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奮戰溫州新紀元(1 / 3)

新紀元教育集團建立後鄭璧如“故伎重演”,轟轟烈烈地燒起了三把“烈火”,學校因此有了很大起色。然而創業之路必定是坎坷的,兩地奔波意外頻生,兩次擴張未能成功,鄭璧如在新紀元還是留下了太多的遺憾。

新官上任三把火。想當年,鄭璧如初到江山城關鎮中心小學的時候,就是靠了改革學校體製、取消彈性坐班製和倡導求異思維這“三把火”,迅速改變了學校的麵貌,使一所傳統體製下的老學校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一躍成為江山乃至全省的一塊教育“名牌”。

新紀元教育集團正式建立之後,新任集團總校長的鄭璧如又“故伎重演”,轟轟烈烈地燒起了三把“烈火”。不過這一次,他的這“三把火”火力更加猛烈、更加集中,都是對準了新紀元現有的薄弱環節,圍繞著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展開的。鄭璧如決心通過三把“烈火”,把教師們的工作潛能發掘出來,把教師們的創業熱情激發起來。

第一把“火”,是抓師德建設。

鄭璧如認為,各行各業都必須講求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有其共性,但更應具有個性,突出每個行業自身的特點,如:“救死扶傷”是醫生必須遵循的職業道德;“安全行車”是駕駛員要嚴格遵守的職業道德;“秉公執法”是法官的基本職業道德……。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但如何才能“教好書、育好人”呢?教師這一特殊的職業要求的道德標準又該是什麼呢?答案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為人師表”。而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就必須具備德、才、學、識四個方麵融合構成的文化品格,這是團結、教育、影響學生的精神支柱。

於是,在教育集團成立後的首次教師大會上,鄭璧如鏗鏘有聲地提出了師德建設的四大要求:“鑄師魂,練師功,磨師藝,樹師表。”

鄭璧如的講話立即引起了教師們的共鳴,數百雙眼睛帶著對新紀元美好未來的憧憬,齊刷刷地望向了站在台上鄭璧如。

“什麼叫鑄師魂?簡而言之,就是要做有德之人、有德之師。古今中外,任何國家、任何時代、任何學校,都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是支撐教育大廈的棟梁!所以,我們每一位教師,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要公正無私、寬容大度,心胸坦蕩、光明磊落,超越自我、一身正氣。第二要清清白白為師。剛正廉潔,是我們立身之魂;甘於奉獻,是我們的立業之基;潔身自好,是我們的立德之本。三是要踏踏實實幹事。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勵精圖治,盡己所能,開創業績!”

他一口氣就把“鑄師魂”的全部內涵給生動而全麵地闡述了出來,霎那間又引來了教師們的熱烈掌聲。

鄭璧如仿佛受到了感染,他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門繼續說道:“什麼是練師功?練師功就是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才能。有德尚需有才,德是才之根,才是德之果。作為一名教師,一要有口才、二要有文才、三要有帥才。教師修練基本功,要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教師是沒有級別的‘官’,組織管理學生若要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決非一日之功,隻有‘苦心’方能‘孤詣’也。”

“什麼是磨師藝?就是要通過我們的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教師是真理和知識的象征,教師應是好學之人,教師在精神上的第一需求就是讀書學習,教師的知識量是沒有限度的,必須不斷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活到老、學到老、幹到老,‘學者型’教師的基石在於一個‘學’字!”

鄭璧如站在講台上,講得慷慨激昂,講得虎虎生風。全場的教師們都被他這種肆意飛揚的激情給深深地感染了,大家就像著迷了一樣,靜靜地聆聽著鄭璧如的演講。

“下麵,我再重點講講樹師表。”鄭璧如的目光下意識地把整個會場掃視了一遍,看到大家都全神貫注地凝望著自己,他講得更帶勁了:“我們常說當教師的,要為人師表。那麼,究竟該怎麼個為人師表法呢?這裏,我向大家提出‘五個表’的要求:一是儀表。要通過我們教師的儀表來熏陶學生;二是言表。要通過我們的言表來打動學生、教育學生;三是行表。要通過我們的行表來感召學生、影響學生;四是智表。通過我們教師的智表,來激勵學生;五是情表,要通過我們教師的情表來溝通學生。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學會以心交心、以情換情的本領。”

鄭璧如的話音剛落,會場裏頓時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這掌聲,預示著鄭璧如關於師德建設的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認可和讚同,預示著鄭璧如上任新紀元總校長以來的第一把“火”成功地燒進了教師們的心坎裏。

在鄭璧如的大力倡導和推進下,“師德建設”之火熊熊燃遍了新紀元的兩所學校,教師們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激情很快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然而,鄭璧如並沒有因此而鬆一口氣。他正在思考著一個新的問題:如果說師德建設是“根”,那麼教師的素質就是“莖”,隻有在紮牢紮穩“根”的基礎上,長粗長壯“莖”,才能夠枝繁葉茂地開出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花”、結出桃李滿天下的“果”。

對,不僅要抓“師德建設”,還必須同時抓好教師素質的提高!鄭璧如隨即又點燃了第二把“火”——抓教師素質。

那麼教師素質又該從哪裏抓起呢?鄭璧如翻閱了大量的教學論著,並結合以往四十多年的任教體會,富有創造性地將教師必備的素質概括成了職業理想、教育信念、職業知識、業務能力和健康心理五個方麵的要求,不僅在多次會議上向全體教師提出了上述要求,還將這“教師五大素質要求”以書麵的形式印發給每位教師,以便大家對照要求,自省自勵。

作為一名民辦學校校長,鄭璧如認為,自己不僅要當好投資者的“管家”,更應該當好全體教職員工的“代言人”,敢於替教職員工“呐喊”。因此,無論在哪裏任校長,他都始終把維護教職員工的利益作為己任。這,也許正是鄭璧如能夠得到教師們擁戴,能夠把全校師生凝聚在一個共同目標之下的重要原因吧。

工資是教職員工勞動的報酬,是維持和激發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手段。新紀元教育集團成立後不久,在陳董事長的大力支持下,鄭璧如緊接著燒起的第三把“烈火”,就是提高教師的工資福利。

鄭璧如的教師薪酬改革方案曾經在萬裏國際學校得到過比較成功的實踐和運用,所以這一次,他燒起這“第三把火”來可謂是得心應手,一份以“結構工資製”為核心內容的教師薪酬方案很快就出爐了。

為了使教師們的工資收入得到保障,鄭璧如製定了推行結構工資必須遵循的三項原則:一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分配原則。規定教職工付出的勞動越多,效益越好,貢獻越大,就應獲得較高的報酬,反之則應少得報酬;二是辦學效益與工資收入掛鉤的動態原則。規定學校聲譽高,教育質量佳,辦學績效好,整體工資水平應逐步向上浮動,反之則隨之下滑;三是適應物價指數的調節原則。規定在學校正常穩定發展的前提下,教職工的實際工資增長率應略高於物價上漲率,以保證實際收入不下降。

努力有了明確的方向,收入有了可靠的保障,教師們工作起來自然都覺得格外有奔頭了。三把“烈火”很快就發揮了威力,把新紀元全體教職工的創業熱情給激發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