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嗎?」王三叔笑眯眯地掃了謝嬌娘一眼。
謝嬌娘頓時心頭一動,下意識地開口道:「我方才是沒來得及說,不是我不肯把小豬賣給大夥兒,實在是……」她瞄了王三叔一眼,「我先前已答應賣給三嬸了。」
「三嬸說要買小豬?」
眾人都感到驚奇,三分信七分懷疑,就連王三叔也愣了一下,轉而笑得更和藹,卻沒多說半句話。
見狀,謝嬌娘心頭大定,接著笑道:「對啊,三嬸昨日路過時候同我說的,我家糧食不夠,喂五頭小豬有些吃力,勻出去一頭也輕鬆一些,倒是要多謝三嬸呢!」
李大娘聽得心裏犯堵,她先前開口索要的時候,謝嬌娘不應聲,這會兒居然說要把小豬勻給裏正家,怎麼聽都覺得古怪……她掃了王三叔一眼,心裏再不痛快也不至於沒眼色,隻能把這口氣咽了下去。
王三叔幹咳兩聲,磕磕煙袋鍋裏的煙灰,緩緩應道:「我也是剛聽你三嬸提起,這才過來看看的,就是惦記你家裏糧食不夠。這樣吧,我晚上就讓你三嬸過來把小豬帶走,按照昨日說好的,一百斤包穀加一百文銅錢,明日就送來。」
一斤包穀如今市價是三文,算起來,王三叔出的價格就是四百文,當真是高價了。
投桃報李,謝嬌娘主動開口賣小豬,王三叔給了高價,兩人事先沒商量過,卻把這筆買賣做得漂漂亮亮。
原先動了心思的眾人,見此都打退堂鼓,待得又說了幾句閑話,就都散去了。
第二章 無本的買賣(2)
傍晚,王三嬸歡歡喜喜的帶走了謝家那唯一一隻小母豬。
她自覺母豬養大若是不賣肉,還能生小豬,自己實在占了謝家的便宜,於是略帶歉意的拉了謝嬌娘的手,囑咐道:「嬌娘,三嬸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以後有誰欺負你,隻管告訴三嬸,三嬸替你撐腰!」
謝嬌娘自然連連道謝,末了,收下王家的包穀和銅錢。
何氏連同兩個女兒都歡喜壞了,畢竟一家人不用麵臨餓肚子的危機了。可謝嬌娘卻是另有打算,所謂坐吃山空,何況這座山不過是座小山,隻靠這個,一家四口絕對等不到包穀收成的時候。
至於銅錢……
稍晚,張嫂子紅著臉上門了。
「嬌娘,那個……我婆婆說家裏沒有油鹽了,若是你手頭寬綽,能不能把羊奶錢付了?」
謝嬌娘哪能說沒有,若不是聽說裏正家花了一百文買下她家小豬,對方也不會上門討債,她若是今日推托了,說不準明日張大娘就罵到門前來了……
好在,小豬隻喝了半個月羊奶,不過三十文就打發了,剩下的七十文銅錢,謝嬌娘數了又數,恨不得睡覺時都抱著。
倒不是因為她貪財,而是她先前去張嫂子家裏取羊奶時,無意間瞄到對方的繡花底圖,給了她一點靈感。前世她學過畫畫,接觸過立體畫法,若是改變一下這些繡圖、賣給城裏的繡莊,興許能賺點錢,改善謝家的家境。
而買顏料、繡線之類的材料費,就全靠眼前這幾十文錢了。
第二日,天公作美,山間的晨霧剛剛散去,太陽就迫不及待的爬上了天空,暖得萬物都欣欣然伸著懶腰。
謝嬌娘同何氏打了招呼,帶著歡喜雀躍的小妹踏上了進城的道路。謝蕙娘也想跟著,但家裏不能沒人照顧娘親,隻能乖乖留守家中。
臨近小王莊的府城——慶安城,算不上特別繁華,但因為地理位置連通南北,來往客商多,比之旁處也就熱鬧三分,所以即便小王莊離清平縣更近一些,左右鄉親卻習慣到慶安城做生意,也會順便買些生活必需品回家。
春日晴好,同她們一般進城的人很多,一路上滿是推著獨輪車的、挑著擔子的人,十分熱鬧。
謝家兩姊妹見人說話都帶了笑,一路倒是有幾個大娘照應她們,後來甚至帶著她們姊妹倆一起搭上熟人進城的便車。