉,更有雅稱“中國小故宮”的牟氏莊園等。牟氏莊園建築結構嚴謹,以其恢弘的規模,深沉的內涵被諸多專家學者評為百年莊園之活化石,傳統建築之瑰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曆史文化內涵。1988年,牟氏莊園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虛宮旅遊景區。在棲霞城北濱水之陰,公山之陽,有一組遐邇聞名的古建築群——太虛宮。其山岩聳秀,林木蓊鬱,梵宇巍峨,金碧輝煌。太虛宮供奉著我國道教全真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
其實,太虛宮本由丘處機於公元1191年,以故居為觀主持修建。當地人稱之為“濱都宮”。占地8.6萬平方米。金章宗親賜匾額“太虛觀”;元朝帝妃遙拜丘處機為師,賜《道藏》6000卷。太虛宮盛極一時,聞名海內外。被譽為“東方道林之冠”。
踏入太虛宮山門,迎麵所見的是太虛宮的主殿——三清殿。此為三清老祖之廟。廟宇宏偉,雄壯高聳,碧瓦丹牆。它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相比,使用磚瓦的數量僅有一塊之差。三清殿內供奉三清老祖塑像三尊。塑像與大殿的高度相同,是為棲霞最高的塑像。塑像手掌寬能臥下一個幼童。三清殿前,有兩個形態可掬的石獅,相傳這為丘處機神遊江南懷袖而來。這兩座石獅東西而座,鎮守著這座八百年的古刹名寺。在石獅的南麵,有一塊石碑,由於年代久遠,碑上的文字已顯模糊,約為歌頌三清之德,或是記載太虛宮建造的事跡而作。
穿過三清殿,是供奉著玉皇大帝的紫闕玉皇神殿,規模略小於三清殿。殿東有一座小廟,內有一塑像,身高僅二尺,是為土木建築工程的鼻祖魯班。三清殿的西南,有一處老母閣。閣有三間小樓,閣內塑有三尊老母像。一尊坐像、一尊臥像、一尊梳頭像。尊尊嫻雅淑慧,栩栩如生。老母閣的東間,有呂洞賓、胡三太爺像;西間有送子娘娘像。莊嚴肅穆,神采奕奕。
在老母閣前約百餘步的地方,有一口古井,是大名鼎鼎的“長春井”。相傳當年丘處機修建濱都宮三清大殿時,由於缺乏木材,派人到江南伐木。木材伐好之後,準備乘風用木筏子運回棲霞,不想風向突變,木閥被吹到了海岸上。丘處機便施用法術,派人將這些木材投入當地的一口井裏,然後再掘出這口長春井。數天後,這些木材便從長春井中湧出,這才讓濱都宮得以按時完工。這口井即被後人奉之為長春仙井,是棲霞市的八景之一。
長久以來,棲霞的太虛宮因丘處機而名揚四海,道教文化亦因太虛宮的影響而源遠流長。作為有影響的中國道教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其道教建築規模之宏大,道教設施之周全,在全國都是空前的。是棲霞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艾山溫泉國際旅遊度假村。由青島融基集團旗下的融基(煙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達四星級標準。度假村位於棲霞市鬆山鎮艾山腳下,占地麵積2200餘畝。它毗鄰艾山風景區,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作為山東省第一家露天溫泉,以豐富的溫泉文化和神奇的溫泉魅力,一舉登頂煙台旅遊行業的龍頭地位。
艾山溫泉文化曆史久遠。據文獻記載:明初,古人湊石做池,以為沐浴之所。明萬曆年間,百姓立廟其上,使道士守之。清康熙年間,登萊青道陸祚蕃巡視至棲,浴後大悅,捐金為道士購地40畝。棲霞縣令梁某又作賦碑記於湯池。清末,廟中道人周村慕化建房六間,分官湯、民湯、女湯三池,以供不同階層人群沐浴。建國後,解放軍某部療養院曾建址於此。也就是溫泉度假村的前身,先後開鑿溫泉井三口,利用溫泉輔助療病,獲得很好療效。年均接受溫泉醫療者達6萬餘人。
