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加盟華茂獻餘熱(1 / 3)

經曆了六年多的坎坎坷坷,一直在民辦教育道路上跋涉前進的鄭璧如終於又回到了寧波。對董事長由衷的敬佩,讓他對華茂的未來充滿了美好憧憬。董事長的民主作風,也使他敢於為了教師利益“據理力爭”。

當初鄭璧如之所以離開寧波來到溫州,一方麵是因為那時候的他,正急需找個寧波以外的地方換換環境,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和狀態;另一方麵,新紀元董事長的誠摯邀請,又讓他實在無法拒絕。但是對於鄭璧如來說,寧波畢竟已經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在這裏,他的人生實現了重大的轉折,在這裏,他無怨無悔地踏上了荊棘和鮮花叢生的民辦校長之路,在這裏,他的事業跨入了第二次的輝煌,所以,選擇離開隻是暫時的,最終他肯定要回到寧波。

正因如此,當初他在答應陳先生邀請的時候,同時也跟陳先生約好了隻服務三年。

然而,鄭璧如在新紀元才工作了兩年半,一個可以重回寧波的千載難逢的好機遇就降臨到了鄭璧如的麵前。

鄭璧如剛剛離開萬裏國際學校的時候,萬裏在寧波的民辦教育界還是一枝獨秀。可是隨後的幾年,隨著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這一領域,在寧波,新的民辦學校開始紛紛崛起,其中“華茂”就是一塊引人注目的牌子。1999年,寧波華茂集團創辦了一所僅有中學部的“華茂外國語學校”,經過短短一年多時間的運作,發展很快,形勢喜人。於是集團經過慎重決策,決定一鼓作氣再創辦華茂學校的小學部。

在物色小學部校長的過程中,寧波教育局的老領導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鄭璧如。

接到老領導們的邀請,鄭璧如的心情是十分矛盾的。說心裏話,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邀請,有這麼好的機會,鄭璧如何嚐不想早日回到寧波?可是他又轉念一想:君子重在信守承諾,我既已答應了陳董在新紀元幹三年,怎能出爾反爾?於是,他十分為難地對老領導說:“能不能等我幹滿了三年之後再來華茂?”

“這怎麼行啊?華茂的小學部今年就要辦起來的,怎麼可能等你啊?”老領導勸道:“再說了,新紀元現在不是已經走上正軌了?既然你遲早要走,人家也不會在乎你早走這半年時間的。據我所知,陳先生是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你跟他商量一下看嘛!”

老領導一番入情入理的話,說得鄭璧如不禁猶豫起來。

女兒鄭芸和兒子鄭昕瑋聽說了這件事,也趕緊打來電話勸說老爸,動員他回寧波。

“爸爸,這兩年您在溫州,我們又沒辦法照顧到你,真是擔心死了,還是早點回來吧。”女兒鄭芸說:“信守承諾當然重要,但是您也該為媽媽、為家庭想想啊,你的外孫女天天想著外公哩。你就跟董事長商量商量,如果他不同意,咱也沒話說。可萬一他能同意呢?那不是兩全其美了嗎?畢竟這樣的機會不是隨時都有的,爸爸您可不要輕易就這麼放棄了啊。”

聽了女兒的話,鄭璧如忽然覺得一陣愧疚湧上了心頭。女兒說得沒錯,這些年來,自己一心隻想著追求事業,家庭被放在了第二位。為此,妻子孩子都做出了很多的犧牲,尤其是妻子胡賢祉,本來完全可以和兒女團聚的,可為了照顧自己的生活,她默默地離開了兒女們,離開了寧波的那個家。鄭璧如知道,其實妻子的內心,是多麼希望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啊。

鄭璧如決定和胡賢祉好好地商量一下,他對自己說:這一次,一定要充分尊重妻子的意見了。

“這件事,你有你的難處,大家說得也都有道理。依我看,不如就按芸兒的建議,先跟陳董談一談,你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看看陳董是什麼態度,然後我們再做決定吧。”

聽了妻子胡賢祉的意見,鄭璧如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有些無奈地說:“唉,看來也隻有這樣了,但願陳董能夠理解我!”

