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亡命土魁坡(1 / 2)

半個時辰過去,各大小貨物均以裝好。易然等同行的乘員也隨之準備登車出發。從外看去這乘坐的車廂每輛個頭有一兩間屋子那麼大,車身周圍均是鐵器包裹相當牢實,十多匹寶馬分兩排依次排列用來拉動車廂。登上這車後才發現其實裏麵的空間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寬闊,但車廂內堂皇裝飾工序卻很考究,身處其中舒適感油然而生,吃喝用行的東西車內都配備齊全。

易然和四王爺都在同一車廂,這也是四王爺讓龔成名親自去安排的,為的隻是這路途中少許無聊乏味。易然之前並未出過城,去過其他兩個城市,所以上車後自然四處觀賞,心中不禁稱讚製造此車的工匠手藝高明。而四王爺此刻早已見怪不怪,早早的讓貼身的丫鬟準備酒菜,以便一會兒途中享用。

沒多會兒,便聽車外一聲號角後,各隨車護衛接著便齊聲喝道:“啟!”。之後車便開始緩緩移動起來,易然挑開布簾從窗望去,長龍般的隊伍已經開始移動,車隊也在左右兩旁守城將士的注視下離開,絲毫不見有人懈怠,肅嚴之氣自然有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感覺。。

遠處巨大的城門伴隨著轟隆聲也在慢慢打開,護衛們隨著離開城門越來越遠後漸漸也開始嚴陣以待起來。

畢竟隨著離有樹有草的大樂城越來越遠後,四周富有生命力的氣息也越來越微弱,各種高大的樹木也在行進途中變的越來越稀少,最後能看到的活著的樹木基本沒有了,能看到隻有高高聳立的枯樹,土壤也是幹枯的發灰,要不是有這龐大的車隊在,任誰獨自走在這裏,都會感覺到絕望。

易然這才聯想起母親在年幼時給自己描述城外的世界是如何的荒涼瘮人,此刻親眼所見的確有過之而不及。

“四王爺,可知這裏如此荒蕪是何原因?難道植物就一點都沒辦法生長?”雖然家宅之中有過記載,卻也並未詳細記錄其原因。心想索性問問眼前這四王爺,看看他知不知道其中一二。

這四王爺聽易然問道,望了一眼易然身旁的窗外後湊近易然小聲說道,“據傳是因為當年那場災難乃是天人之間的爭鬥所致,而這天人能上天入地自然有些逆天的法力,這裏寸草不生也是因為天人把這片土地的生靈之氣奪走,以至於生命無法生存和延續。”

這和易家的記載不同,雖說城中有不少人拜祭神明,神明才是有無上法力的存在,但天人的說法卻是第一次聽聞,卻也說是有逆天法力。於是他連忙追問:“這天人是何物?卻也有和神明一般的法力?”

四王爺笑道:“這天人能夠上天入地,怕和神明也相差無異。也許除了太皇爺爺知曉,旁人怕是沒有幾人說得清了。”

四王爺口中太皇爺爺自然是秦帝,當年華夏大地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如今的三城能夠得以保留或許真和這天人有關,畢竟城中的石碑一直是未解之謎。真正知道這段曆史真相的也隻有秦王朝開創者的秦帝知道。

易然思來想去也隻能到此為止,秦帝也並非自己想見就能得以見到的,更別說能夠知道真相的事了。

“這千萬裏的荒地,何時才有樹木重新生根發芽。難道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四王爺搖頭道:“秦王朝至今百年未過,這土壤的問題我朝專門設有司職,卻並未有太多成效。”

說罷又湊近易然低聲說道:“但我聽此部官司曾說有所突破,……”

就在這時,廂車一陣顛簸後就停下,接著聽到外麵吵鬧不止,像是出了什麼事一般。

四王爺甚是警覺,推開窗口問車外的護衛發生何事。那護衛麵色嚴肅,早已擺出戰鬥姿態,看著前方也不回頭說道:“王爺稍安勿躁,前方乃是土魁坡,常有濁獸出沒,前方衛兵正在鎮壓。”

這護衛口中所說的濁獸,其實是生活在這片荒地中的野獸。但因土壤、河流早已失去生機多年,荒地中一些地方會產生出一種濁氣,如若不慎吸入,輕則會意識模糊、昏迷。重則會失去喪失自我的意識、發狂變異。而這些在荒地活下來的動物、野獸長期在濁氣環境中自然就變的凶殘,也更難應付。

而土魁坡常有濁獸出沒的原因就是此地濁氣特別濃密。

易然隻能透過窗看著外麵將會發生什麼,四王爺卻很焦急,口中自言自語:“別遇到巨型濁獸就好,天人護佑!天人護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