艾山溫泉水流量大、水溫高、水質好,被譽為“膠東第一溫泉”。泉水采自地下兩千多米深處,是大氣降水滲入地殼斷層極處,與地下熱岩漿融合後經過幾十年的演變、滲透,最終轉移到地表形成。泉水出水溫度52℃,溫泉之水可以浸熟雞蛋。
溫泉熱浴可使肌肉、關節鬆弛,消除疲勞。還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溫泉中的碳酸鈣對改善體質、恢複體力有相當的作用;溫泉所含豐富的鈣、鉀、氡等成分對調整心腦血管疾病,輔助治療糖尿病、痛風、神經痛、關節炎等均有一定效果;硫磺泉則可軟化角質,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據中醫養生原理,度假村興建了不同特色湯池,有六福湯、太極池、魚療池、紅葡萄酒浴、天體浴、咖啡浴、天地五行浴區等。
牙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棲霞市東南22.5公裏處。牙山主峰海拔806米,是膠東半島的著名高山之一,因其主峰三個,且三峰巨石矗立,陡險異常,形如鋸齒,又被稱“鋸齒牙山”。現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牙山國家森林公園麵積達6000多公頃,中心遊覽區586.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3.2%。景區內木本植物有65科、289種,草本植物600餘種;鳥獸類200餘種。氣候宜人,大氣質量優異。空氣含氧量高,負離子多,濕度大,為天然氧吧。有省內麵積最大的天然藤本林,更有罕見的大麵積、高密度的“三花”( 映山紅、錦帶花、山櫻桃)混交群落。每年一到“清明”,漫山遍野的山櫻桃、野杜鵑和錦帶花自下而上相繼綻放,姹紫嫣紅,賞心悅目。整個牙山變為了花的海洋。花期連續三個月之久。
牙山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豐富。三峰爭雄、觀日台、神龜石、隱仙洞、影山湖等40多處自然景觀錯落有致。有金元時期丘處機的修道遺址遺跡,以及草庵廟、天官院、永昌院等廟宇遺跡;有清初膠東農民起義領袖於七屯兵、作戰遺跡;還有抗日戰爭時期許世友將軍指揮牙山戰役的舊址等18處人文景點。
國路夼生態旅遊區。距煙台35公裏,群山環列,山穀開闊,總麵積10.1平方公裏。元朝末年,始有先民遷徙而來,至今有800多戶,2200多人,土地2250畝。村舍依山傍水,錯落有致,東西狹長,山味十足,同心河和南汊河穿村而過,跨溪的小橋比比皆是,共有30座。2008年,通過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的驗收,現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省級旅遊特色村、四星級好客人家農家樂。
國路夼旅遊區生態保護良好,山上的植被完好如初。森林覆蓋率達95%,約有木本植物80種,草本植物200種。區內開發了三大景區,即百果園景區、山神穀景區、鬼穀景區。其中百果園景區有集果園采摘、觀賞於一體的百果園、月亮灣、清風閣等景點;山神穀景區有山神洞、天然石雕動物園、南天門、母子蛇石、綠野亭、鬆林氧吧、烈士墓、國防基地等景點;鬼穀景區有鵓鴣崖、扳倒井、飲馬灣、仙人洞等景點。
國路夼九頂五十峰,風光各不同。景區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陽春三月,山花爛漫,爭奇鬥豔;盛夏之際,山濃穀豔,潑綠凝翠;金秋十月,紅葉如霞,碩果累累;數九隆冬,群山素裹,冰雕玉砌。尤其山上多奇岩怪石,正如民瑤所說的:馬山對馬槽,船兒對石轎,鷹嘴石對著兔兒頂,南天門上群獸鬧。《喜盈門》、《山中那十九座墳塋》、《苦柳》、《生命跑道》、《當家人》等近10部影視片曾於區內拍攝。
