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戰玄武門(大結局)(2 / 3)

就如三國時代,群雄之間互相攻戰一樣,蜀漢和東吳關係很靠,一起聯合抗曹,可為了荊州的利益,轉過眼來,蜀漢和東吳就能開戰,而打了一場之後,把桃園三兄弟全給打死了,可為了利益,轉眼的功夫,就又是哥們兒了,再接著聯合對付曹魏。

分分合合很正常的事,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可再怎麼正常的事,看別人正常可以,一旦事情落到自己的頭上,讓自己也“正常”一把,王平安心裏卻極不是滋味了。

武媚娘沒有和他翻臉,可以後事情發展,兩人也隻能在互相猜忌中度過,危險會一直存在,而且不知何時就會爆發;同樣,長孫無忌也沒有和他翻臉,可兵諫的結果,他十成裏麵有八成,會成為替罪羊,就算是兵諫成功,也不會再得到李治的信任了,除非做一個權臣,把持住天子,可有長孫無忌在,啥時才能輪到他?說不定還沒等輪到,權臣長孫無忌就會把他這個候補權臣給搶先除了!

王平安搖頭不止,左右為難,現在他是進退兩難,不管支持哪一方,都會有嚴重的後果發生,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他一直沒動地方,心裏的念頭不停地轉動,可又想不出一個太好的辦法來,竟有一種頭疼想吐的感覺。他知道這是用腦過度的後果,這種情況下,睡一覺是沒時間的,但至少要小憩一下,否則會暈倒的。

就這時候,他身後有人小聲說話,卻是他的心腹歐陽利。歐陽利小聲道:“主人,怎麼站在這裏,有什麼事兒,咱們回自己的帳篷再說吧!”

王平安輕聲嗯了下,回頭道:“剛才大帳之中的話,你可曾聽到?”他並不禁止手下偷聽自己和別人商談事情,如果不想讓手下知道,他會提前說明,讓手下退下,歐陽利就會明白,而他不提前說,那就是允許手下偷聽,畢竟有什麼事情,他還是要依靠手下去辦的。

歐陽利點了點頭,道:“褚遂良深夜到來,必有急事,屬下自然要在帳外聽聽,以免他們算計主人。”

“你也聽明白了,聽出他們是要算計我了?”王平安小聲道,說著話,他向自己的帳篷走去。

歐陽利小聲道:“沒怎麼太明白,但卻感覺事情有點不太對勁兒。要進行兵諫,這種大事,為什麼長孫大人不說事成之後的好處呢?”

王平安嘿了聲,道:“好處?舉著為國效忠的大旗,如果談好處,豈不是在人品上落了下風,他不談我才不會起疑,他是怕我為了得到更大的好處,從而產生異心,所以才不談的。”

兩人進了帳篷,歐陽利道:“可是,他不談,屬下才會起疑心,要不然不會起疑的。”

王平安在地毯上坐下,歎道:“這事要是他和你去做,就會談了,可和我一起做,那就不必了,你我處境不同,想法當然不一樣,如果一樣,那才奇了呢,他豈有不知之理!”

歐陽利哦了聲,想想也對,他挑開帳簾,把歐陽兄弟們全都叫了進來。在利益集團中,歐陽兄弟是絕對和王平安一夥兒的,身家性命全都係在王平安的身上,他們隻能和王平安一條心,不存在反叛的可能。而就算他們反叛,別人也不會相信他們的,而且做為王平安的心腹,要是他們叛變了,又不是什麼出名的武將,隻能算是傑出的一批能人異士罷了,一旦背叛原主人,那不管是誰,都是不敢再用他們的,他們的前途,甚至人生,也都到此為止了,王平安一完蛋,他們將是第一批被滅口的人。

對於絕對可以信任的手下,王平安沒什麼好隱瞞的,把事情說了,而且還說了兵諫的後果。歐陽兄弟們大驚失色,都難以相信,他們竟然會被卷入到兵諫這種大凶險的事情當中去。

歐陽義問道:“主人,你說的後果,隻是你自己的猜想吧?說不定長孫相爺,並不會這麼對付你的。”

歐陽雙卻道:“可也沒準,要照我說,長孫相爺會這樣對付主人的,十成裏麵有九成啊!”

