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商戰的天空——揭秘經營的真相(4)(2 / 3)

靚女投資——龐氏騙局

在商業活動中,詐騙形勢各種各樣,然而紙是包不住火的,泡沫總會消失。再聰明的詐騙犯也有露出馬腳的時候,等待他們的將是國家法律的製裁。

最近在CCTV的法治頻道中看見了這樣的一期欄目:某女青春靚麗,家境富足,大學畢業的她眼看同學一個個的走上工作崗位,自己整日無所事事,父母托人找的工作,剛幹兩天便回家不幹了,理由是沒勁。時間久了,父母給的零用錢已經不能滿足她越來越大的經濟開銷。於是她決定出去闖一闖,對於女兒的突然轉變讓父母喜出望外。由於怕自己的女兒在外受苦便給她帶上了一筆錢。於是她便去了一個繁華的大城市,可是她每天除了入住高級賓館、購買高檔時裝外、出入一些高級的場所外還依然是無所事事。她覺得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可能父母給的錢馬上就要用完了,可怎麼辦呢?為了實現她想要的生活,她想了一個好辦法。她用剩餘的錢買了一些補品和衣物給父母,並稱自己已經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是某公司的經理助理,並且很受器重,公司已經把一批生意交給她來打理了。這次回家也是為這事來的。父母及親戚朋友看著她的變化都非常驚喜。“這批生意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如果投資的話,還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成”。她自信滿滿的說道。看著家人和親人對她的話都深信不疑的態度,又接著說“錢在銀行裏存著就是死錢,現在是錢賺錢的社會,講究的是投資,說不定你每天坐在家裏,就會有錢不斷地流入了到你的賬戶。誰讓咱們是親戚,我會和公司領導說等分紅的時候給你們加一個點”。有人開始動心了,姨媽最先投入了10萬元。一個月過去了,某女盡情的揮霍著姨媽的投資,一天,她終於想起來“分紅”的事情,便將幾千元錢送去給姨媽。當看見一個月之內竟有這麼大的收獲的時候,姨媽不禁對自己當初的選擇有些竊喜。於是,這個消息不徑而走,來找她投資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享受她的生活的同時並沒有忘記按時發放親人們的分紅。方法很簡單,就是用後麵“投資”的錢做為前麵投資的經利發放。可是紙是包不住火的,這種欺詐行為最終總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這個“拆東牆補西牆”故事正是上世紀龐氏騙局的演變,也是現代版的“龐氏騙局”。這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投資詐騙。1920年一個叫查爾斯·龐氏的人,他是從意大利來美國淘金的移民,發現在一些歐洲國家1美分買進的一種可在其他國家使用的郵資預付的郵票,在美國可以兌換成6美分的郵票,一張郵票就可以賺得5美分。發現這個商機後,龐氏為此立即注冊了一家證券公司,向人們宣揚“隻要借給他1000美元,三個月連本帶息返還1500美元”。消息傳出後,第一個星期就收到高達100萬的美元,之後更多的錢像洪水一樣湧進來,他的公司堆滿了錢,他隻能招些人來幫忙數錢。龐氏用一部分錢在富人區買了豪華別墅,還成為漢華信托銀行控股股東。由於一直不斷有錢進入,他也如期地支付了利息和到期的本金。引起了媒體的關注,有一些投資者開始要求返還資金。於是龐氏出現資金緊張現象,最終他因無法償還巨額資金而琅璫入獄。經濟學家稱這次事件為“龐氏騙局”。

看如今社會裏,這種“龐氏騙局”現象還真是不少:超常上漲的股票、超常發展的股市就是以龐氏騙局方式製造出來的。通過一輪一輪的自己投入不斷抬高股價,依靠後一輪的資金投入來給前輪的投資者提供收益,這樣的遊戲一直持續著、直至沒有新的承接者而崩潰。(“森林銀行/綠色銀行”、“奶牛銀行”?等)等一些非法金融機構是龐氏騙局。這種銀行的獲利方式是從眾多存款戶那裏以較低的利息獲得存款,再以比較高的利息把款貸需要資金的人或企業。當很多儲戶由於一定的原因要求把存款提前取出來,這時貸款又無法及時收回時,就必然會發生危機。信用貸款發生擠兌,銀行就會倒閉破產,儲戶利益嚴重受損。“信用”銀行存在顯著的龐氏騙局特征。非法傳銷是傳銷者眼中最“偉大的事業”,但是這種事業卻是永遠見不得光的,他們宣揚“一夜暴富”的賺錢方式,把這種欺騙形為,硬是給穿上“善意”、“機會”的外衣。不停地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掘金者”。他們不注重銷售,以注重人頭為主,產品隻是一個“道具”。 非法傳銷與“龐氏騙局”在行為上是一致的,都是“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的騙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