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天軍的部隊(3)(3 / 3)

我不知道翼王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接過石子,瞄了一下,便朝著妖妃的胳膊打去。我是天王的貼身衛士,武功雖然不及翼王,但也不弱,那小石子出手後,也有“嗚嗚”的破空之聲。

那小石子剛碰到柳妃的手肘,就發出啪的一聲,竟爆裂開來,炸成粉末。我覺得自己手肘一陣劇痛,仿佛被錘子狠狠砸了一下。擼起衣袖,看到手肘後方老大一塊烏青,像是被人用飛石打的。

翼王低聲道:“她敵不過我師叔的飛劍,給自己下了護體的咒術,會將受到所有的傷害反彈回去。你剛才若捅她一刀,現在死的就是你自己了。

我這才知道,剛才差點就踏進了鬼門關,嚇出了一頭冷汗。翼王又悄悄在我耳邊說道:“適才我畫的是那年我藏在四川的寶藏的位置,你可曾記得?”我點了點頭。翼王笑了笑,接著說道:“這個秘密我隻告訴你一人。他日若再有義士像我們一樣,立誌於推翻韃子,你見他若是個可信之人,就將這筆寶藏資助了他罷。”

我望著現在的翼王,心中感到有些慘然,這是他最後的願望,我一定要盡全力幫他實現。

“那麼,智南大師。”崔元之十分好奇地問道,“你找到了能夠托付寶藏的人了麼?”

智南笑了一下,點頭道:“這個當然是找到了。大約二十年前,我在福嚴寺住持的時候,有一對姓林的堂兄弟,福建人,來本縣堂叔家遊玩,小住了幾個月,天天來寺裏遊玩,也很愛與老衲交談,遂結成了方外之交。他們二人都是少年豪傑,又是上過洋學堂,很是了得。更難得是這二人從小均有大誌,哥哥覺民十三歲就參加科舉,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後便揮筆離去。後來他們東渡日本留學,暗中結識了一幫豪傑,均是憂國憂民的熱血男兒,準備密謀在各地起事。我聽聞他們的經曆,就將寶藏所在告訴了他們,算是我代翼王的資助,以竟當年我們天國未能完成的功業。後來他們多番磨難,終得成功,如今也是換了天下。可惜這兩位兄弟卻不幸早早地身殞,隻留下芳名流傳千古了。”說到此處,不禁唏噓。

袁度見氣氛有些傷感,忙岔開問道:“那麼黃龍真人畢竟降伏了那妖妃沒有?還是讓她給逃走了?”

智南搖頭道:“當然不會給她逃走了。後來我才知道,黃龍真人是和合門數一數二的高手,妖女法力低微,豈會是他的對手?”

崔元之又問道:“那個什麼和合門到底是佛門還是道門啊?怎麼翼覺是和尚,卻叫黃龍真人掌門師叔?”

智南答道:“老衲隻知道和合門是一個術派,與峨嵋等類似,別的就不清楚了。”說到此處,他轉向袁度道:“袁施主久曆江湖,家學淵源,一定知道其中的奧妙。”

袁度知道崔元之從未涉足過江湖,對江湖上的術派所知甚少,而智南一介武人,當然也不清楚這些術派的曆史,於是便向兩位解說道:“和合門是江湖上一個曆史久遠的術派,已經有七百多年曆史了。那還是元朝蒙哥大汗在位的時候,當時佛道兩門一直是爭鬥不休,道門仗著被成吉思汗冊封過,大量擴張,到處宣傳老子化胡說,霸占寺廟,改成道觀,引起了大量佛家子弟的不滿。憲宗八年(公元1258年),蒙哥就讓親王忽必烈在上都主持了一次佛道辯論會,道家以全真掌教張誌敬為首,佛家則以那摩國師為首,另有薩斯迦教派法主八思巴、黑帽派的活佛噶瑪拔希等高僧。其中八思巴大師才23歲,真正是天才少年,舌燦蓮花,將道門駁得啞口無言,隻好偃旗息鼓。這場辯論就是佛門大勝,自此全真教式微,再也沒有當年風光了。但當時也有人主張三教合一,認為‘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全真教創教真人王重陽就是持此論者,但後世傳人卻一味抬高道門,打壓別派,終於樹敵太多,反被打壓。參加辯論會中有一位來自大理的高僧左黎大師,聽完辯論後,發覺道門教義中有很多與佛門有暗合之處,便想要融會貫通兩教,藉此創建一種新的教派,將兩者合二為一。所以帶著門下弟子也不回大理,在苗疆四處尋找開山建派之處。當他走到廣西鎮龍山的時候,發現此處是東西兩翼山脈的交彙點,也是龍脈的一個缺口,就在此定居下來,成立了和合門,意為和兩家免除爭鬥;合兩家以創新派。門下既收和尚,也收道士,分為兩宗,輪流執掌門戶。可是盡那位高僧一生,也未曾找到融合兩派的方法,隻能帶著遺憾坐化,留下佛佛道道一幫弟子,好在弟子們都能秉承師父遺訓,牢記和合二字,絕不內鬥,輪流掌門,兼修佛道,倒也相安無事。智南大師所說的那個時候,想必是輪到道宗掌門,所以翼覺才會叫黃龍真人為掌門師叔。”

“哦,原來如此,這個和合門有和尚也有道士,倒也有趣得緊。”崔元之道,“那麼後來妖妃是什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