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得從鄭璧如的胃病說起。在長達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由於長期熬夜,鄭璧如落下了比較嚴重的胃病,而且對許多胃藥已經產生了抗性。有一次,在朋友的推薦下,鄭璧如嚐試了一種新藥,發覺療效很不錯。鄭璧如想配一點,可是跑到校醫那裏一問,這種藥雖然屬於醫保範圍,但學校醫務室裏沒有這種藥。
既然沒有,那就算了。鄭璧如也沒當回事兒,過後就把這事兒給忘了。沒想到過了些日子,校醫卻給鄭璧如配來了幾盒這種新藥。鄭璧如以為是校醫務室新近又進了這種新藥,所以也沒怎麼往心裏去,隻說了聲謝謝,也就沒再多問。
一天,鄭璧如偶然碰到寧波市教委退下來的一位領導,這位老領導一直都非常關照鄭璧如,當初他也是曾向萬裏舉薦過鄭璧如的幾位熱心人之一。
“老鄭啊,你怎麼回事?跟教育集團的領導關係搞得有些緊張?”這位老領導關切地問道。
聞聽此言,鄭璧如不禁一愣,心裏嘀咕道:我和集團領導之間的分歧,怎麼連老領導也知道了?不過,他並不想把內部的分歧意見隨便張揚開去,於是就佯裝不知地說道:“沒有哇,您是從哪裏聽說的?”
“這種事情,難道你還想瞞著我啊?”這位領導見鄭璧如好像還蒙在鼓裏,便又提示道:“你經濟上有沒有什麼問題?”
什麼?我有沒有經濟問題?被這位領導這麼一問,鄭璧如更摸不著頭腦了。不過他自感問心無愧,便十分坦然地說道:“我們學校的經濟我都是委托副校長分管的,我很少直接過問,有什麼問題請您不妨直說。”
這位領導沉吟了一下,問道:“你有沒有把你老爸在江山的4000元醫藥費拿到萬裏來報銷?”
聽到這種毫無根據的謠傳,鄭璧如的心裏頓時就像打翻了一盆熱辣辣的炭火,燒得他滿腔怒火,隻想立即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把老父親的幾千塊醫藥費拿到學校裏來報銷,我鄭璧如是這樣的人嗎?別說是拿父親的醫藥費來報銷,就是我自己也很少在學校報銷醫藥費,平時有點小病小痛的,我可都是自己在外麵藥店就近買點藥吃吃就算了的呀!鄭璧如越想越不是滋味。
可是,這位老領導這麼一本正經地問我這件事,必然是事出有因,絕不可能是空穴來風的。這種莫須有的罪名我可擔待不起,特別是剛剛前不久我向教育集團提出了辭職要求,在這種關鍵時刻出了這樣的傳言,別人還不知會怎麼想呢,必須趕緊把這件事給查查清楚,還自己一個清白!
第二天,鄭璧如一到學校,馬上就到財務室,對財會人員說:“請你立即把我到萬裏工作這兩年多來的全部醫療費用發票找出來複印給我!”
看到校長神情嚴肅的樣子,財會人員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連問也不敢問一下,趕緊查找起來。
很快,兩年來鄭璧如的醫藥費單據都被翻找了出來,當他拿到財會人員送來的單據複印件時,連鄭璧如自己也感到有點意外:整整兩年多時間,他一共隻在萬裏國際學校報銷了三張醫藥費票據!
鄭璧如拿起那三張單據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哪裏有什麼江山的4000元錢的醫藥費呀!倒是有一張江西某醫院的400元的醫藥費單據。
可是那段時間我根本就沒有去過江西呀,怎麼會有江西的醫療單據呢?鄭璧如覺得好生奇怪,他仔細檢查了一下,發現簽在單據上的經手人是校醫務室醫生的名字,就馬上把這位醫生叫到了校長室。
“這筆醫藥費是怎麼回事?”鄭璧如直截了當地問道。
“哦,鄭校長,是這麼回事,上次您要的那種胃藥我們醫務室不是缺貨嗎?後來我找了幾家醫院也都沒有找到。五一長假我回江西老家,剛巧在我們那邊的醫院裏看到有這種藥,所以就替您配來了幾盒。那天我給您送藥來的時候您不是正忙著嗎?反正這種藥是在醫保範圍內的,所以我也就沒跟您多說,直接幫您給報銷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鄭璧如的眼眶濕潤了,多好的校醫啊,默默地關心著校領導的身體健康,做了好事也不聲張。可就為了這,自己還差點錯怪了她呢!
看來,就是這張從江西開過來的400元醫藥費單據,被人誤傳成了開自江山的4000元醫藥費。
一般人不可能看得到這張醫藥費單據,很明顯,老領導肯定是從教育集團領導那裏得知此事的。
這件事,令鄭璧如對董事長又多了一份意見:既然集團領導認為我鄭璧如在醫療費報銷上存在問題,為什麼不找我談話,向我指出問題,我也好有個申辯的機會呀。如今,這根本不存在的事卻弄得老領導也信以為真了,你說窩火不窩火?
鄭璧如終於按耐不住了。正巧這時省機械廳的黃廳長和人事處處長兼紀委幹部吳處長到寧波萬裏來檢查工作。聽了鄭璧如的彙報後,黃廳長問道:“老鄭,這件事你有沒有和董事長溝通過?”
鄭璧如氣咻咻地說:“有啥好溝通的?我要辭職不幹了!”
“這怎麼行啊?你先莫激動。”黃廳長拍了拍鄭璧如的肩膀,說:“當初任命你這個校長,是經過我們廳裏同意的,如果校長真的要更換,也得經過省廳批準才行的。先了解溝通一下再說吧!”
董事長得知事情的原委後,主動找到鄭璧如,說:“鄭校長,這件事是我們沒有搞清楚,委屈你了,我代表集團向你表示歉意。”
醫療費風波總算水落石出。離開寧波之前,黃廳長又特地找鄭璧如做思想工作,他誠摯地說:“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了,希望你繼續大膽開展工作,不要有思想顧慮。”
可是,出了這樣的事情,鄭璧如怎麼可能沒有思想顧慮呢?他認為,工作中產生分歧很正常,求大同存小異就可以了;可信任上產生危機,在一起共事就難了。一連好幾天,他的心情都無法平靜下來。
思前想後,鄭璧如最後還是鄭重地寫下了辭職報告,他在辭職報告中稱自己:“年事已高,已到了退休的年齡,故希望能辭去校長職務,並辦理退休手續。”當時正值年關,萬裏教育集團的幾位領導正準備利用春假外出度假,鄭璧如想了想,可別在這節骨眼上攪了人家的興致,便暫時把報告擱下。1998年2月,年初四的那天,集團的領導們從外地回來了,鄭璧如立即就把這份辭職報告交了上去。
收到鄭璧如的辭職報告後,教育集團幾位領導先後幾次要找他談話,可這一次,鄭璧如這頭“強牛”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他閉門謝客,一概不見。妻子胡賢祉見了,也忍不住說丈夫:“你這樣實在是做得有點過分了。”
可是又有誰知道,鄭璧如的內心其實有多麼地留戀教育崗位啊,可他的心實在是冷了呀!
就在局麵僵持不下的時候,那位曾經好心地提醒過鄭璧如的教委老領導和萬裏教育集團的總裁一道,突然登門拜訪鄭璧如來了。
“老鄭啊,為了你的事,董事長生了病呢,你該去看望她一下啊。”老領導對鄭璧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