王處一(1142—1217年),號玉陽子(一說字玉陽,號全陽子,一說號華陽子)。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大定八年(1168年)師事王重陽,長期隱居昆崳山煙霞洞,煉形九年,接物利生,普化存亡。人稱“鐵腳先生”。
王處一曾五次被金廷宣召(兩次金世宗,三次金章宗)。他不僅是全真七子中第一個被金廷宣召的人,而且也是被宣召次數最多的人。多次主持普天大醮,針對金章宗等的養生、性命之理以及治國理邊之事,王處一以“無為清靜、少私寡欲”和“內丹之說,以心運氣”作答,所對莫不允合上心。
王處一的金廷被宣事件,極大地改善了全真教派的傳教環境,使“全真”成為被金廷認可的合法宗教。對於全真教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麵,加速了全真教發展步伐。金章宗對王處一的敕封,不僅意味著金章宗對王處一本人的重視,也意味著其對整個全真教存在合法性的認可;二是,在王處一大力舉薦下,陸續有全真七子中的丘處機與劉長生被金廷宣召,為全真教廣開教門鋪平了道路;三是,王處一是王重陽創立全真教和丘處機大力弘揚全真教之間的一個很重要的過渡性人物,他對教理的普化以及當權者對其的賞識,為全真教的弘揚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金貞祐丁醜歲(1217年)四月二十三日,王處一對門人說:“群仙已約我了。”於是沐浴冠帶,焚香朝禮十方,索筆書頌雲:
躍出乾坤造化權,神光晃朗遍諸天,
飄飄鶴馭超三界,喜受金書玉帝宣。
書畢奄然返真。時年76歲。元至元六年,敕賜“玉陽體玄廣度真人”號;元至大三年,加贈“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一生所集歌詩近千餘首,有《雲光集》盛行於世。另有《清真集》、《西嶽華山誌》,均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類。
金熙宗皇統二年壬戌(1142年)三月十八日,母親周氏夢見紅霞繞身而生處一。處一幼年喪父,事奉母親至孝。自小不喜嬉戲,而好誦讀雲霞方外之語。七歲時曾經氣絕仆地,很久方醒。母親驚問:“你怎麼會這樣?”回答說:“隻知熟睡,不知其他。”從此了解死生之說。
一天,途經山中,遇見一老翁坐磐石之上,招呼他,摸摩其頭頂說:“你以後必揚名四海,而為道教宗主。”說完起身,曳杖而去。處一跟從不舍,問道:“老先生,是何人啊?”老翁回答說:“我是玄庭宮主。”瞬間不知所在。此後,處一語言放曠,不同凡響,舉止癲狂,敝服赤腳,即使嚴冬依然單衣,人們認為他得了失心病。
處一曾經作頌自歌雲:“爭甚名,競甚利,不如聞早修心地,自家修證自前程,自家不作為群類。”及至弱冠,有人提親,處一笑而不應,母親也不勉強他。大定八年(1168年)二月中,遊宴至範明叔家遇仙亭,見到王重陽祖師。重陽知道處一是玄門大器,便答應處一拜師的請求。並帶他到昆侖山煙霞洞授予正法,為其訓名為處一,賜道號為處一子。
月底,王重陽率馬鈺、譚處端、丘處機和王處一攀上了昆崳山,並開鑿一處煙霞洞,入洞修道。據《曆代真仙體道通鑒續編?王嚞》記載,剛上昆崳山時,王重陽即向四位弟子顯示神異,他指著一巨石說:“這裏有煙霞洞,是我前世修道之所。”遂後讓弟子們開鑿,果然有洞,而且還有日用器具及瑤池井。如此,四位弟子愈是對王重陽崇拜有加。
在煙霞洞修道期間,王處一的母親周氏也來到昆崳山出家,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為其訓名德清,賜道號玄靖散人。是為王重陽的第一位女弟子。王處一專門寫詩記述這件事,詩曰:
子母修真同出家,體天法道作生涯。
化緣處處神明助,勸善重重福壽加。
俗眷恩情都不論,玄門道德永無恙。
內靈升化投真意,異日功成蓬島誇。
雖然周氏道法平平,卻壽過九十。母子同禮王重陽,不僅在全真教史上,就是在整個道教史上也是一段佳話。
大定九年(1169年)春,王處一辭別王重陽等,要到鐵槎山隱居修道。臨行重陽贈詩雲:
