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民辦教育結碩果(2 / 3)

“感謝華茂、感謝校長,感謝小學部的內部管理改革,給我們這樣一個特殊的洗禮,以這種生動的方式讓我們全麵深入地了解了學校對我們的要求,使我們縮短了適應期,熟悉了新環境。”這是25名新教師共同的心聲。

“一個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鄭璧如校長不愧為一名特級教育工作者,他深諳教育理論,精心構建崗位競聘製,敢於挑戰自己,冒著風險進行改革,他的領導才能和過人膽識令人歎服!”這是25名新教師的共同感受。

鄭璧如通過大力推行崗位競聘,有效地促進了內部管理改革,極大地調動起了每一位新老教職工的積極性,為華茂小學部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後勁。

這個學年結束之後,鄭璧如特別有成就感,他對一年來的工作做了一個全麵的回顧,別出心裁地做成了一本圖文並茂的述職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不僅有翔實的文字內容,還穿插了大量的表格、圖表、照片和一些小花絮。徐主席看了這份新穎的述職報告後大加讚賞,專門送給寧波教育局的領導們過目。幾位領導看了之後也都說:“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種形式的述職報告呢!”

就在華茂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之際,突如其來的“非典”在全國爆發了。2003年4月23日,寧波發現首例非典疑似病人,消息傳到華茂,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整個學校有幾千名住校的師生呢,大家的健康安全可是頭等大事!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學校立即行動起來,對學校采取了暫時的隔離措施。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學校在鐵門外設置了一道“三米線”,要求所有前來探望孩子的家長必須站在“三米線”之外,絕對不能踏進校門。

在那段被“隔離”的非常時期,家長們不能進校來看望孩子,孩子也無法出校去活動和家長團聚。有些家長放心不下孩子,就隔著校門的鐵柵欄和校門外那道“三米線”,遠遠地跟孩子說上幾句問候的話,那場景實在是有點“淒慘”。不過,家長們都知道學校這麼做是出於學生安全考慮,因此還是很理解、很配合學校的。

可是有一天,鄭璧如正忙著檢查各個班級的衛生消毒情況呢,有幾名教師突然急匆匆地跑來說:“不好了,不好了,有位家長開著車子往學校裏衝進來了!鄭校長,您快去看看吧!”

什麼?家長開車衝進學校?這是究竟怎麼回事?!鄭璧如趕緊與那幾名教師一起往校門口跑去。

遠遠地,果然看見有一輛轎車已經衝進了校園,停在校門口的大道上,一位中年男子正抓著一名學校門衛保安的衣服,氣咻咻地與他爭執著什麼。顯然,那位保安是在阻攔硬闖學校的家長,結果就起了衝突。

必須盡快穩定事態,免得雙方因情緒過激而導致衝突升級!鄭璧如趕緊吩咐身邊的幾名教師上前拉住保安,並親自上前將那位衝動的家長勸到一邊,說:“這裏是學校,有什麼事情完全大家可以心平氣和地溝通,何必要動手呢?”

“心平氣和?你們當然是心平氣和了,可我的孩子,都被你們搞得像犯人一樣了,你說我這做老爸的還能心平氣和嗎?!”這位家長顯然還在氣頭上,他不顧鄭璧如的勸解繼續大聲地喊道。

不會吧?鄭璧如暗暗吃了一驚,但是隨即就鎮定下來了。有學生被搞得像犯人一樣?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裏麵一定是有什麼誤會了。於是,他和顏悅色地對這位家長說:“耳聞是虛,眼見為實。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們就帶你去見見你的兒子吧。”

於是,經紫外光線全身消毒後,校長同意家長進入校園。在鄭璧如親自帶領下,那位家長來到了三年級的學生宿舍樓前。此時,孩子們正在走廊和樓前空地上玩耍著。

“爸爸!爸爸!”見到校長一行人,一位小男孩突然衝出人群,一邊興奮地高喊著,一邊向著那位硬闖校園的家長直奔過來。

“哎,我的寶貝兒子!”這位家長一把抱起孩子,左看看右看看,發覺兒子剛剛理過頭發,全身收拾得幹幹淨淨的,精神狀態也很好,不禁流露出一副疑惑的樣子。他問兒子:“這幾天你在學校過得怎麼樣?”

“過得很好啊!”孩子一副開心的樣子,大聲說道:“剛剛我們還吃了自助餐呢,可好吃了!”

