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商戰的天空——揭秘經營的真相(1)(2 / 3)

商業活動中的第三個規律是商業競爭規律,很多人麵對現在社會中精巧的手機,再回想起當年高價購買大磚頭手機時會覺得很可笑;也有很多人在看到如今的液晶,超薄電腦,再想起當初高額購買的286係列而後悔莫及。正是因為電子產品的超強競爭力,促使產品的更新換代的速度增快。所以說有競爭才有發展,競爭是商業活動中最普遍的規律。是任何商品都逃脫不了的規律,做生意永遠都是有賠有賺,任何商品總有高潮和低穀,古老的商業規律永遠不失經典。

商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述的這三個經濟規律是商業經濟學所特有的規律,也是商業經濟學所形成的強大支柱。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經營者隻有遵循這些經濟規律,這樣才可能在市場經濟中立於不敗之地。

經濟學家

尼斯·阿羅(Kenneth Arrow)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1921年8月2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40年獲得了紐約市社會科學學院學士學位。隨後,又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文科碩士學位。1942年,阿羅繼續攻讀博士學位。1962年擔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後來任肯尼迪總統的經濟顧問,還擔任過經濟計量協會會長、美國經濟學會會長、管理科學研究會會長。1949~1968年,他在斯坦福大學任教授。1968年至現今擔任哈弗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社會選擇與個人價僵》、《存貨與生產的數學理論研究》、《公共投資、報酬率寫最適財政政策》、《風險承擔理論論文集》、《組織的極限》。

“五月花”號公約——契約自由

契約隻是執行計劃的身體,而自由是契約靈魂。沒有了“自由”,契約就如同“行屍走肉”。

“我們不能在這裏呆下去了,我們的理念永遠無法在這裏發展,對我們的迫害隻會愈演愈烈,所以我們必須到一個能夠容忍我們的地方去!”這是19世紀歐洲新教徒在被迫亡命他鄉時說的話。從此,這些虔誠的新教徒的命運開始改變,也改變了未來的世界。

1620年11月11日,經過海上66天的風雨漂泊,一艘名為“五月花”的英國帆船逐漸靠近了美洲陸地。船上的102名乘客就是這些流亡的清教徒。他們本來打算到達哈德遜河口地區。但是遺憾的是,由於海上風浪險惡而最終偏離了原訂目的地,最後被迫在科德角外普羅溫斯頓港拋錨。

為了建立一個約束大家的製度,他們決定簽訂一份公約,除了少數奴仆外,船上的全部成年男子(共41名)全部簽下了公約:

“以上帝的名義,阿門。

我們,下麵的簽名人,作為偉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順臣民,為了給上帝增光,發揚基督教的信仰和我們祖國和君主的榮譽,特著手在弗吉尼亞北部這片新開拓的海岸建立第一個殖民地。我們在上帝的麵前,彼此以莊嚴的麵貌出現,現約定將我們全體組成政治社會,以使我們能更好地生存下來並在我們之間創造良好的秩序。為了殖民地的公眾利益,我們將根據這項契約頒布我們應當忠實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並視需要而任命我們應當服從的行政官員。”

這就是後來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後來簽署人就被管理者的同意而創立一個自治團體,並且依法而治。《“五月花號”公約》成了美國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獻。

1762年,法國思想家盧梭在《社會契約論》裏說過:“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從曆史的角度分析,盧梭說的隻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是我們可以從《“五月花號”公約》裏看到一些經濟學的影子。追溯到古希臘羅馬的憲政實踐,就可以找到一些經濟學中的根據:地中海地帶,自古就是貿易活躍的地帶,早在古羅馬時代就形成了被恩格斯成為“簡單商品經濟最發達”的法律條例。而商品經濟的實質就是如同《“五月花號”公約》一樣,存在這一種契約關係,其交易的形式便是自由交易。當時,商品經濟與羅馬法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隨之產生的是一個叫做“契約自由”(Contract Free)的概念,而這種人與人的契約自由已經在歐洲法律發展史上受到了高度重視,從而讓經濟學與契約自由產生了直接的聯係。

亞當·斯密是經濟學中的祖先,他以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為代表,這一思想是契約自由觀念的思想淵源。亞當·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一書中提倡徹底的自由放任的經濟,即契約自由。他認為每一個經濟主體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時都被一隻無形的手引導著去促進並非屬於他原來意圖的目的。因此,最好的經濟政策就是經濟自由主義,政府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幹預,限製了經濟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而契約自由可以使每個人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自由競爭,不受任何約束和限製,促進社會繁榮的同時也使個人利益得到滿足。契約自由的形勢百利而無一害。國家的任務主要在於保護自由貿易,而非幹預自由貿易。我國台灣學者蘇明詩曾說過:“各個人不分強弱、賢愚,均得以自己之意思活動,而社會之利益,亦當與其構成員之個人利益相一致,故自由競爭,應為社會之最好指導原理。”因此,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正式成為契約自由原則的經濟理論依據。隨著曆史的前進和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契約自由已經成為經濟領域中不可或缺的經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