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2 / 2)

“所以我們才需要培訓嘛!”楊立民淡淡道:“因此我決定咱們按照這兩款鞋用布料做一批先練練手,等大家熟悉了之後咱們再改用皮料,這樣一來我相信大家應該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了吧!”

早在楊立民剛剛得到廠裏通知,讓他擔任勞動服務公司經理的時候,楊立民已經想過了這個問題。

更何況勞動服務公司這邊還主要靠著愛民廠那邊的補貼發工資,顯然生產產品購買材料這些也不太現實了。不過楊立民卻在馬向前那兒了解到一個消息,那是在愛民廠的庫房裏還有著不少近年來生產產品遺留下來的庫存材料。

這也是說有了這批庫存的遺留材料勞動服務公司這邊有了起步的本錢。等這批原材料做成了產品,銷售過後,那時候勞動服務公司自然想做什麼做什麼了。

當然,楊立民不會和這些工人們說出自己的計劃,他現在最重要的不是生產,而是在眼前的一百二十名工人的心建立起一股無強大的自信心,讓他們相信明天會更好!

第55章保證

的確,用做布鞋來進行練習,從而由此到做真皮皮鞋過度,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計劃。

但是工人們的眼光並不一定能夠看到楊立民的苦心,他們是最懂得感恩,也是最實際的一群人。哪怕說的再多,再好聽,要是工資沒有變動,那麼也得不到他們的認可。

楊立民心裏非常清楚,所以接下來他又開始了講話。

楊立民接道:“在場的工友我想我大致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待業的青工,因為廠裏現在並沒有正式工的崗位,所以在勞動服務公司班主要目的是為了以後在合適的時候補正式工的空缺,或者頂替你們父輩退休後的名額。另一部分則是愛民廠那邊工人的家屬,在公司班是為了賺錢貼補家用,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沒錯,我是等著想當正式工呢!隻不過都兩年了,廠裏邊還沒有名額...”

“我也是....”

楊立民剛說完,立刻有不少人吆喝出聲。

在這個年代,的確有頂替班一說的。

當年國家為了解決用工問題,規定在職的工人在退休以後,可以讓一名子弟頂替班。一來是為了解決用工問題,而來也算是國家對工人們付出了大半輩子清楚的一種福利。

隻不過現在的情況是老一輩的工人有的還沒有退休,可是子女已經長大了,父輩沒有退休,這些工人子弟自然沒辦法頂替班。

所以造成了當時在很多的工廠內總有許多臨時工,或者待業青年。

他們為的是苦苦的等候,等他們父輩退休以後能夠接班,又或者當廠裏需要招聘正式工的時候,廠裏能夠予以轉正。

隻不過這種想法似乎是一種奢望,隨著計劃經濟轉變成市場經濟,國營廠在這最後一波短暫的輝煌過後,已經日落西山。

而這些等待轉正成為正式工的輕工們注定了看不到任何的未來。

“除開想要掙點兒錢貼補家用的阿姨們之外,我想說的是算大家有機會轉正,成為了一名你們所想的正式工,可是你們覺得你們能實現人生理想了嗎?”楊立民侃侃而談的繼續說道:“我想你們之有很多青工和我的年紀差不多大,有的甚至我的年紀還要略大一些。這代表這你們即將要戀愛、結婚、生子,換句話來說,你們即將麵對的已經不是你們自己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