歐陽兄弟們議論紛紛,意見慢慢一致起來,他們雖然曾經都是江湖草莽,可正因為他們以前過得是刀頭舔血的生活,所以對危險來臨更加敏感,都認為兵諫的後果,對王平安不是太妙。可馬入夾道,現在是隻能進,卻沒法回頭,該如何應對,便成了難題。

議論了一會兒,王平安道:“現在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我們要逼著長孫無忌,在兵諫開始時,他必須要承認他是主謀,而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我們,隻要他和其他大臣們能分擔風險,那我們再幹起來,風險就小很多了。”

歐陽利歎道:“要是狄仁傑在這裏就好了,這小子鬼點子最多,沒準兒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來。”

王平安嘿了聲,道:“他正在看押那些皇親國戚,事情也是很棘手的。雖然那些皇親國戚是因為武媚娘的陷害,才被關進了大理寺,可終究是皇上下的旨意,要不然武媚娘哪有權去關他們。狄仁傑又要關押這些人,又要安撫他們,讓他們不要對皇上產生誤解,心中不要有怨恨,這差事可是難辦得緊啊!”

歐陽利想了想,忽然,他眼睛一亮,小聲道:“主人,兵諫時長孫無忌要親自在皇上的身邊,可他用的是咱們的侍衛啊,如果一旦你出了事,咱們的侍衛哪可能消停了,他們定會反撲,皇上身邊的禁軍不是咱們弟兄的對手?你一出事,豈不是代表皇上就會出事,就算皇上出不了啥太大的事,可隻要你一喊,那長孫無忌就得出事啦,侍衛們隻聽你的話,可不會聽長孫無忌的話,他身處咱們的人包圍之中,危險更大呀!”

王平安啊了聲,想想也對啊,自己光想著長孫無忌要過河拆橋,要算計自己,可頭疼之下,卻忘了自己同樣可以反製長孫無忌!這年頭,不,不是這年頭,而是哪個年頭都一樣,誰有兵誰就是老大啊,自己有兵,自己就是老大呀!

可褚遂良為什麼在臨走時,又說了那番話呢?對,長孫無忌真實的兵諫目地,同樣沒有告訴褚遂良,而褚遂良想的和自己也一樣。不過,估計著褚遂良現在也該明白過味兒了吧!

王平安道:“長孫無忌是要先把我逼上絕路,絕路的終點就是懸崖,而我要是不跳下去,就得回頭,可回頭時,絕路卻已被他堵死了,所以要想活命,隻能聽他的!可他有什麼事,要讓我非得聽他的呢?”

非得聽長孫無忌的,就代表不能臨時背叛,可什麼事是能讓王平安不顧原定計劃,而會突然間背叛的呢?那就一定是此次兵諫的最終目地,而這個目地長孫無忌沒有和任何人說,甚至連暗示都沒有!

帳中眾人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突然間,眾人齊聲說道:“皇上!”

王平安重重地點了下頭,道:“不錯,是皇上!我真夠笨的,到了現在才想到這點,而且差一點就想不到啊!”

長孫無忌知道王平安和李治的關係好得和親哥倆兒似的,就算有矛盾,也是兵諫以後的事情,可在兵諫結束之前,長孫無忌要對李治做一些事情,他怕王平安救援李治,所以逼迫王平安,使得王平安不敢去救李治。

因為長孫無忌很了解王平安,王平安是決不肯做出同歸於盡的事情來的。要是王平安發現長孫無忌要對李治做什麼,那他可能會帶著突厥兵撲過來的,長孫無忌是沒命,可混亂之中,府兵一定會認為王平安要造反,成千上萬人的廝殺中,啥解釋也不好使,隻能打完再說,長孫無忌活不成,王平安也同樣要玩完的,這必然是同歸於盡的結果!

可王平安一定不會接受這個結果,他是不肯死的,那麼就隻有接受另一個結果了,這個結果相對來講,就比較溫和了!