修行事理記叮呤,隻要心中靜裏明。
眼界不生龍自住,鼻門無閉虎常停。
舌根退味心神爽,耳內除聲腎水清。
南北混融歸一處,東西交媾滅三彭。
金木廝杈盤桓住,嬰姹相隨自在行。
結作金丹出頂上,五光射透彩雲棚。
鐵槎山位於今榮成南部,海拔500多米,因山有九頂,故稱九頂鐵槎山。同年六月,郝大通也辭別王重陽來與王處一同住一處。自此,王處一再也沒有與王重陽見過麵。王重陽仙逝後,王處一也沒有去奔喪。王重陽率領四哲離開山東回陝西,王處一與孫不二、郝大通則留下來。王處一實際負責山東教務,如此安排當為王重陽意旨。王處一與郝大通在槎山修道期間,對郝進行了多方麵教導。或是因郝大通修道不刻苦,或其他原因,王處一勸導郝大通於大定十一年十月離開,尋找馬、丘、譚、劉而去。
大定十四年(1174年),金世宗調整國家宗教政策,對寺觀道院建設實行了嚴格管控。到大定十八年,金世宗又下令禁民間興建寺觀,全真教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鉗製。此間,王處一獨撐山東全真教局麵。他采取韜光養晦策略,在鐵槎山雲光洞裏隱修九年,誌行苦修,製煉形魂。白天乞食於文登、寧海之間,晚上則歸雲光洞。常常一足獨立於懸崖峭壁之上,見者無不悚然。被稱為“鐵腳大仙”。長春贈詩頌雲:“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
九年苦修終於得道,前來參訪的人絡繹不絕。為此他在清涼頂開鑿千真洞,作為棲息之所。得道後,他頻繁來往於齊魯大地弘道。據《金蓮正宗仙源像傳?處一子》記載,王處一“遨遊齊魯,大著神異,度人逐鬼,踣盜碎石,出神入夢,召雨搖風,烹雞降鶴,起死噓枯,一方千裏,聳動向化”。他通過大顯神異,吸引信眾,發展教友,壯大隊伍,進一步鞏固發展了全真教在山東的根基。還創建了全真教昆山派。
在金世宗對宗教的控製不斷加劇的情況下,王處一獨自一人固守山東,慘淡經營,不僅壯大了全真教的力量,而且也提高了其在全真教內部的地位,並最終名達帝闕,被金世宗征召。有學者認為:王重陽走後,對於剛剛起步的山東全真教的發展,王處一之為厥功甚偉。
金大定二十七年,王處一得到了金世宗召見消息。王處一心靜喜悅,題寫了一首《大定丁未十一月十三日初奉宣詔》的詩:
上騰和氣徹三台,下布祥雲遍九垓。
化出空中清雨降,道橫四海一聲雷。
接著匆匆入京,住進了長天觀。金世宗破格於內殿召見。金世宗問其修真之道,王處一回說:“舍精以養神,端拱以無為。”又詢問他養生益壽、修道升仙等問題,王處一一作答。金世宗對他的道法非常讚賞,賜他冠簡紫衣,封贈三品俸祿,並於禦果園建起道觀,讓王處一入內修行道法。他不辭勞苦為宮廷操辦並主持了生辰典儀。
金世宗對王處一的封賞寵用,引起一些朝臣嫉妒,有人就想設計陷害他。此時,身邊有位心腹獻計金世宗說:“我聽說唐玄宗曾以堇花酒試張果,皇上何不以鴆酒一試王處一?”金世宗依計宣召了王處一。王處一奉詔來到內殿,金世宗令他喝下三杯毒酒。王處一喝下後卻安然無恙。世宗及眾臣非常驚訝,隨即向王處一表示歉意,並賜金冠紫衣等。不久,他就請求回鄉。世宗同意了他的請求,並賜錢二十萬作為回鄉的盤纏。
王處一在返鄉時,路過昆崳山之陽的聖水岩(又稱小昆崳山),聖水岩民眾夾道迎接,竭力挽留王處一。王處一被他們的誠意所感動,便在聖水岩畔建庵修行,收徒傳道。當地民眾甘願為他出錢出物修建茅庵。
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二月,王處一又被金世宗召見問道。於是建修真觀,世宗賜金,並書篆匾額。二月,處一主管萬春節醮事。八月得旨歸。世宗賜金帛巨萬,處一推辭不受。
由金世宗兩次召見王處一的過程可以看出,金世宗至死並未改變其宗教政策,就在召見王處一之後的大定二十八年,他還下令“禁糠禪、瓢禪,其停止之家抵罪”,其召見王處一除了想籠絡全真教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是想從王處一那裏獲取長生之方,以圖祈天永命。十二月世宗病重,遺使召處一,處一對使者說:“為何晚來,恐怕不能重睹聖顏了。”正月三日下車,世宗崩已一日,處一於是東歸。