看到兒子一切都好,這位家長終於放下心來。想想剛才自己的舉動,他不免有些內疚起來。

“對不起,鄭校長,剛才我實在是太衝動了。”他不好意思地說:“前幾天,他外婆來學校看望孩子,老人家回家的時候眼淚汪汪的,說去學校看孩子就像去牢房裏探監一樣,隔著鐵柵欄,看到孩子的頭發很長了都沒理,那樣子很悲慘很悲慘。我聽了之後真是又急又氣,腦子一發熱,就開著車子衝過來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鄭璧如鬆了一口氣,笑著說:“你擔心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誤會消除了就好了。”

“謝謝,謝謝!沒想到,你們把孩子照顧得這麼好,實在對不起,是我錯怪你們了!”這位家長握著鄭璧如的手,由衷地表示著謝意。

事後,這位家長又專程打電話給鄭璧如,再一次鄭重地表示歉意,特別是對那位打不還手的保安正式道了歉。同時還對學校在隔離期間把五千多名學生照顧得這麼好表示了由衷的謝意,主動提出要捐贈2萬元錢慰問全校教師。

50多天後,隨著非典疫情的有效控製,根據上級指示,學校的隔離終於解除了,鄭璧如專門召集小學部全體師生和部分家長,召開了隆重的慶功大會。會上,鄭璧如對教師們的忠於職守和學生、家長們的理解配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對工作突出的教師給予了相應的獎勵,其中那位門衛保安獲得了“委屈獎”。鄭璧如還把那位因誤會而硬闖學校、最後又向教師捐贈慰問金的家長請到會場,向他頒發了捐款證書,孩子們還上台向這位家長獻了花。

在鄭璧如的巧妙安排下,這名曾經對學校產生誤解的家長不僅徹底消除了誤會,還成了華茂的一名“功臣”。從那以後,這位家長就成了華茂的“活廣告”,他不僅到處宣傳華茂,還介紹了不少學生到華茂就讀。

民辦學校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學生家境都比較富裕,教育難度相對較大,但家長的期望值又往往較高,而且非正常家庭的學生也相對集中,對孩子成長不利。因此,仔細傾聽家長的心聲,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讓他們配合學校教育,就成了民辦校長的一項重要工作。

從上任華茂小學部校長起,鄭璧如在大刀闊斧地抓好學校內部管理改革,激發全體教工工作熱情的同時,就有意識地騰出大量的精力,來重點抓好家校溝通的工作。

2000年9月,華茂外國語學校小學部的第一個學期,在尚未褪去的燥熱氣候中終於開學了。這天傍晚,所有新生的家長都聚集在了階梯教室,參加第一次家長會。

“今天,我想跟家長們探討三句話:第一句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請大家都回想一下自己的經曆,是不是都是這麼過來的?”鄭璧如用他那富有感染力的語調,一上來就把話題說到了家長們的心坎裏去:“現在,大家的家庭富裕了,生活條件優越了,對孩子的期望值也更高了,這本無可厚非。但是,財富,不隻是指洋房、轎車、金錢之類商品化的物質,自信、勇敢、正值、誠信、挫折、毅力等精神因素也屬於財富的範疇。家長給孩子提供的不僅僅是物質的擁有,這是顯性財富;更要重視孩子精神心理、道德品質的熏陶,這是幫助孩子成才的隱性財富。窮人的孩子雖然在顯性財富方麵比較匱乏,但他們所擁有的隱性財富並不比富家子弟少,經過了生活的磨難和鍛煉,他們擁有的隱性財富甚至還會遠遠超過富家子弟,所以,窮人的孩子能夠早當家、早獨立、早成才!”

“我想跟大家探討的第二句話,是‘富不過三代’。雖然說這並不是必然的,但也確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原因是什麼?還是因為富家子弟的隱性財富太欠缺的緣故。沒有足夠的隱性財富作為支撐,再多的顯性財富也會被揮霍一空。比爾·蓋茨為什麼要立囑把自己的家產都留給社會,而隻給自己的孩子留很少一點?就是因為他認為隱性財富比顯性財富更重要,他相信隻要自己的孩子擁有充裕的隱性財富,就不怕賺不到豐厚的顯性財富!由於重視精神財富的積澱,世界上很多百萬富翁代代相傳也不乏案例。關鍵在於良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