結果,正如大家所期望的,聽說有人邀請鄭璧如回甬辦學,陳先生不僅沒有不高興,反而表現得相當的通情達理,他非常坦率地說:“說老實話,我是不希望你走的,我還巴不得你能一直在新紀元呆下去呢,給你準備的小別墅都在我的計劃中了!但是這對你來說,的確是個難得的機會,而且這兩年多來你已經幫了我很多,我又怎麼能隻顧自己不考慮你的難處呢?所以鄭校長你放心,如果您執意要回去,我不會阻攔你的。”

陳先生頓了頓,又說道:“不過,一時半會兒的,我也沒地方去找新的校長呀,希望你能幫我幹到暑假再回去,行嗎?”

“這……”鄭璧如感到有點左右為難。因為華茂那邊計劃在下半年開班,大量的籌備工作都必須在上半年提前做好,如果等到了暑假再過去,那肯定是來不及了的。可是陳董這邊,也的確需要有個重新物色校長的時間呀,陳董已經這麼豁達了,自己怎麼能說走就走?

陳先生見鄭璧如欲言又止,立即猜到他有難處,便笑著說:“要不你就兩邊兼顧一下?”

其實這個辦法鄭璧如早就想到過了,但是他又怕陳董誤會了他,所以不敢說出口呀。沒想到,陳先生居然主動提出了這樣的建議,鄭璧如的內心頓時充滿了無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鄭璧如趕緊把陳董的意見向在華茂任職的兩位老領導作了彙報,很快,華茂這邊的意見也反饋過來了:同意鄭璧如兩邊兼顧,隻要不影響下半年華茂外國語學校小學部的按時開學就行。

於是,2000年春節一過,鄭璧如就開始在寧波和溫州之間頻繁地兩邊奔波。那段時間,他就像是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常常是白天處理著新紀元的繁雜事務,晚上則在燈下奮筆疾書,起草著華茂的辦學綱要;今天還在溫州新紀元給教師們開會,明天又在寧波華茂的工地上檢查工作了。

兩邊的領導們都這麼重視他,信任他,體諒他,他哪裏敢怠慢,哪裏敢鬆懈啊,他必須對得起大家的這份厚愛呀。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半年就過去了。在這半年裏,鄭璧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兩邊的工作,一切總算進行得都還順利:新紀元的校長後備人選到位了,經過幾個月的磨合,很快擔負起了重任……;華茂外國語學校小學部的籌備工作基本到位,開學典禮也進入了倒計時……

2000年的夏季來臨了,樹上的知了又開始熱火朝天地鳴叫起來。然而,這一聲聲悠長而又親切的叫聲,在此刻的鄭璧如聽來,卻是那麼地傷感。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雖然在溫州這片熱土上,鄭璧如灑下了許多辛勞的汗水、印下了很多奮鬥的足跡、留下了太多深深的眷戀,但是,離別的時刻終於還是來到了。

那是在暑假前的最後幾天,鄭璧如以新紀元總校長的身份最後一次主持了校長述職報告會。在會上,鄭璧如用發自內心的真誠,向在座的骨幹教師回顧了自己奮戰新紀元的經曆,報告了任職以來的履職情況,獲得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會議一結束,班子成員就把鄭璧如團團圍住,大家拉著他的手,依依不舍之情溢於言表。最後大家商定,明天上午九點鍾,再專程給鄭璧如召開一個歡送會。

然而,就跟當年鄭璧如的小學班主任汪老師離開學校的時候一樣。第二天清晨,一輛來自寧波的轎車已停在了鄭璧如住所的門前,早已收拾好行裝的鄭璧如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便悄悄地上了車。

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轎車迎著燦爛的朝霞,駛離了溫州市區,駛上了通往寧波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