隨著金世宗的去世,使王處一等借此發展全真教的計劃黯然落空。此前因為金世宗對王處一的召見,在某種程度上擴大了全真教的影響,提高了全真教聲譽,使全真教一度成為合法的宗教。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全真教的境況。金章宗執政早期,在文化上實行崇儒抑佛道政策,對宗教的發展繼續進行嚴格限製。與金世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承安二年(1197年),章宗皇帝轉而下旨詔請王處一,在皇宮內召見。兩人相談甚契,直到夜幕降臨方才結束。所談問題包羅萬象,從天文地理到人文曆史,從金朝的北伐爭戰到百代萬世的長治久安治策,無不涉獵。問以養生之道,處一以無為清靜、少私寡欲為對;又問性命之理,處一道:“內丹之說,以心運氣,都是無為,自然斡旋造化,玄元至道都是這樣。”又問以治理天下及邊境事,處一答對從容。最後,章宗問:“凡朕所問,先生必知答案,有何訣竅?”處一回答:“偶然碰巧而已。”章宗又問:“不必謙讓,朕願一聽。”王處一朗然作答:“鏡子明亮,才能映見萬物,天地之鑒,須自己靈明,則自見其妙。”章宗感歎道:“清明在躬,氣誌如神,嗜欲將至,其兆必先。就是講先生你啊。”
由於王處一所奏深契聖意,龍心大悅。第二天,金章宗下旨賜王處一紫衣,號“體玄大師”,並下旨改城東崇福院為永壽觀,專為王處一修行布道之用。一個月後,金章宗又詔令王處一主持修真觀,乃賜“綾羅絹各兩千匹,月給齋廚錢二百鏹”。盡管受到如此禮遇,但念及老母已年近九旬,承安三年秋,他還是向章宗提出了辭別歸山的請求。章宗感他一片孝心,特旨準行,為他在聖水岩修煉傳道的茅庵賜名“玉虛觀”,賜豐厚路資,以禮護送還鄉。
在承安二年,王處一到燕都之後,就派人去陝西終南山祖庭請呂道安。呂道安是山東寧海人,他在馬、譚、丘、劉四大弟子為王重陽守喪期間,往終南劉蔣拜馬鈺為師,後來又得到了李靈陽、丘處機的指點,了悟道妙。金章宗明昌二年,丘處機東歸棲霞時,把祖庭庵事托付呂道安,為終南祖庭庵主。此時,馬鈺、譚長真、孫不二已仙逝,劉長生、丘處機東歸故裏,作為終南祖庭庵主,呂道安自然成為了陝西全真教的首領。王處一才遣人請其入燕都。王處一特請其入燕都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抓緊購買祖庭觀額之事。《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卷中言:
乙卯,朝省罷敕額,庵院悉沒於官,祖庭亦在其數。自是門庭蕭索,道侶散逸。承安丁巳時,玉陽真人被召闕下,遣人來召先生。明年春,至燕都,玉陽買祖庭為靈虛觀,仍保授先生衝虛大師號,使掌敕牒,主領觀事。
雖然,終南山全真祖庭曾經過馬鈺、丘處機等人的不斷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但由於金政府對觀額的嚴控,一直沒有觀額。呂道安做庵主後,一直心存購買一個觀額的想法。王處一第三次被宣召之時,便為其提供了一個實現理想的機會。承安三年春,呂道安到達燕都。在王處一的幫助下,不僅順利地買到了觀額“靈虛”,而且呂道安也被賜號“衝虛大師”,主領靈虛觀事。王處一有詩《贈祖庵呂知觀》雲:
大悟威光朗太空,先天真瑞信匆匆。
虛無清淨全今古,至道流傳正祖宗。
三界十方通一致,千經萬論子無窮。
忘情自現天元主,透出陰陽造化中。
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章宗痛失幼子,香火不繼,心中懊喪。恰逢此時元妃身懷有孕,章宗喜出望外,希望能生一皇子繼承大統。為乞求上天保佑,特詔請王處一赴亳州太清宮,舉行普天大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