歐陽利驚駭地說道:“難不成長孫大人要另立新君?那現在的皇上怎麼辦?”

眾人同時想起了上一次的玄武門之變,當時的政敵同樣是被殺掉,而當時的皇帝李淵卻失了權勢,做了太上皇,所以就算李淵再對玄武門之變不滿,他也無法做出任何的報複行為!

兵諫,用武力“勸說”皇帝,發動兵諫者,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不管是這年代的長安發生事變,還是以後這裏改名叫西安後,發動兵諫者都將失勢,這是確定無疑的。而如果發動者不想失勢,那就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完全控製住上位者,對於長孫無忌來講,就是要完全控製住大唐的皇帝!

可是,長孫無忌已經無法完全控製住李治這個大唐天子,如果他能完全控製得住,他吃飽了撐的發動兵諫?不到最後關頭,他哪肯幹這種風險巨大的事情?兵諫之後,他和李治必將產生隔閡,永遠無法消除的隔閡,而李治卻是有大臣們支持的,所以長孫無忌的下場,必然會相當地慘淡,早晚會被李治找出機會,把他給除了!

那麼,兵諫之後的兩個可能結果出現了,要麼是一小段時間後,李治換掉長孫無忌,要麼是長孫無忌換掉李治。如此一來,二選一,最終結果出現,長孫無忌必不肯被換掉,那就隻能換掉李治了,就象上一次玄武門之變後,李淵被迅速換掉一樣!

王平安喃喃地道:“我明白了,這次玄武門的兵諫,和上次的政變,完全一樣啊,最終結果其實是相同的,都是換一個皇帝!”

歐陽兄弟們齊聲:“換上太子李忠,小孩子,兒皇帝啊!”

長孫無忌是絕對可以控製住小太子李忠的,而他隻要在王平安帶著突厥兵,攻入玄武門,去擊殺武媚娘,這種最關鍵的時刻,一臉老淚地,威脅李治,讓他不要再信任武媚娘,還有為了大唐的江山,退位吧,做太上皇吧……李治不存在不答應的可能,估計當時李治都得被嚇暈過去,就算他不答應,長孫無忌也會衝著百官和軍隊,以及目瞪口呆的百姓大喊,說李治答應退位,去當太上皇了!

反正這種事情,長孫無忌幹過,閃電般地逼著李淵當上了太上皇,再逼一次李治又能如何?更何況逼李治可比逼李淵輕鬆多了!等到王平安把武媚娘的事情解決了,而大隊府兵又到了,王平安就算想反水,也來不及了,生米煮成了熟飯,王平安也隻能硬著頭皮認命!

歐陽利道:“在那種情況下,用腳趾頭想能想得出,皇上隻能退位,而李忠這個兒皇帝是當定了呀!”

歐陽雙則道:“主人,你被利用了,而且是被利用得很徹底,一點渣兒都沒剩下啊!”

王平安嘿了聲,道:“不要怕被利用,能被利用,說明我還有些價值!”他說完這句話後,身子向後一靠,閉目養神,開始盤算起來。

歐陽兄弟們沉默了一會兒,可見王平安一直不睜眼,實在憋不住了,便開始議論起來。對於兵諫的結果,他們都知道了,所以心思自然就活了起來。他們不在乎王平安和長孫無忌以及武媚娘還有李治等人的鬥爭,他們相信,既然已然知道了結果,那王平安一定有辦法解決的!

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事是:兒皇帝!

長孫無忌想立個兒皇帝,那為什麼王平安不能立呢?反正事情發展到了這種地步,已經沒啥懸念的了,就看誰敢幹了,長孫無忌利用王平安在先,可到了最後的關頭,如果王平安順水推舟,將計就計,那在最關鍵的時刻,也就是長孫無忌逼著李治當太上皇之後的那個節骨眼兒上,隻要王平安用最快的速度,先放下突厥兵,他自己在歐陽兄弟的保護下,一口氣直接衝到李治和長孫無忌的身邊,就可以直接反製所有的人,變成他立了個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